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普及减灾知识 落点要放在实操上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5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居民防灾减灾知识不足 实操缺位 事到临头易蒙圈
普及减灾知识 落点要放在实操上

 

今年的5月12日是全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北京市已经建成应急避难场所120多处,但受访的市民中没有一个能够准确说出这一重要防灾避灾场所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不少人表示,要是事到临头肯定很蒙圈。市民防灾减灾知晓率严重偏低,已经成为城市防范灾害的一个软肋。对此,专家对劳动午报记者表示:大力加强减灾防灾知识宣传推广,提升市民的知晓率,并大规模、多层次地组织防灾减灾演练,提升居民的实操能力,是当务之急——

【调查】

您身边的应急避难场所在哪? 市民:这个真的说不好

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躲避火灾、爆炸、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紧急时避难,闲时利用应急逃生模拟平台宣传应急逃生知识。然而对于这个在生活中有着重要角色的场所,不少人却了解甚少。

近日,记者走上街头对部分市民进行关于应急避难场所的调查。“您听说过应急避难场所吗?”“您了解这个场所的用途吗?”“您了解您家附近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吗?”记者发现,不少人对应急避难场所还处在缺乏认知的状态。

在海淀公园的围墙边,记者看到了这里设置的“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牌。恰巧一位准备带着女儿到公园游玩的女士经过,当问及应急避难场所的问题时,看到记者手指的标志牌后,这位女士还是有些“蒙圈”。

“以前我也总带小孩来这公园玩,说实话确实没注意到这里还设置着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牌。”这位女士表示以前也听说过应急避难场所这个名词,但是具体怎么用,自己家附近有没有相应的场所就一点也不了解。

调查中,记者发现不少人都和这位女士一样,对应急避难场所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还有一部分人对于应急避难场所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我听说过应急避难场所这个词,以前在元大都遗址公园也见过这个牌子,我以为这种场所都是设置在公园呢。”市民张先生说。

据了解,在本市已建成或改造成应急避难场所很多处。在北京应急网上,记者也查到本市的部分应急避难场所的名单。不难发现,本市的应急避难场所的构成种类很多。其中有一些人印象中的公园场所,比如朝阳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明城墙遗址公园。除去这些也不乏一些少有人注意的构成。比如,像绿地、广场、停车场这些公共场所。

【要点】

做细宣传推广

提高居民知晓率

截至目前,本市建设完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达120余处,根据《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规划》,到2020年,本市将基本建立健全首都地震灾害防治体系。其中,“十三五”期间每个区至少新建一处一级应急避难场所,建成功能比较完善、布局比较合理的一批应急避难场所。

防灾减灾工作一直是全国政协委员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九三学社中央的政协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随着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应急避难场所覆盖的人群越来越多。然而,许多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仍存在标识不明显、知晓率不高等问题,这不利于在突发灾害时市民及时、快速、安全地到达指定位置避难。

规划、建设和有效利用应急避难场所作为每个城市的必修课,委员们提出加大避难场所的规范和宣传,提高普通公众的知晓率。

应急避难场所的标识设立不但要统一,而且要醒目。建议对全市应急避难场所标识开展一次排查,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推进整改。在设立规范标识的同时要提示应急避难场所的方位及距离,在应急避难场所周边的主干道、路口入口处设置明显指引标识。

同时,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应急避难场所位置及避难知识的宣传力度,可在政务平台发布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图,让居民随手可查就近的应急避难场所。

【建议】

最需要一套操作指南

为了进一步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与应急避险能力,北京市地震局对此做了多方面工作。特别是便于广大市民查询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相关信息,在2015年的时候,北京市地震局会同市应急办联合研发的“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介绍及信息查询”系统已启用。

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杨国宾介绍,该系统包括全市Ⅰ类应急避难场所的具体位置、疏散路线、避难设施建设情况和2D及3D展示图,市民可通过该系统实现在线应急模拟实景体验。

2017年,针对避难场所建设北京市地震局又有大动作。作为我国首个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的基础性国家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指南》于2017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标准在充分借鉴国外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我国震后救援及灾区民众安置工作实际,通过对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中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工作的调研,吸取了灾区场所运行管理的工作经验做法,并将其中好的做法纳入标准。它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最大程度发挥应急避难场所功能,指导疏散避险安置行动,提高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杨国宾表示,作为安置受灾群众的应急避难场所,往往需要安置数百人、数千人,甚至数万人。这些受灾群众可能来自不同地区,年龄从婴幼儿到百岁的老者,且存在较大的人员素质、文化、生活习惯等差异,还可能包括受到身体创伤和心灵创伤群体。快速、高效安置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必须有预先制定好的一套科学、规范的制度措施。

该管理指南非常细致,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日常管理、应急启用、安置运行、安置运行结束等七个方面,另包括12个附录,明确了应急避难场所日常管理的工作制度,甚至包括了灾民的宠物安置、车辆安置等内容。

标准规定,每一个应急避难场所需要编制疏散安置预案以及内容;应急避难场所启用、结束的条件和事项。强调了启用应急避难场所,需要对应急避难场所进行安全性检查;启用应急避难场所后需要设立应急避难场所疏散安置指挥部;启用应急避难场所后,进入避难场所需要登记(发卡);特别编制了一套登记表格,对今后建立应急避难场所信息数据库奠定了基础,为今后灾民安置的科学智慧管理打下基础。

下一步,北京还将会出台针对应急避难场所的法规,推动标准落地。

一次实操演练胜过空喊百次口号

“其实,应急避难场所还是很重要的。我们也想多了解一点相关的知识,但是对于这些的宣传还是有点少。不管是在学校、社区,还是单位都很少涉及相关知识宣传。我们还是希望多设置平台来宣传,让更多人提高防灾减灾这根弦儿。”正在参观海淀区公共安全馆的市民张先生说。

调查中,不少人都提到希望加大对于应急避难场所以及关于防灾减灾相关知识的宣传。此外,也有人提到,除去加大相关宣传,定期组织防灾减灾演练也很有必要。“了解应急避难场所位置和作用只是一部分,重点是要怎么使用这个场所。遇到灾害时,人们要怎么迅速和正确的应对才是根本。”市民王静说。

近年来,人们对于防灾减灾的意识在逐步提升,相关部门也在结合各种宣传手段向人们介绍相关知识和方法。比如,在今年5月12日,北京市应急办联合市民政局,市地震局等九家单位在海淀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举办了2018年防灾减灾宣传主会场活动。活动通过防灾减灾科普展、开展防灾减灾技能体验等多种形式,宣传地震、地质灾害、气象、火灾、居家安全等公共安全知识要点,引导公众通过自身实际参与,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今年主题宣传活动期间,本市还将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活动。包括:组织地震、消防、交通以及卫生、食品安全等领域百名专家,进入百所中小学,开展防灾避害知识普及;组织动员千名志愿者进入社区(村),开展家庭防灾减灾技能传授、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能力提升、社区风险隐患辨识、应急预案编制、应急演练等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

□本报记者 盛丽 孙艳 文/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