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走震泽古镇 慢品四碗茶
衡阳“头碗” 七层楼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6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震泽古镇 慢品四碗茶

 

震泽古镇位于江苏苏州吴江西南,毗邻浙江,素有吴江“西大门”之称,古时此地被唤作“吴头越尾”。震泽古镇具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依托京杭大运河,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有禹迹桥、慈云寺塔、师俭堂、文昌阁……这个江南千年古镇除了古桥、古塔、古寺、古庙、古宅,还有一道别出心裁的地方特色小吃——震泽四碗茶,这是土生土长的老震泽人逢年过节或招待贵宾必喝的一道茶。

“四碗茶”誉享震泽

要品尝地道的震泽四碗茶,得去宝塔街老字号“四碗茶楼”。震泽的四碗茶,分别盛在四个瓷碗,看着就像四道精致的点心,连喝茶也讲究严格的次序:第一道是水潽鸡蛋茶,以前专门用来招待刚上门的毛脚女婿或毛脚媳妇,选两个农家散养土鸡下的蛋,含“成双成对”之意,煮开起碗时兑入白糖盛入碗中,寓意夫妻生活“甜甜蜜蜜”;第二道茶,叫饭糍茶,相传寺庙中的僧人用此茶招待过明朝的永乐皇帝,因此又叫“待帝茶”。其原材料选自太湖边种植的优质糯米,放铁锅里头用灶头煮,用饭铲铲一些煮好的糯米贴在锅底,研磨成一层薄薄的粉皮子,均匀贴在锅底四周,等皮边缘翘开后铲出,就是饭糍干了。抓一把饭糍干放置青花瓷碗里,撒上细糖,用煮沸的水冲入碗中,用筷子捣匀,碗中饭糍白云片片,屋里清香四起,一碗喷香软糯的饭糍茶“诞生”了,一碗下肚,解渴又耐饥;第三道茶熏青豆茶,亦是“看来似茶又非茶”,白瓷碗里主料熏青豆是用青毛豆在微弱炭火上慢慢熏烤出来,配料则五花八门,煞是好看。端在手里清香扑鼻,由于胡萝卜干是腌制的,微咸中还带着几分甘甜,熏青豆沉在碗底,可以用手边拍打,青豆跳进嘴里,松脆喷香,喝完此茶生津止渴,口齿留香。以上三碗茶都喝光,腹中饱意大增,接下来的第四道茶——清绿茶出场,才算是真正的茶,这最后一碗茶,清新爽口,可以一边欣赏窗外风景,一边慢条斯理地喝。

“大宅门”名满江南

喝过四碗茶,在宝塔街上闲逛,来到了素有“江南大宅门”之称的师俭堂,师俭堂乃古镇望族首富“徐半镇”所建,徐氏世代经营米业、丝行、房地产,民间有谚“辑雅堂的房子,周坊元的儿子,徐寅阶的银子”,“师俭”二字出自于《史记》“后世贤,师吾俭”典故,从堂名可以看出,徐富翁不但有钱,更有文化。与江南普通大户仿佛,师俭堂坐北朝南,由南到北集河埠、行栈、商铺、街道、厅堂、内宅、花园、下房于一体,与寻常江南宅邸不同的是,一条街道将第一进行栈、商铺和第二进厅堂分割开来。师俭堂面阔五间、六进穿堂式高墙深宅,中轴布局规整严谨,如果每一进大门洞开,站在第一进的河埠头,可以一眼望穿到最后一进的屏门,地势却渐次抬升,马头墙也一堵比一堵略高,寓意“步步高升”,这种官、商、儒三位一体的建筑风格淋漓尽致体现于此。师俭堂的雕刻散布于门楼、厅、廊、屋、椽檐……门楼用质地细腻的水磨青砖打造了惟妙惟肖的浮雕神话传说、历史戏剧故事;落地长窗上的浮雕“水浒”,更是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连环画册,令人拍案叫绝;四面厅28扇细花透雕长短窗,藻井四方下垂木雕花篮雕有梅兰竹菊;厅外四角的四只牛腿雕有护法神像;裙枋上还雕有四意八宝、历史人物,美轮美奂;师俭堂内有一座我们最小的迷你园林——锄经园,占地不足一亩。这个袖珍园林,容纳了亭台楼阁、回廊假山、花草藤蔓,西垒假山,上筑半亭;围墙上嵌空花漏窗,古意盎然,园内种植着桂花、广玉兰、枇杷、梅花,一年四季都有花可看。驻足庭院,遥想当年徐氏一门有钱有势,却仍造福乡里,轻财好义的徐学健设义塾、修桥梁、出粟助赈……其子徐荣森设厂施粥,其孙徐汝福在震泽设粥厂济贫民、创立公典帮助乡民度过经济危机。历经百年风雨,它的建筑艺术价值让专家学者啧啧赞叹,它的主人急公好义的高风亮节世世代代回荡在震泽古镇的每一个角角落落。

待日落慈云夕照

据记载,震泽有慈云夕照、飞阁风帆、复古桃源、虹桥晓眺、张墩怀古、普济钟声、康庄别墅等八大景观。一批批来震泽采风的摄影家扛着长枪短炮驻足禹迹桥下,等待着日落,对面迎河而立、黄墙黛瓦的“慈云寺”、“慈云寺塔”和古桥互为借景,构成了八景之一的最美“慈云夕照”。慈云寺塔始建于三国赤乌年间,距今1750多年,它是一座翼角轻举、六面五层、玲珑挺秀的砖身木檐楼阁式塔。塔内有楼梯可攀爬至顶一览无遗,相传,孙权的小妹孙尚香被骗回到东吴娘家后,十分思念丈夫刘皇叔,于是,在震泽古镇建了这座慈云塔,常登高远眺以慰相思之苦。横跨市河东首的禹迹桥是为纪念上古先贤大禹而建,距今已有三百年,石桥建成后,乾隆爷坐着龙舟夜游震泽,当时正值皓月当空,拱桥、塔影交相辉映,看得风流天子心花怒放,赞不绝口,自此,“塔桥相映”就成了震泽古镇的标志性景观,后来著名的电影《林家铺子》《一盘没有下完的棋》都将此景纳入镜头,搬上屏幕。周庄的双桥因旅美画家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而扬名天下,震泽也有属于自己的“双桥”,和禹迹桥自成“震泽双桥”的另一桥原本是一座水闸,为了外观的和谐统一,震泽人独出心裁地把水闸改成了桥的模样,这些年来,水闸桥承载着调控水位的使命,与禹迹桥如一对恩爱的夫妇携手相望,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一桥是为治水患的上古先贤而建,另一座桥亦是为防御水患而建,一古一今,在低吟浅唱的流水声中殊途同归。

□申功晶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