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纵有风险,依然生命至上!
让正义看得见 让法治暖人心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8年4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正义看得见 让法治暖人心
——记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检察官王静
 

经受住“亿霖木业”“央视大火”等数百件疑难复杂案件的考验,纠正了错判19年的冤假错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审查逮捕部副主任王静铁肩担正义,用行动彰显着法治的力量。

王静打小就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爱打抱不平。她有一个做法官的叔叔,看到叔叔头顶国徽,坐在法庭上主持正义的样子,她觉得特别神圣,生出长大后也要做一名法律工作者的心愿。

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她走进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成为一名肩负法律监督职责的检察人。梦想照进现实,年轻的她热血沸腾,但在上班的第一天,师傅就告诉她:“检察官可不好干,不像想得那么光鲜,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苦累,还得忍得了清贫。”

她每天的主要任务是大量的刑事案件阅卷、证据摘录、犯罪嫌疑人讯问、出庭公诉,时常去刑场进行死刑临场监督。随着对工作的逐步了解,她意识到师傅说的是对的,要当好一名检察官,必须脚踏实地,舍弃不适宜的激情,变得沉稳、冷静、理性、睿智。

她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任何事情都不怕花时间、费功夫,尽最大努力去做好。16年在不同岗位历练,她经历了“亿霖木业”“央视大火”等数百件不同类型疑难复杂案件的考验,从最初面对案件时的不知所措,到准确抓住案件的核心关键、敏锐发现案件中存在的监督线索,她通过自己的执着、踏实、勤奋,不断提高检察职业素养,收获了一个个法律监督成果。

她曾移送职务犯罪线索,使得3名海关工作人员以放纵走私罪获有罪判决,开创了北京市检察机关查办海关关员涉嫌渎职犯罪之先河;她追捕的一起故意伤害致死案的漏犯,被法院以主犯身份判处有期徒刑14年,再一次印证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2013年1月,王静办理了一个让她永生难忘的大案。在办理李某故意杀人案时,她通过审查证据,发现李某供述中涉及的另一起杀人案被当地法院认定为王某实施,并以奸淫幼女、故意杀人罪判处王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到底谁是真凶?人命关天的大事使她一下子警觉起来。她立即组织召开公、检协调会,要求公安机关调来案件的全部卷宗,从多个角度将相关证据逐一比对、核实。她发现当年认定王某涉嫌强奸、杀人罪的证据疑点众多、矛盾重重,存在错判的可能。于是她赶赴当地监狱,见到了王某,进一步核实相关证据。

王某见到她哽咽地说:“开庭时我一直喊冤,但没人信;服刑后,我写过很多申诉,也没人理。检察官,你能帮帮我吗?”听到这儿,她加深内心的判断,坚定了查清此案的决心。

回来后,她立刻起草报告进行上报,在各级检察机关的协调下,当地司法机关启动再审程序,最终王某被改判为包庇罪,判处3年有期徒刑,当庭释放。已被错误羁押19年的他终于洗清了冤屈,并获得160余万元国家赔偿。这起案件成为全国检察机关自行发现并纠正的唯一死刑错案,听到这个消息后,她欣慰极了。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王静说,检察官的职责就是确保司法公正,伸张正义。她会继续认真办好手中的每一个案件,让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让法治的光芒温暖人心。

□本报记者 任洁 文/摄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