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足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刘秀花:隐身山村的京绣大工匠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7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秀花:隐身山村的京绣大工匠

京绣大师宁国玺的塑像
刺绣中
向记者介绍京绣
 

一幅有九条形态各异的金龙组成的《九州同庆》京绣作品,国家非物质遗产京绣的传承人刘秀花整整绣了八个月——每一条金龙都有一百多片龙鳞,每一片鳞片上都至少由十一根由金箔线婉转刺绣而成……在房山区一间民宅里,记者见到了这幅作品。作品的主人刘秀花将夹在绣片四周的铁夹子一个个取下,掀开蒙在上面的塑料布。大红色的丝绸底上,9条金灿灿的游龙,鲜活地仿佛能摆尾昂头,当中一条龙口中衔着金珠。

刘秀花是个地道的北京农妇,可是她的刺绣绝技——京绣,在一百多年前只服务皇亲贵胄。68岁的她从22岁开始跟随公公宁国玺学习“京绣”,在特殊的年代,她利用下地干活后的间歇,偷摸学习这门将要失传的精湛手艺,历时数年,倾尽心血。在公公宁国玺去世以后,刘秀花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徒培养京绣艺人,要将这门手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传奇:

公公宁国玺学成京绣绝艺

刘秀花的故事,要从她公公宁国玺说起。在刘秀花的家里还摆着一副宁国玺的黑白照片。在照片上,正值壮年的宁国玺头戴毛皮帽子,身穿长款翻领大衣,面带笑容,神采奕奕。照片右下角留着“中南海暖阁留影”的字样。

在刘秀花的口中,宁国玺与京绣谱写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传奇。在清代,京绣是只为宫廷贵族服务、生产御用制品的技艺,因而“京绣” 被称为“宫绣”。那个时候,精通京绣艺术的都是男工。民国时期,在清代宫廷工作过的老工匠流落民间。13岁的宁国玺在北京正阳门附近的西湖营拜宫廷刺绣老工匠黄师傅为师,学习京绣制作艺术,并侍奉黄师傅开办绣坊,承担起给师傅养老送终的责任。

京绣艺术分为金绣和绒绣。一般来说,学金绣的不学绒绣,学绒绣的不学金绣。一幅兼顾金绣和绒绣的作品,往往需要两位师傅才能完成。金绣是专门为皇上服务的手艺,要的是奢华高贵、光彩夺目的效果,用的材料是南京金线厂的师傅们手工捻出来的金线。盘金,是金绣中相当复杂的一门技艺。它是用捻好的金线盘成金龙的样子固定在龙袍上,再用蚕丝线进行固定。盘一条金龙,不仅全部采用手工制作,龙鳞还要分别朝不同方向,最重要的是,这根金线必须“一线到底”,不允许折断、剪断。绒绣是用蚕丝线进行刺绣 ,花色多是大气、沉稳的纹饰,如:花、鹤、鸟等官服的补子。 刘秀花介绍,京绣讲究八个字:平、光、齐、韵、和、顺、细、密。现在很多针法已不多见。当年,她的公公宁国玺打破了两项技艺不传一人的旧规矩,先跟着黄师傅传承了“金活”技法,又在黄师傅引荐下,与杨师傅学习了“绒活”,把京绣的两项绝技全部学到了手。

根据刘秀花的介绍,经过三年半的绒绣学习和四年的金绣学习,20 岁宁国玺练就了一手刺绣宫廷龙袍的绝活,在行内赢得了 “蝴蝶宁”的美誉。宁国玺曾经参与刺绣人民代表佩戴的国徽,同时亲手刺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 1949 年的开国大典上,宁国玺有幸出现在天安门城楼西侧的观礼台上。1955 年,宁国玺接受了建国初期将帅服装军衔的刺绣工作并圆满完成了任务。期间曾多次以京绣艺人的身份受到周恩来、刘少奇、陈毅、贺龙等开国元勋的接见。宁国玺的后半生一直在刺绣厂工作,1960年回乡继续刺绣技艺,并将手艺传授给了儿媳,1977年去世。

