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设计师下乡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6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计师下乡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记者昨天从市规划国土委获悉,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要求,本市将在2020年底前完成全市村庄规划工作,目前已有71个村开展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进展】

71个试点村实现驻村编规划

2017年10月,本市陆续启动了71个试点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遵循“统筹编规划、开门编规划、驻村编规划”的工作原则,力求每一个村庄都编制出兼顾当前需求和长远发展、兼具乡土气息和现代理念的规划设计。统筹编规划就是编制村庄布局规划、村庄建设发展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做到紧密衔接、无缝对接;开门编规划指的是广泛征求、充分吸纳各有关方面和村民意见;驻村编规划即规划师要在村里长住一段时间,要有本地生活的体验,充分了解村民的需求和期盼。

71个试点村中大部分村庄的规划编制单位做到了驻村调研。这些编制单位单次或多次驻村调研,每次驻村时间多则十几天,少则2-3天。例如,顺义区马坡村的编制单位先后9次入村调研,其中第2次和第7次分别驻村12天和4天;顺义区安辛庄村的编制单位,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发放调查问卷,深入了解村民家庭基本情况、生活生产情况、建设意愿等信息,为后期规划编制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组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引导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增进了对村庄、村民的了解与感情,同时也向村民普及了村庄规划的相关内容,使规划更接地气、更体现民意。

此外,市规划国土委在出台《北京市村庄规划导则(试行)》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北京市美丽乡村规划工作部署交流培训,近50家参与北京村庄规划编制的设计单位参加了培训。目前,市规划国土委正在研究制定《北京市乡村责任规划师制度工作方案》和《关于推进北京市责任规划师工作的指导意见》。下一步将推荐部分优秀乡村规划师专家团队;同时,通过向社会倡议、征集的方式建立乡村责任规划师服务团队。各相关区、各相关乡镇可以从中选聘适合本区及乡镇的乡村责任规划师。

【亮点】

建设美丽乡村,千余设计师参与下乡活动

近期,市规划国土委向全社会发布了《关于征集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下乡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倡议书》,向社会广泛征集有志做乡村规划建设工作的团队和个人,推动规划、建筑等专业人员下乡。倡议书发布以来,得到了设计行业的广泛关注,已收到200余个设计团队和个人的报名,总数超过1200人。报名的单位涉及规划、建筑、景观、市政、古建筑保护、旅游、产业策划等多个专业领域,还有部分团队可提供测绘、海绵城市、房屋鉴定、装配式建筑、建筑节能等专项技术服务。不仅有在京的行业单位,还吸引了来自河北、天津、吉林、辽宁、江苏、广东等地的设计单位以及国外设计单位。其中,绝大部分设计团队有较为丰富的农村项目经验。此外,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也以院长、教授领衔,教师、学生参与的方式表达了投身乡村规划建设工作的积极意愿。

目前,征集工作暂告一段落,市规划国土委将与相关管理部门共建乡村设计人才平台,充分发挥北京设计资源优势,让设计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话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 总建筑师崔愷:

乡村设计规划需要设计师长久的陪伴

目前北京的乡村规划的现状?

经过多年变化,北京地区保留下来、具有历史价值的乡村比较少,多数在山区。大部分平原地区的乡村实际上历史的痕迹不是很多,大部分格局比较一般,主要是单一的联排式院落,更有的经过以往数次改造,变得有点像乡村的社区,比较模式化。在城市边缘,有一些小工厂作坊或者废品收集在村子里,环境更差,许多村子感觉比较破败,亟待治理,这些跟首都的城市定位很不相符。而且很多地方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变成了整齐划一的标准化的小洋房,比较千篇一律。

我前两年在江苏参加过一些乡村建设,那里有一些经验值得咱们学习。江苏乡村原来的条件就很好,水乡环境和历史的文脉都比较丰富,有一些有旅游价值的乡村运作得也很好。他们在乡村建设中找到了比较有效的途径,不是大拆大改,而更多让设计师下乡做微介入式的改造,也比较注意乡村文化的复兴。

建立乡村规划师专家团队,鼓励设计师下乡,有什么意义?

设计师下乡可以为提升乡村的空间环境品质,改善乡村风貌做示范和引导的作用,使当地农民更自主地在设计师的引导和管控下改善和更新自己的农宅,适合新生活的需要。从历史上看,大凡美丽的乡村之前都有乡绅和当地的能人,这些人是有能力、有文化、有见识的人,他们精心打造自己的房子使之代代相传,成为今天有历史价值的乡村遗产。

如今很多乡村的衰落是因为缺乏人才和经济条件,年轻人都出门了,村子里面留守的老的老、小的小,很难有能力改变现状,乡村很难复兴。政府多年来在乡村建设和发展方面也总是很急,希望两三年内就能扭转这种局面。但我认为其实这个急不得,应该更有序地用机制创新和设计下乡使所有的乡村而不只是样板村、试点村得到真正的改善。

规划师团队可以由多专业构成,下乡的可能是规划师、也可以是建筑师,或者根据需要,也有风景园林专家、环保专家、农艺专家亦或艺术家。关键我觉得这是个长久工作,不是某一种运动式的、短期内的、一挥而就的项目,需要热爱乡村的有相当专业能力的设计师长久的稳定的对一个村或者几个村做陪伴式的设计。

规划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参与编制?

编制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乡村建设确实有很多问题。以往政府投入也很大,有的是移村并镇,有的就地大规模改造,结果都不太好。

其实乡村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乡村中的每一户人家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特色。乡村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有机的乡村格局和社会关系,如果简单地进行规划,实际上不仅会失去这种有机性,也会破坏那种熟人社会依存关系,特色和丰富性无法保证,这方面有很多教训。所以我不赞成一蹴而就的大改造,应该根据农民的真实需要来进行陪伴式规划。比如村里老人多,就会需要有个养老院;有的村子大家都各忙各的,还有外来人员,关系疏离了,就需要建个社区活动站来促进交流;有的村可能有一些老建筑,老树,我们把这些老物件留下来,老百姓的乡愁就有所寄托。其实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做法。乡村的文化如果能回归,农民对自己的家园有长久的信心了,就会主动改善自己的生活,整理自己的村子。这就是我们说的所谓“针灸疗法”。只要抓住一个点,深入挖掘,可以激活经络,进而使机体自身转变。所以,乡村设计规划需要慢慢陪伴,而不是一蹴而就,这样不会出大问题。要保证设计下乡,首先需要机制和政策的支持,时间从哪里来?收入如何保证?说话算不算数?如何保证设计和建造的质量?这些都需要有机制保障。

其次从规划管理来说,应该强调乡村规划全覆盖。以前是到镇一级,到村一级的规划管理比较薄弱。应该建立乡村规划管理机制,让整个建设有序推进,有审查,才能支持专业的设计工作开展。

第三,要培养村里的规划人才,建立规则管理小组,能够更主动和有效地配合设计下乡工作。这样才能可持续地长久下去,乡村才能越来越美好,乡村生活才能越来越幸福。当然设计师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的参与和陪伴。

□本报记者 李婧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