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百问不厌 精细入微
北京榜样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5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问不厌 精细入微
——记北京口腔医院特诊特需中心分诊护士刘晶
 

“来拆线是吗?直走右转,您慢走。”“下周三上午10点您来就行,电话我给您写在本子上了。” “假牙更容易有色素,买假牙清洁片每周泡一两次就行。”“在一楼有机器可以买水,您可以手机支付。”……在北京口腔医院急诊综合楼二层的特诊特需中心分诊台,刘晶回答着患者们大大小小的问题。作为分诊护士,刘晶会为患者提供预约、分诊、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2005年,刘晶开始在北京口腔医院担任口腔临床护士,“上学时就一门儿心思想学医,做护士同样是因为喜欢。”2016年4月,医院新开设了特诊特需中心分诊台,要求负责护士具有较为全面的口腔专业知识,于是,有着11年工作经验的刘晶成为医院唯一的特诊特需中心分诊护士。

耐心解答

方便患者少绕路

“我就是平常人,怀平常心,做平常事。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医护人员有时候多说一句话,可能就会让患者少跑好多路。”刘晶说。

上个月,有一位河北唐山来的女患者来医院种牙,但由于患者同时患有牙周病,所以不知道先去什么科室。在普通科室,这位患者需要分别到修复、种植、牙周病三个科室,由于她是从外地前来就医,无法挂到当天的号很是焦急。考虑到这种情况,刘晶便建议患者挂特需号,到既能看牙周病又能种植牙的副主任医师那里就诊。随即,刘晶打电话联系副主任医师,帮这位患者加上了号。

“患者的问题,能帮忙解决的我都会尽量去解决。”刘晶说,“我们医院的特诊特需中心有一个特点,就是老年人居多。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无法陪同,他们很多都是一个人来,有的会有老伴儿或保姆陪同。由于年龄大,口腔问题会比较多,我也会根据他们的重点疾病去推荐挂什么科室的号。”一些老年患者也会反复地问各种问题,有时刘晶会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回答,“我一定要给患者说明白、讲清楚。”

时常有患者会来咨询一些特诊特需中心没有的号,刘晶也同样会耐心解答。比如监护拔牙号,只能在医院的自助挂号机上进行挂号,刘晶会仔细地和不知情的患者说明白。有时一些老年患者不太会挂号,她会下楼去帮他们把号挂好送上来。医院外科门诊的牙槽专业是为患者拔牙的,但很多患者不知道,刘晶也会为老年患者写在纸条上。

积极应对

高效安抚患者情绪

偶尔遇到就诊过程中发脾气的患者和家属,刘晶不会消极怠慢地对待工作,而是先了解情况,积极想办法为患者解决问题。今年4月,一位89岁的老人由女儿陪同前来中心看病,老人没有预约但执意要镶牙。

刘晶于是向修复医师了解情况,知道老人此前已经来看过两次牙了,从做完的诊疗计划显示老人仍需要拔牙。但老人记性不好忘记了之前来过,不接受拔牙,现场发起火来。由于老人的女儿前两次诊疗没有陪同,不了解之前情况也表现得很急躁。随后,刘晶与老人的女儿平静沟通,并告诉她事情原委。

“我与医师和女儿沟通后,我们决定演场戏,把老人请进诊室,让他坐在椅子上,把检查、写病历的流程走一遍。”刘晶说,“因为老人已有了前两次的病例记录,并不需要再次挂号,走一边流程下来,老人感觉是看了一次病,情绪冷静下来,同时也省下了医事服务费用。”刘晶说。

如今,作分诊护士两年多的时间里,刘晶的老年粉丝们也渐渐多了起来,一些在其他科室看完牙的患者,也会特意找刘晶聊上几句再离开。

“身边没有子女陪同的老年患者我见得太多了,有一些文化程度很高,有一些记性不太好,所以要运用专业的口腔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刘晶告诉记者,特诊特需中心是一个小综合科室,“当医生对病人讲的时候,这就是我汲取知识的时候,再加上之前我轮转过各个科室,我知道如何学有重点。”

热心科普

解答患者心中疑虑

“不管患者来咨询的问题多简单,我都不会觉得可笑,而是去解答他们的问题。”刘晶告诉记者,有时候患者看医生太忙不好意思多问,从诊室出来都愿意向她咨询,而她也愿意向患者科普。

有一次,一位40多岁的女患者来复诊镶牙,在等待进入诊室时,向刘晶咨询起种植牙的问题。从种类、费用到就诊流程、时间,刘晶回答了对方20多分钟。“这位患者有牙周病,我就告诉她在牙周病稳定期种植牙后,还有可能患上牙周病,只是换成了另一个名称:种植牙周围炎。”刘晶笑着说,“等到患者可以进诊室镶牙时,她还想继续听我讲。”

面对患者们咨询度较高的种植牙问题,刘晶常常会告诉患者,刚发现虫牙时及时就诊补上就解决了。“但等到问题扩大,需要杀神经、做牙冠等治疗时,就得多次就医,费用也会高出很多。所以,爱护牙齿就是为自己省钱。”

谈及健康知识的科普,刘晶觉得面向大众的健康科普,内容还可以更专业、更实用,“比如,在口腔基础医疗知识方面,除了生活小妙招,还可以介绍牙齿的生理结构、牙齿保护方法、牙齿检查的注意事项等等。”

特诊特需中心护士长程学鲲告诉记者,刘晶会帮助科室复印资料、统计工作量、接收快递,都是主动分担工作,“不是一个两个人会夸奖刘晶,而是总有同事和患者反映刘晶有能力、态度好,热爱工作。”

“穿上工作服,我就特别满足,觉得能实现自我价值。而我就是要为患者提供方便。”刘晶说。

□本报记者 唐诗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