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已经过半,不少“飞行达人”开始着手预订国庆出游的“早鸟票”(提前预订享受更多优惠折扣的机票)。新华社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部分用户在一些OTA平台(线上旅行社)上反复订票不成功,错过了优惠票价甚至贻误了行程。(7月30日新华社)
又到了暑期旅游旺季,很多消费者选择乘坐航班外出旅游,但预订机票却屡屡失败,很多旅客都有类似遭遇,消费者按照APP端展示价格进行订票,订单却总是难以成功提交。携程APP、去哪儿网APP端等平台都存在类似现象。
这样的问题太过常见,难以用“运气太差”来解释。这更像是商家以低价为诱饵诱导消费者消费,实际上后面等着消费者的却是锋利的钓钩,低价并不会兑现,只是一种虚假的价格手段。如果是这种原因,商家的这种行为就涉嫌价格欺诈。这既浪费消费者时间,还可能贻误消费者行程。
而面对类似价格欺诈,很少有消费者站出来维权,一则在于一些消费者欠缺维权意识,一则更在于维权成本太高,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只好哑巴吃黄连。而消费者的忍让,更加助长了不法商家的嚣张气焰,让他们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从而更不利于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养成及行业的健康发展。
“低价机票”不能成了不会兑现的噱头和诱饵。对此,除了消费者要能勇于维权,更要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疏通消费者的维权渠道,让消费者与商家之间处于对等的博弈状态。正如专家指出,相关部门可以在处理消费纠纷时采取举证责任倒置的思路,同时借鉴惩罚性赔偿做法,辅以信用评价体系。
□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