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摘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中国风”丘园塔 为何在欧洲大陆广受追捧?
幸福感密码: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8年7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幸福感密码:
自尊 愉悦 获得感
 

美国探险家丹·比特纳日前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刊文,称自己与《国家地理》杂志进行了联合调查,研究团队走访190个城市的近25万人,通过15项指标来测量不同地区居民的幸福度。

根据比特纳的定义,“幸福”主要有三方面的衡量标准:自尊、愉悦和获得感。具体而言,自尊是指对生活的满意度,你如何评价你的生活;愉悦是指你每时每刻所产生的积极感受;获得感是指你是否认为生命有意义。

比特纳的研究团队在对全球城市调查后发现,丹麦、新加坡和哥斯达黎加的幸福度最高。这些国家和地区有6大共同特征:强大的经济实力、较长的平均寿命、有质量的社会关系、慷慨、信任、自由选择生活的权利。这6大要素并非偶然,而是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价值观密切相关。因此,居住地成为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指标。

研究还显示,生活在水边(比如湖、海、河)的人,以及居住地能接触到自然、绿植和果蔬的人,更容易获得幸福感。步行和骑行也被认为是获得高幸福感的要素之一,因为适当的工作节奏,以及友好的街区氛围,都有助于提升幸福感。

对普通人而言,如何创造更幸福的人生呢?比特纳认为,长久的幸福并非来自单一因素。举例而言,外出与朋友聚会可以提升短暂的愉悦感,但无法带来长久的幸福。每天长时间专注于工作可以带来一定的成就感,但也可能因此错失生活中的一些“小确幸”,或者无法体验一段亲密关系所带来的愉悦。

此外,研究还显示,拥有能保证日常生活、教育和医疗的经济收入是获得幸福感的一大重要前提。但在年收入达到7万美元后,经济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就越来越小,更多钱未必带来更多快乐。因此,研究认为,当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要想更幸福,就要花更多时间与亲朋好友相处,而非拼命工作。

比特纳认为,过多的积极心理学可带来短期快乐体验,但从长期来看,不应忽视“自尊”和“获得感”的重要性。从事有意义的工作,拥有一定的经济保障,对建立长期幸福感作用显著。他还建议,平时要心存正念、笑口常开、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这有助于健康、长寿和获得幸福感。

摘自《解放日报》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