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屋子,土台子,里面有群泥孩子。”这句俗谣是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教育的一个真实写照。
1978年,我由村小到西朱联中上初中。当时西朱联中教室紧张,教室容不了来自四个自然村的学生,我们不得不选择了西朱村的一个树园子,作为我们的临时露天课堂。以凳子当课桌,以大地为凳子,老师自制了一块小黑板,挂在一棵小树上,从树上折下一根树枝作为教鞭,开始了初中生活。过了两个多月,看看天气转冷,露天课堂难以维持下去,大队领导又租赁了两间破茅屋,于是我们又由室外搬进了室内。可是课桌又成了一大难题,于是老师发动学生自己带桌子。我回家把自带课桌的事告知了父母,没有办法,母亲只好将自己结婚时唯一的嫁妆——柜子,倒了出来,用扁担抬到了学校,安在了教室。那时的课桌七拼八凑,高矮宽窄不等,什么样的都有,简直就是一个杂货铺。后来大队领导又让我们自己动手和泥、拖墼,经过多方帮衬,建起了三间新教室。用上了公家的课桌(那是用拖墼垒成两个垛子,上面担上长条木板搭建成的),虽然简陋,却整齐划一,教室里亮堂多了。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我度过了初中的两年时光。
上世纪80年代初,我考上了镇上的一所高中,比之我们的初中学校来说,已是天壤之别。土坯房子,变成了砖瓦房子;砖砌地面代替了土地面;窗户由原来的塑料纸变成了块块锃亮的玻璃;长条桌代替了木板桌。更让我知足的是:教室里用上了电灯,有了心仪的操场,见到了篮球、排球等过去鲜为人知的“新事物”。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是一名农村教师的我又亲眼目睹教育的巨大发展。国家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一场声势浩大的改变农村教育、改善办学条件的攻坚战打响了!经过政府的倡导、支持,全民的参与,一座座教学楼拔地而起。教室亮了,操场宽了,校园绿了,花儿红了,实验设备齐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也闪亮登场了。“实验课基本靠听,音体美基本轮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而学生的课桌全部由政府配给,整个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大大改观,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流行语:“最好的房子是学校,不用挂牌就知道。”随后1996年“双基”达标,昭示着农村教育新的春天的到来。
为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2012年,街道办事处又对我所任教的学校进行了改扩建,总投资1.5亿元,占地一百三十亩,建筑面积三万五千平方米,设置三十个教学班。学生餐厅、宿舍、塑胶操场、风雨操场、装备精良的实验室,功能齐全的多媒体一体机等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教室、宿舍安装了空调,保证了冬暖夏凉,校园环境更加优美。
我作为一个教育发展的见证人,更感到无比自豪,我想,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今天的教育嬗变,40年改革,成就非凡,值得点赞!
□冯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