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管教孩子,老师管教学生,自古以来天经地义。但年轻父母没时间缺经验,学校老师不敢严不想管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于是就有人说“你舍不得教育孩子,社会会替你狠狠教育他,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但舍得教育孩子是不是简单等同于严厉?
在家庭、学校、社会之间,家长应该如何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北京市西城区常青藤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林岳提醒,健康成长的前提是要尊重孩子成长的权利;健康成长还意味着全面发展,绝不只是学习好,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而这两点,社区教育完全可以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纽带。
“妈妈 你为什么不愿意我高兴呢?”
林岳认为,人的成长固然要靠教育,但教育只是一种外力,只有遵循人的内在发展规律,教育才能起到适当的作用。
一直以来,教育孩子时,家长总爱说:“现在受苦,是为了你将来的幸福。”孩子们却说:“我们今天也要幸福!”林岳告诉记者,其实儿童从一出生,就具备所有发展的权利。比如:快乐的童年是孩子的权利,不是为了成年时获得成功就应该牺牲掉童年生活。
很多家长似乎把儿童当成内心焦虑的一种投射,而非接纳、倾听,让儿童正常展现天性。比如: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玩得高兴,总会本能地担心孩子玩疯了,往往马上出言阻止,但孩子的天性也会因此不必要地受到压抑。林岳曾亲耳听到有的孩子在被训斥后,不解地问:“妈妈,你为什么不愿意我高兴呢?”
一心为孩子好的家长们,恐怕不会想到自己看似合理的要求会给孩子这样一种心理暗示。其实,让这些家长更想不到的是,正是自己的过度干预,导致孩子的内心长期受到压抑。积累到一定条件,孩子往往会突然暴发出来,很可能表现为所谓的“玩疯了”。
“我们应该更多地接纳孩子的天性,儿童有儿童的行为规范,就如同我们不能要求老年人一蹦一跳地走路一样。但如果是学校要求孩子们必须安安静静地走路,大家都认为是合理的。其实,这只是符合了大人眼中的秩序,而非孩子的心理需求。”在林岳看来,无论是学校、家庭、机构都应当更加注重以儿童发展需求为中心,而非以上级布置的任务为基准,或者以家长的认可程度为依据。否则,孩子在其中只是一个道具,缺少获得感、参与感。
重视学业 但生活教育不能缺失
国内家长更重视学业,尤其是督促孩子写好作业、上辅导班,往往忽视培养孩子们适应生活和接触社会的能力。常青藤研究所在组织活动中,经常发现不少孩子不会系鞋带,尤其是男孩。因为孩子们没有发展过这样的能力,他们总穿不用系带的鞋,或者家长把系鞋带的工作包办了。
对此,家长大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认为只要学习好,这些生活琐事长大就都会了。“这是一个误区,为什么有些学历高的人,生活经常出现各种水土不服,甚至出现一些极端情况,根本原因就是生活教育的缺失。孩子是生活中的人,应该从小就准备着面对生活,而不是大学毕业,才突然遭遇生活的种种。”
常青藤研究所的“小木屋成长营”项目,意在带孩子认识自然,体验自然,爱护自然。在参与项目过程中,林岳发现,很多小学阶段的孩子不会自己打理行装,因为他们都没有做这样一个训练。训练营的老师会先和孩子们做游戏,比如问孩子们冰箱要不要带、球鞋要不要带啊……然后,鼓励孩子们列出一个物品清单,尝试自己打理行装,进而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获得生活体验。
林岳常说,生活教育就是我们从小到大逐渐学会生活自理的过程。生活教育的缺失,会导致孩子长大后不仅管理自己的能力差,更缺乏管理他人、管理各种资源的能力,未来的进步发展也肯定会受到影响。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综合、判断、决策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技艺型的能力要求越来越低。因此,家长们应该将生活教育放在更重要位置,而不是本末倒置。
社区教育 为孩子创造成长微环境
所谓社区教育,对整个社会来说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我们过去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比较重视,对社区教育重视不够。而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就是社区中孩子接受教育和服务不带有强制性,对孩子更具有潜移默化的吸引力。此外,基于社区的差异性,在不同的社区里,形式也是多样的。
林岳认为,教育是人与周围环境互动的结果。因此,既然儿童的发展是人成长过程中和周围所有这些环境作用的一个结果,要优化这种发展,就需要干预环境,尤其要动员家庭、社区的要素,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多元、个性化的成长微环境。
□本报记者 李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