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又称“中风”,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因此积极预防干预是很有必要的。今天,来自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脑病脾胃科的医生就结合季节特点,为大家介绍夏季如何预防脑卒中。
为什么夏季容易脑卒中
夏季到来,天气逐渐炎热,许多医院门诊人数增加了两到三成,其中不少是脑卒中患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患者。夏季气温较高,人体大量出汗,容易造成体内缺水,血液浓缩相对黏稠,血流减慢,容易诱发脑卒中。
脑卒中一般容易发生在天气过冷或过热的时候。当气温30℃以上时,人体会通过排汗散热,虽然出汗对防暑有益,但大量快速的出汗容易导致脱水,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严重脱水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运行缓慢,从而使得发生脑血管闭塞的概率大大增加。
同时,天气炎热大家都会通过空调降温,对于动脉硬化的患者,如果房间空调温度过低,与外界温差过大,出入房间时容易引起脑血管的过度收缩和扩张,出现中风的概率更高。
脑卒中呈年轻化趋势
临床调研数据显示,从发病年龄看,小于45岁的脑卒中患者约占10%。所以,如果有家族遗传史,40岁一过就得关注自己是否有患脑卒中的风险。另外,该病呈“男多女少”的特点,男性患者超过60%,这可能与很多男性有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有关。患者一定要对自身生活习惯加以管理,早期筛查,以免加重病情发展。
警惕卒中出现的症状
那么,发生了哪些症状需要考虑到卒中的可能性呢?
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
2.一侧的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3.说话不清楚或理解语言出现困难;
4.双眼向一侧凝视;
5.一侧或双眼的视力丧失或模糊;
6.眩晕或呕吐;
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8.意识障碍或抽搐。
也可以试试“笑一笑”、“动一动”、“说一说”来进行简单的判断。
5招预防脑卒中
按时用药:得过脑血管病的患者,五年内第二次发病的机会是30%,要做到有效预防脑卒中,最好坚持终身用药,就像每天吃饭一样。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有高血压的老年人一定要把血压降到正常,但血压不可降得太低,通常高压控制在120毫米汞柱,低压控制在80~90毫米汞柱之间。
饮食尽量清淡:夏天尽量少吃高脂肪的食品,多吃含钾较多的食物,如水果、黄豆、海带、蘑菇、蔬菜等;多吃含维生素C、钾、钙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制品。控制膳食中的脂肪摄入量,增加鱼类等含蛋白质丰富且含脂肪较低的食物。
避免温差过大:气温超过32℃可能会出汗过多,导致机体血容量不足,产生血液浓缩,最终诱发缺血性损害。高温天气要注意防暑降温;多饮水,可以适量饮用含盐饮料,也可用白开水加食盐,浓度为0.9%,口感微咸,量出为入。特别是清晨,要特别注意空腹饮一大杯白开水。使用空调的家庭,空调不可调得过低,室内外温差以不超过7℃~8℃为宜;对于老年人,应该尽量少使用空调,少去集中制冷的商场、超市等。
舒畅情志: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密集的地方;必须外出时,要穿着浅色、透气和宽松的棉织衣服,戴上遮阳帽或带上阳伞。夏季昼长夜短,睡眠减少,老年人应当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如果夜间缺少睡眠,白天要保证午睡。保持乐观情绪,正确面对现实,避免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
及时就医:一旦发生脑中风,身边人要沉着冷静,将患者放平,仰卧位,不要枕枕头,头偏向一侧,避免口腔内的分泌呛咳误吸到肺部造成患者窒息。
另外,切忌给患者服用药物,因为卒中大致可分为出血型和梗塞型两种,在没有确诊以前,绝对不能随意用药,否则会加重病情。
□本报记者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