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视窗
3上一版
 
微观世界里的金匠人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4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观世界里的金匠人

中午,陈令勇在自己一平方米的工作台旁看书学习。
周末,陈令勇到街心公园练习写生。
很多同行慕名而来,陈令勇都热情传技艺。
陈令勇有90多个徒弟,他每天上班都要巡视一遍。
陈令勇从金碗的造型、厚度上对徒弟进行指导。
在办公室里,陈令勇向客人展示自己新创作的饰品。
 

陈令勇是一位守着“花丝镶嵌”这门手艺20余年的高级工艺师。记者走进陈令勇的工作室,办公桌上摊着刚画好的几幅设计图样;工作台上放着钳子、镊子、錾刀等各种工具。他正安静地坐在工作台前,拿着工具小心而熟练地打磨着一只金镶玉的长命锁。

1993年,17岁的陈令勇开始学习花丝镶嵌,从在铅笔粗的铜棍上锉各种图案练起,到后来,手工就能把黄金拉出比头发丝还细的金丝。如今,数万根金丝在他手中翻转折叠,再用一把镊子就能掐成各式精美的造型。蜻蜓造型的簪子,三层花瓣的胸针,小巧的耳坠,镂空的葫芦……每件作品都异常精美。

陈令勇现在是北京东方艺珍花丝镶嵌厂的技术总监。每天早上8点半,他准时出现在厂里开始巡视。在錾刻部门,新招收的学徒正在叮叮当当地敲着练习作品,陈令勇站在身后仔细察看并耐心指点。在镂胎部门,一位工人正在敲一只金碗,陈令勇从造型、厚度、重量上进行指导。

花丝镶嵌是项精细活儿,镶嵌的工具又尖又细,这样才能捉住纤细的金勾,但也伴随着危险。回忆刚学习镶嵌时,陈令勇的手指头常常扎得都是小窟窿眼儿。“金丝纤细如发,镶嵌的钻石也很精细,一毫米的钻石有57个面,用4个小爪固定住,一天下来眼睛累得又酸又胀。” 经过多年的磨练,现在,陈令勇不仅掌握了中国的传统技艺,还把西方先进的显微镶嵌技术、激光焊接技术融入到自己的工艺中。他的“金牡丹套件”、“18K金福寿如意”、“花丝手包”等作品,还分别获得2015北京(国际)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2016年“金凤凰”创新设计优秀奖、2016年工美杯金奖。

作为“北京大工匠”,已经带了十几年徒弟的陈令勇仍然丝毫不敢松懈,时刻琢磨着如何提高自己。每天巡视并交待好厂里的工作,他就坐下来创作研究。要想打造更高水准的作品就要不断学习,化学、冶金、美术、传统文化、3D打印……只要有空,就会拿起放在工作台上的书本看上一会儿。工人下班后,他还会组织骨干职工,把近期的作品拿出来切磋讲解一番,每天下班都在8点以后。

20多年前,陈令勇跟着老师傅学会了燕京八绝之一的花丝镶嵌技艺。如今,他又广收门徒。谈到自己的理想,他说:“一是带好徒弟,二是想接受更多的挑战,能做点前人没做过的事情。让这门古老传统的宫廷技艺能够在我们这代更好地承上启下,更好地守护与传承。”

□本报记者 周美玉/文 周世杰/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