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宫廷团扇 摇曳在手中的美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6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宫廷团扇 摇曳在手中的美

作品欣赏:
 

团扇又称纨扇,圆形似满月,以绢为面,以竹为骨,是用于拂暑的生活用品,相传最早由汉代班婕妤创制。而在团扇上作画,最晚出现于唐,在宋代愈加流行,很多名家都在团扇上留下了精美作品。自古以来,任何一柄绘制的团扇,其实都是工艺与绘画的结合,都体现了中国人的美学观念:生活的艺术与艺术的生活。如今,电扇与空调取代了手摇扇的功能,画扇便成了留存历史记忆并装点现代生活的高级艺术品。

从“障扇”到“团扇”

扇子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据记载,最早出现在殷代,用五光十色的野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故“扇”字里有个“羽”字。当时,扇子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取凉。三国时诸葛亮轻摇鹅毛扇,妙计横生,运筹帷幄。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腠理。东汉时,大都改羽扇为丝、绢、绫罗之类织品,以便点缀绣画。一轮明月形的扇子称之为“纨扇”或“团扇”,也叫“合欢扇”。当时扇子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扁圆之形;亦有木、竹、骨等材之柄;还有扇坠、流苏、玉器之饰。扇面上常绣以山水花卉,款式争奇斗艳,闺阁仕女手摇团扇,清风徐来,不但可以平添主人娴雅文静的仪态,又能体现女性天真活泼的个性。

据说,汉朝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妤创造了纳凉用的扇子,也就是我们今天常用的团扇。“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班婕妤的这首《团扇诗》提到的正是历史上曾经风靡的团扇。班婕妤:(公元前48—前6年)祖籍楼烦(今山西宁武)人,名不详。据《汉书·叙传》记载:其父班况,“举孝廉为郎,积功劳,至上河农都尉,大司农(国家农林部)奏课连最(奏报连续全国第一),入为左曹越骑校尉(骑军指挥官,俸禄二千石,以南方越人为骑兵)。成帝之初,女为婕妤,致仕就第,资累千金,徒昌陵。”之后,他随大臣名家移居长安。故在两汉期间,班氏是一门非常显赫的世族,文武勋功,德行学问,财富威望,都盛极一时。班况之女班氏,聪明伶俐,少有才学,工于诗赋。汉成帝刘骜继位,被荐选入宫,封为婕妤。

宋以前称扇子,都指团扇。王昌龄《长信愁》诗:“奉帚平明秋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杖扇新录》载:近世通用素绢,两面绷之,或泥金、瓷青、湖色,有月圆、腰圆、六角诸式,皆倩名人书画,柄用梅烙、湘妃、棕竹,亦有洋漆、象牙之类。名为“团扇”。

“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喧暑,相忆莫相忘。”团扇盛行于西汉至宋代的一千多年间,宋代以后又与摺扇并驾齐驱,深受妃嫔仕女、文人雅士的喜爱。

后来,团扇又随着《宋人画册》一直流传至今。在这本画册中,可以看到当时很多具有高超绘画技巧的团扇作品。

团扇多种多样的种类

扇子造型受到古代人们“尚圆”、“尚方”的造物观和审美观影响,在古代,圆被认为是神圣、圆满、和谐的象征,自然中的红日、花朵的轮廓等都是圆的形态。佛教和禅宗都崇圆、尚圆,追求完美无缺的圆相。从新石器时代的器物可以看出大都以方和圆为基本造型。

据资料记载和考古发现,从战国晚期到两汉时期,扇子的形制制作总起来分为方形和圆形,“安众扇”和“五明扇”是其代表。晋·张载《扇赋》中又谓“裂素制圆,剖竹为方”,方扇为竹子编制,圆扇为素纨做成。

晋·潘尼《扇赋》云:“安众以方为体,五明以圆为质。”而在方形“安众扇”和圆形“团扇”出现的这段时期内(战国至两汉)恰为儒道释思想与古代朴素哲学的形成完备时期,因此“方”和“圆”的造型为团扇产生时的基本造型是深受当时人们所处时代的哲学观、审美观影响的。

