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玲是全国劳动模范。张立玲工作室成立于2010年,2011年被评为市级命名职工创新工作室,全国机械工业职工技术创新示范班组,主要业务领域涵盖汽车结构耐久性、结构耐撞性、CFD及轻量化等汽车性能开发及CAE工作。
走近张立玲办公室,门口赫然在列的“张立玲工作室”几个字映入眼帘。张立玲工作室成立于2010年,2011年被评为市级命名职工创新工作室,全国机械工业职工技术创新示范班组。工作室以教授级高工、北汽集团专业技术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张立玲博士为领头人,主要业务领域涵盖汽车结构耐久性、结构耐撞性、CFD及轻量化等汽车性能开发及CAE工作。目前,工作室现有骨干成员44人,平均年龄30.2岁,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36人,占比82%,是一支高学历、年轻化、有激情、有潜力和高凝聚力的创新型队伍。
2007年,她怀揣投身自主品牌研发的“汽车强国梦想”,放弃高校任教的机会,义无反顾加入研究院大家庭。一转眼,已经11年,张立玲见证了北汽研究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转变。2015年,张立玲获全国劳模称号。
张立玲以扎实的技术功底和严谨的钻研态度,扛起北京牌轿车结构耐久性能开发的重担。作为耐久性开发方向的专业技术带头人,结构耐久仿真分析团队的建立者,张立玲承担了C50E、C60F、C70G、C80K等萨博平台车型的整车可靠耐久性及轻量化技术工作。在张立玲的带领下,整车耐久性试验通过率得到大幅提高,开发周期缩短,开发成本降低,北京汽车在结构耐久性开发方面实现了100%自主开发。
2014年,张立玲带领团队在CAE技术大比武活动中击败韩国DEPECO公司。在她的带领下,20余名仿真分析骨干工程师扎实成长,张立玲CAE工作团队已经成为北汽研究院自主开发核心技术的中坚力量。
作为劳模,她带头冲锋在前。人们对她的印象是:即便夜深人静,张立玲办公室的灯经常还亮着,当天不是项目节点的关键日,也不是课题答辩的评审日,对于早已将这种不需要理由的加班视为常事的她来说,当晚只不过又是一个普通工作日的延长。
北汽研发的核心技术工作都须内网完成,坐在内网和外网两台计算机前的她,紧盯着电脑屏幕,而笔在手中行走如飞,快速记录着什么,没有将“下班回家”这件事提上日程。手机再度响了起来,电话的另一端不是同事,而是她的女儿。“我下班了,正在准备往车库走……十点前肯定到家了。”她看了看已经指向九点的时钟,向女儿信誓旦旦地保证道。手机的另一头,没有失望的叹息声,对妈妈口中的“十点前”,女儿的直觉是“妈妈或许能赶在晚上十二点前到家。”
工作室主持了北京市科委重点产业技术攻关项目“轿车碰撞安全性及轻量化技术研究”,2项北京国资委项目“基于Morph的前期工程轻量化技术及工程应用”和“基于虚拟路面的轿车车身疲劳分析技术研究”在内的创新课题2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1300万元,2014年工作室积极申报通过北京市国资委资助的“张立玲-汽车轻量化创新团队”项目,2015年受北京市总工会资助开展“名师带徒”项目,2015、2016、2017连续三年通过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资助的“科学家(专家)走进职工创新工作室”项目,同时积极开展爱献做、四小创新、科技攻关等。截至目前,工作室团队成员获得荣誉73项,其中北京市级及以上荣誉18项,集团级荣誉12项。累计申请专利18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发布技术规范130余篇,标准30余项,编制了3册技术指南和20余项经验案例。相关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绅宝系列车型中,解决了大量的性能开发技术难题,实现了北京汽车结构耐久性能100%的自主开发重任。
□本报记者 马超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