刘秀花至今还保存着宁老爷子生前的一些作品。在一条绣花的清式半裙上,一朵朵盛开的花朵和精细蜿蜒的莲枝鲜活动人,花瓣的颜色淡雅,针脚密实平整,几乎看不到针孔。

缘起:

农村姑娘与京绣的秘密传承

1972年,刘秀花与宁国玺的长子结婚。三天后,公公宁国玺托着一只小猫形状的打线包,对刚嫁进来的刘秀花说,“跟着我学刺绣吧,我看你可以。”刘秀花现在还保留着这只打线包——小猫的脸上和身上都有玫红色和粉色的花样,还有现在流行的薄荷绿色的枝条,绣工分外精细。小猫的身体里装着些白面,身后拖着一条一米多长的棉线。做裁缝活儿时,拉出棉线一弹,就能在布料上弹出一条浅浅的直线,供裁剪对折比照之用。刘秀花在结婚以前,自己在家常做一些女红,这只小猫式样的“打线包”是那个时候自己的“闺房之作”。虽然样式俏皮,但是与“京绣”相比,还是有天渊之别。

宁国玺和刘秀花说,他一直在寻摸一个接班人继承自己的手艺。然而,刺绣这项艺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并不被看好,家里的男丁要出工做农活儿,妇女倒是更有时间,也不那么显眼。而且学习京绣要手稳心细,宁国玺打破了这门手艺“传男不传女”的旧规矩,决心收儿媳为徒。“你跟着我学这个,这是燕京八绝,皇宫里传出来的,绝对是我们国家的国粹,这手艺不能在我这里断了。”宁国玺对刘秀花说。宁国玺还把家中收藏多年的京绣作品展示给她,麒麟展姿栩栩如生,仙鹤举首气宇轩昂; 满清的、 民国的, 一件件京绣艺术作品颜色搭配适当, 图案活灵活现。

刘秀花开始学习京绣中的“绒绣”。开头并不容易,刘秀花说,头一个月她都没敢动针线。“在家自己绣花的时候,就是一块帕子拿手里,一只手拿着针扎,没见过绷子。可是京绣就讲究了。一台绷子,将绸缎抻平,左手上,右手下,两只手一上一下的位置不能乱。”刘秀花说,她看了公公绣了一个月,才逐渐弄清楚手的位置、针的下法。每一针都有规矩,绣出来作品才能平展密实。“我一看跟我们绣的不一样,细致,我看了个把月吧,得了,拿针绣吧,我先绣一个小样,绣了之后,我老公爹就笑了,行!”

在学习完“绒绣”后,宁国玺开始教刘秀花“金绣”。金绣,要的就是奢华高贵、光彩夺目的效果。“金线都是手工制作的。我们进的金线,是从南京金线厂制作的。师傅们拿手工捻。金线里面有一丝蚕丝线,把金缠在蚕丝线上。我们管里边那个线叫纱,两纱的有三纱的也有,根据绣工需要什么样的,人家再拿手工给捻,要是线粗金皮子也厚,线细金皮子薄。”

刘秀花说,“金绣”是用捻好的金线盘,大部分是龙的图案。金线比一般绣线要粗得多,并不是把金线穿在针上进行刺绣,而是要一根一根把它盘成图案,用丝线固定在丝绸上,形成图案。“盘的图案要精致,比如图案有个直角,那这个金线就必须盘出角来。我记得,我刚开始盘的时候,总是圆角,出不来那个棱。我公公上手一针,角就出来了。我一看,这一针扎的位置就和我的不同。“

发展:

技艺惊艳被评为北京巧娘

在上世纪70年代那个特殊时期,照例刘秀花应该去生产队干活赚工分,可刺绣是个耗费时间的精细活,正在学习京绣的刘秀花,为了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刺绣,选择自己倒贴钱买工分。“我跟队长商量,我买工分行不行,他说行,交两块钱买十分,那阵男劳力十分女劳力九分,那时候在我们生产队十分是七毛钱,我买这十分还得赔一块三。”