除此之外,比较流行的主题样式还有花瓣形团扇、芭蕉式团扇、桐叶式宫扇、椭圆形宫扇等。

花瓣形团扇

黑绸绣花蝶竹柄团扇

扇作十二葵瓣形,扇面黑绸地上双面绣折枝蛱蝶菊花。绣幅宛若图画,讲究虚实向背,层次分明,构图因扇骨而划分为左右二部分。其设色淡雅凝重,不用大红大紫,只在蝶翼稍加较鲜艳的红色,以点亮画面。绣面匀薄,针脚细密,针法相当纯熟。扇面下部有如意形护托,护托正背面分别镶有染牙镂空花片及刺绣桃蝠装饰。扇柄竹制,首尾牙头茜色,柄身留青花卉湖石,工艺亦有可观。

桐叶式宫扇

黄色缂丝凤栖梧桐图团扇

宫扇作桐叶式。扇面于黄色地上缂织一棵梧桐树,一只凤凰独立于树干,湖石旁牡丹绽放。扇配四方紫檀木柄,通体刻“寿”字描金,两端镶象牙,系黄丝穗。此扇为双面缂,配色自然柔和,缂工细致入微。

缂丝是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一,历史悠久,起源不晚于唐代,繁盛于宋代。在清代,缂织御制诗文书画、梵经佛像、服装等大为流行,且工艺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之一就是创造了双面“透缂”技术,使织物两面的花纹相同,线条清晰平整,特别适合装饰插屏、扇子的使用要求,宫中有大量的团扇都使用了“透缂”的技术。由于缂丝工艺繁复,一件成功的作品,所用人力物力非普通人家可以承受,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由此可见宫中后妃生活的奢华。

制作团扇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现代的扇子,往往用铁丝和尼龙布制作,然后印刷而成,其工艺粗糙,无法和过去传统宫扇相提并论。之所以称为团扇,除了其本身的形状之外,过去的人们还往往在扇面上题诗作画,赋予它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的吉祥寓意。这是古代人们痴迷于团扇的原因,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出于对团扇的特别喜爱,梁季兰走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宫廷团扇制作之路。过去团扇往往是贵族使用之物。现在也有一些画家会购买素面团扇进行绘制。梁季兰曾经跟着马晋先生学习过团扇的制作。打退休以后,梁季兰就开始制作和绘制团扇。

曾在颐和园展出的老照片中看到,慈禧太后甚至将团扇作为一种贴身的装饰品悬挂在胸前,那是一把玳瑁质地的扇子。

团扇的制作也不是一件简单事儿。如何绷扇面,如何在扇骨上加丝绸镶边儿,如何托裱……这些都是很考验技巧的,需要制作人格外注意。如果不能够把扇面糊制平整,团扇就无法成为一个好的工艺品。如果粘得过紧,冬天收缩之后扇面就会绷紧,甚至把扇骨绷弯;而如果粘得过松,夏天扇面又会出现褶皱,同样影响团扇的美观,不能称之为一把好的团扇。

为了秉承古法,梁季兰在扇面的绘画以及制作上下了很多工夫。记得电视上演的《甄嬛传》里面有个情节:甄嬛在和一只白鹦鹉宣泄不满情绪时。梁季兰脑中立刻闪过一个画面:现代人也有许多无奈也可以和鹦鹉述说,于是她就设计了一只漂亮的鹦鹉看着观众,专注的听人类的述说。并给这幅作品起名叫《倾听》,为了突出安静,画了半个冰炸纹格栅渲染出一种意境。团扇的扇面是一个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在这方寸之地演绎它的魅力,永远是每个喜爱画团扇之人心中的挚爱。

《宫廷团扇》已被纳入非遗项目,对于梁季兰来说还有一份责任和义务,那就是把这种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物件传承给后人,让竹制,手绘团扇回归社会,进一步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杨琳琳)

主讲人介绍:

梁季兰,女,1943年生,北京市人,毕业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宫廷团扇》项目传承人。北京市科技干部局审批为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师从我国著名工笔画家马晋先生,马先生在当年工艺美术界影响很大,他会制作风筝和团扇。梁季兰继承了绘画与团扇制作的技巧。目前,梁季兰已先后举办多次团扇展,创作并出版有《团扇 梁季兰工笔花鸟画百扇画集》等。

□主讲人:梁季兰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