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两年履职即为终身受益的党课
山村成了花园 大桃产量翻番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6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年履职即为终身受益的党课

杨峥
密云区不老屯镇董各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派出单位和职务:
朝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主任
 

从2016年11月份到密云区不老屯镇董各庄村任第一书记至今,杨峥两年的履职时光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三。习惯了工作日进山、周末回城的工作节奏,和单程超过150公里的上班距离,杨峥亲切的称呼这个密云北部山区的低收入村为“我们村”。而将近两年的履职经历,被他视为一节弥足珍贵的党课,“它将影响我的一生。”

初到董各庄村,这里199户家庭仅有125台彩电的现实,刷新了杨峥对于京郊低收入村的感官认识,他不能想象一个小村庄里没有商店、没有饭馆,农民没有耕地,要靠政府政策补贴和简单山地经济作物糊口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任职的第一步,就是了解村庄,了解村民。”杨峥告诉记者,为了尽快适应与以往工作存在天壤之别的现任工作,他开始了漫长而又细致的走访调查工作。

一边走访,一边干事,干劲十足的杨峥在走访中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他利用派出单位的丰富资源和个人关系网资源,组织朝阳区卫计委及下属单位和有资源的企业到村子里开展帮扶、慰问、义诊等活动20余次。通过签署各类帮扶协议,搭建精准帮扶的桥梁,激活集体经济,创收9.2万元;动员社会资源,资助17名低收入家庭子女上学。

“引进资源,一时的帮扶和资助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要想达到长远的发展,还需要打造内动力。”杨峥所说的内动力,即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作用,认真履职,打造村级党组织成为党在基层最扎实的战斗堡垒。“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党员干部就该当作车头,带领老百姓走向幸福的小康生活。

杨峥告诉记者,董各庄村共有党员21名,其中8人常住村里,大多数党员都在外务工。“多年来,没有组织生活,没有后备党员,让村里的组织建设十分涣散。”意识到凝聚党员力量才能更好发挥组织优势,杨峥上任后不久,就开始紧抓组织建设问题。

“我建立两委班子周例会制度,每月组织召开党员活动日,积极发展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努力凝聚全村党员,让曾经管理涣散的党员找到组织和归属感。”杨峥举例,就拿党员活动日来说,他亲自电话短信通知每一位党员参加活动,并丰富党员活动日内容,第一次党员活动日仅有8名党员参加,到了2017年年底,单次活动就有超过17名党员参加。杨峥说,“组织生活人气旺,组织建设就会更扎实。”

解决了组织建设问题,开拓了经济发展问题,搭建了精准帮扶桥梁,杨峥还破解了阻碍村里发展的健全民主机构的问题。通过科学的选举办法,今年年初,该村选举产生了28名村民代表,越来越多的干部村民把心思放在了村集体建设当中来。

村里有名77岁的老党员,她曾为支持密云水库建设,放弃自己的家园,移民新址。如今又受到各种保水政策的制约,一辈子生活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中。杨峥问她:“奉献了一辈子,还是生活得艰难困苦,您还相信中国共产党吗?”老党员的一句话就让杨峥哽咽了,她说:“相信!因为党不是把你派来了吗?”

是啊,党把为老百姓干实事的杨峥派到了这个偏远的水库移民村,他用智慧和才干,带领这里的村民建设美丽乡村,激活集体经济。让曾经负债累累的村子,通过两年的时间,抹平了债务,归还了拖欠农民十年的工资,并对未来有了美好而又具体的规划,他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让这个20年都未曾变化的小山村,充满了新的活力。

面对自己所做的成绩,面对老百姓的认可,杨峥深刻的感受到一名基层党员使命感和责任感,他把这场履职称作一次洗礼,精神和思想意识的收获远远高于一切。杨峥说:“未来,不管我走到任何工作岗位上,都不会忘了这份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本报记者 王路曼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