刘秀花学了“三年零一节”,才算出师。刚出师,手艺还见不得人,又经过了数年的锻炼,直到宁老爷子去世,刘秀花才算有了好绣工。

改革开放以后,有外国人来北京房山寻“蝴蝶宁”其人以及作品。随后,刘秀花是“蝴蝶宁”徒弟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刘秀花绣的众多作品开始有了销路。“你看这种旧时的小绣花鞋,外国人买的多,当工艺品摆放。还有这种百子图,也很受老外欢迎。他们还挺懂,绣完都要数一数,必须100个小孩才肯拿走。”刘秀花带着记者参观她家中的绣品。

2005年,北京市妇联开展了“百名巧娘”评选活动,刘秀花首次带着自己的作品《寿星图》参加公开评选。“我就听说(北京)市里有文件,说要召集民间艺人。我也拿不准我算不算,就从箱子里抽了一幅作品去参加展览了。”这幅《寿星图》一直挂在刘秀花的家中。记者看到,这幅作品的精巧之处不仅仅是针脚整齐细腻,颜色素净,开脸慈祥,而且寿星的额头、两颊等位置都是“凸出”的,呈现出立体效果。刘秀花轻描淡写地说:“额头两颊里头塞进了丝线,看着就立体了。” 刘秀花凭借该作品被评为北京市百名巧娘之一。

在刘秀花的家里,记者看到了柜子中放着二三十个奖状,都是她的作品在大大小小评比、展览上的获奖。刘秀花的手艺逐渐得到社会认可。

2007年10月,在房山区妇联和琉璃河镇政府的帮助下,刘秀花注册了“北京市刘李店绣花坊”,即琉璃河镇巧娘工作室。刘秀花的代表作“九龙壁”“长城”“腾飞中华”等艺术作品也销往东南亚、美国、德国等地。

传承:

收徒弟不收学费只传手艺

虽然以绣活为生,刘秀花坚持免费收徒,不从学生身上赚钱。

在记者采访的时候,身形微胖的刘秀花,戴着老花镜弓着身指导一名女学生刺绣一幅“松鹤延年”。“这活儿绣出来要活泛,绣出来的鸟不能是死的。”刘秀花对学生海英细细地指点,“你看,京绣的配色与苏绣、蜀绣等不同,颜色淡。这仙鹤的羽毛用白色和灰色线搭配,整幅图都是清淡的。京绣常用的三蓝色,就是三种深浅不同的蓝色,搭配起来能体现出精致淡雅……”

据介绍,1979年,刘秀花就在房山区河北镇辛庄村办起有 30 人参加的京绣刺绣培训班,重点传授京绣中的绒绣技法。1987至1989 年,刘秀花在河北新乐县刺绣厂担任技术指导,培训京绣技术人员 60 多人。至今,刘秀花保存着在刺绣厂与学员一同合影的照片。照片上,年轻的刘秀花带着大大的皮帽子,被数十名学生围拢,笑颜如花。

2009年京绣进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刘秀花在家中的农家院办起来北京云龙京绣艺术中心,开始免费招收学徒传授技艺。 “我觉得收了学费麻烦,比如一个学生你让他交10块钱,学了10天就走了,这10块钱你还得给人家,你不能白要人家钱吧,这多麻烦。我就想把我手艺传下去,谁愿意学谁去学,人学的越多越好。这项技艺传下去,越发展我越高兴。“

刘秀花介绍,她收徒的消息传出去后,最火的时候有近数百人慕名而来要拜师学艺。然而,坚持下来的现在只有二十多个。“比如通州有个20多岁的小伙子,跟我说刘老师我非跟你学不可,我知道了,京绣是男子绣,我怎么就不能学会呢?我说行啊,你学吧。那阵子我活儿也忙,给他一个样品让他跟着绣,可到了下午四点了,我说看看你绣的怎么样了,还没穿上针。他说不行不行,我可学不了,穿针我都穿不上,干别的去吧,他说我还得挣钱养父母,还想娶媳妇,我说学不了就没办法了,京绣并不是特别简单的活,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学会的。”

2007 年、 2008 年刘秀花被评为北京市“三八红旗手”,2009年,刘秀花被房山区评为双学双比先进个人。

2017年12月28日,刘秀花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推荐名单,成为京绣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本报记者 李婧/文 彭程/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