第11版:文摘
3上一版  下一版4
 
毛里求斯纸币上的华人头像
在这儿吃饭可以刷脸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8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毛里求斯纸币上的华人头像

 

7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毛里求斯共和国,过境并进行友好访问。毛里求斯这个印度洋上的岛国,再次引起国人的关注。

中国和毛里求斯的交往历史已有两百多年。当地25卢比上,印着一张华人面孔,这是所有外国货币中唯一印有华人的一张钞票。这位华人名叫朱梅麟,朱氏家族的故事就是毛里求斯华人历史的一段缩影。

遍布乡村的“中国店”

清朝末年中国有股“淘金热”,美国和南非是主要目的地。朱梅麟的父亲朱维勋与广东梅县的众多同乡一起登上前往南非的轮船。当年,船到达南非之前需要在毛里求斯补给食物和水,经历了漫长海上颠簸的人们来到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很多人决定不再冒险,在当地生活发展,朱维勋就是其中一个。1918年,朱维勋在乡村开起了一家小杂货店,而这种杂货店成为华人经营当地零售业的开端。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毛里求斯乡村的杂货店基本上是华人经营,这类小店什么都卖,面包、牛奶、罐头、针线、鞋衣、五金无所不包,当地人直接管这类杂货铺为“中国店”。当时毛里求斯交通不便,邻近几个村的店老板就凑到一起然后租辆卡车到首都路易港进货。

让华人在乡村零售业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华人发明了当地最早的信用系统——赊账。据说有一年天气不好甘蔗歉收,这是当地唯一的农产品,因此农民们生计都有困难。华人店主就拿一个小本,谁买了东西没钱付就签个字,下个月有钱了再还,这样一来解决了农民的燃眉之急。后来,华人店主还会去田野做“尽职调查”,如果谁家真穷就算了,如果谁家仓库存粮多,就可以提高信用额度。就这样,毛里求斯各个乡村都离不开“中国店”,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华人有了资本积累开始转型,很多“中国店”才变成了“印度店”。

拯救危机的“朱爵士”

朱梅麟长大后与父亲发生分歧,朱维勋依然愿意留在乡村,而朱梅麟力主在路易港中心市场的对面开了一家名为“ABC”的食品店,而这就是ABC集团的初始。在朱梅麟的努力经营下,不仅ABC的生意越来越好,同时他积极参与政治、社会活动,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

1968年3月12日,毛里求斯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1969年朱梅麟被任命为财经部长。考验很快降临,失去了英国政府的支持,突然国际甘蔗价格暴跌,毛里求斯陷入了经济危机。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朱梅麟要从经济结构上寻求改变,他利用华人优势从香港引进纺织业,从第一家手套厂起步,逐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实业家来毛里求斯办厂,从而将毛里求斯从单一的甘蔗种植业变为多产业结构,可以说是一个人“力挽狂澜”拯救了毛里求斯的经济。也是因为朱梅麟,很多华人从小生意人升级成为企业家。为了纪念朱梅麟对国家的贡献,1998年毛里求斯政府将他的头像印在了钞票上。

华商翘楚“ABC”

朱梅麟一共有11个孩子,家族传承进入第三代。其中朱长森1944年出生,1963年赴英国学习。

1966年,朱长森被父亲要求回国打理生意。在两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家族生意开始向多元化转型,1975年创办了毛里求斯第一家保险公司,1980年开办船运公司,1986年成为尼桑汽车总经销并16年保持毛里求斯销量第一,1994年成为菲亚特汽车总经销,随后又陆续代理克莱斯勒、保时捷等品牌,2010年成立非洲地区第一家华人银行,还有金融服务、仓储运输、汽车租赁……ABC商店终于变成了ABC集团,成为毛里求斯华商的翘楚。

从远渡重洋后的一无所有到富甲一方的商业帝国,朱家第四代、前毛里求斯驻中国大使朱志筠女士的儿子李凡颖说起家族成功的秘密:“可能是节俭和勤奋吧。我的二舅朱长坪,今年已经84岁了,作为ABC银行的董事长,去中国14个小时的航程也舍不得订公务舱。他现在每天在办公室要工作到晚上10点多,然后自己开车回家,司机都不愿意雇。”

或许,这就是朱氏家族在毛里求斯兴盛的关键,也是毛里求斯华人取得成功的秘密。

摘自《文汇报》

□朱宁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