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足迹
3上一版  下一版4
 
修骏:四十年持续为工人抒情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3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车间里走出来的作曲家
修骏:四十年持续为工人抒情

修骏(左)试唱新作品
赴草原采风体验生活
参加会议致辞
担任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的评委
 

自从1975年钻进车间在黑板上写下第一首歌颂工人的歌曲之后,他一发不可收拾,40多年来,他坚持为工人写歌作曲,已经发表了数百部(首)职工题材的音乐作品。

他先后获得“五个一工程奖”“金钟奖”“群星奖”等中国音乐创作的最高奖。他的歌曲纷纷被阎维文、郁钧剑、张也、雷佳、刘和刚等著名歌唱家传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他说:能为数以亿计勤劳朴实的工人群体抒发内心情感,这样的音乐人生很值!

他就是著名作曲家修骏——

小学学吹笛子 中学会拉二胡

修骏1954年出生在南京的一个部队家庭。修骏5岁时,父母所在的华东航空学院迁到西安,组建了西北工业大学。他跟随父母来到西安。不久,父母被调到咸阳市政府工作。修骏又跟随父母来到了咸阳。

修骏在西关小学渡过了10年学生时代。修骏说:“这个学校的前身是市委机关的住宿学校,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在一所学校,十年一贯制。”回想自己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修骏说:“我从小就喜欢音乐。”上小学的时候,修骏买了一把没有笛膜的小笛子学吹笛子,学校知道他爱好文艺,又让他参加了话剧《好少年刘文学》的表演。修骏刚上初中,轰轰烈烈的“文革”开始了。修骏投身到学校文艺宣传队的活动,不但要跳舞,还要拉二胡。同时,开始跟咸阳地区文工团金鹏老师学习小提琴。

1970年,修骏中学毕业。“学业没有见长,文艺才能见长。”修骏调侃着。修骏因为有文艺方面的特长,被招进国营795厂文工团,既学跳舞,又当演奏员。

在黑板报上发表第一首工业题材歌曲《火红的车间》

1971年,何延生老师转业来到国营795厂。修骏得知何延生是部队文工团的作曲后,便拜何延生为师学习作曲。不久,厂文工团解散,修骏就经常参加咸阳市工人文化宫和咸阳市群众艺术馆的音乐活动。在这里,他认识了群艺馆的作曲家赵一沨老师,又随赵一沨老师学习和声、作曲理论和钢琴。

当时,工厂里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抓革命,促生产”,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修骏身在其中,被工友们火热的工作情绪所感染,写下了他的第一首歌曲,歌名叫《火红的车间》。他把这首歌曲抄在黑板报上,并在工休时教工友们唱这首歌。修骏说:“我用激昂的旋律,展现了工人的豪迈情怀,还有工厂里热气腾腾的情景。”

1980年,修骏凭着自己在音乐的才能正式调入咸阳市工人文化宫,成为专职音乐干部,既进行音乐创作,又当乐队指挥,参加了咸阳市及陕西省一系列的大型文艺活动。在1980年到1983年间,修骏的作品多次获奖,其中有小舞剧《劈山救母》《岳飞》,歌曲《祖国的笑容多么美》,为赵一沨配器的小舞剧《赶花轿》等。

考入天津音乐学院系统学习作曲知识

1983年,修骏到图书馆查资料,在《光明日报》上看到天津音乐学院干部专修科正在招生。修骏为之一振,很快打电话报了名,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赵一沨老师。赵一沨通过中国音乐研究所的田青老师,请天津音乐学院的姚盛昌老师对修骏进行考前辅导。1983年6月,修骏顺利地通过了专业知识和文化课考试。

“何延生把我引上了作曲之路,是我的启蒙老师。赵一沨老师扶我上马继续前行。在天津音乐学院干部专修科学习的两年里,是唐朴林、鲍元恺以及陈恩光、孙云鹰、姚盛昌、王乃力等老师让我在音乐的道路上走的更加坚实。”修骏总结自己的作曲之路感慨地说。

1983年9月,修骏走进天津音乐学院大门开始脱产学习。两年要学完五年的课程,学业艰巨可想而知。虽然老师们是尽可能地多讲技术课程,但是有的知识还是没有时间讲,老师只能告诉他们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学。修骏说:“我们经常挤时间到本科班蹭听老师没有给我们讲的课程,尽量多给自己充些电。”

到老山前线慰问演出

修骏经过两年的修炼,学业有成地回到咸阳工人文化宫,继续进行音乐创作、举办各类活动,有使不完的劲儿。这时,有一名从解放军47军文工团转业的女歌手也经常参加文化宫活动。她对修骏说:“我所在的部队上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了。”修骏头脑一发热,对她说:“我们能够上前线慰问解放军吗?”她说:“我帮助联系联系。”在她帮助下,47军首长同意让他们到前线慰问演出。修骏便组成了一支有20多名演职员参加的咸阳市秦都(工人)歌舞团。当时歌舞团没有食宿乘车的费用,只能是一边演出,一边挣钱,来应付到云南昆明的全部费用。当他们走到四川攀枝花时,因意外取消了演出,提前7天到达昆明。这一站歌舞团没有挣到钱,反而赔了钱,囊中羞涩。修骏号召团员将手中的钱拿出来,集聚到一起,抱团取暖。他们到火车站附近的一家脏乱不堪的小旅馆住了下来。吃最便宜的方便面,煮大白菜帮子,艰难熬过了7天,终于等到了接他们的47军军车。歌舞团登上云南老山前线,兵分几路到战地医院、边防哨所、猫耳洞给官兵们慰问演出。

临别时,他们分批在大雾的笼罩下,登上老山主峰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身影,老山主峰见证了全国唯一一支市级工人歌舞团的慰问演出。他们一路艰辛得到了回报,文化宫因此被授予“拥军模范单位”称号。

第一个在北京举办音乐会的陕西青年作曲家

从1988年起,修骏先后担任了咸阳市工人文化宫主持工作的副主任、主任,并兼任市总常委、宣教部长、夜校校长及咸阳市音协主席。修骏说:“不管是做行政领导,还是负责其它业务,但都不能丢下自己的老本行——作曲。”由于大量的行政工作占据了很多时间,他便由写大部头的器乐创作变为写短小精悍的歌曲。

咸阳市的“母亲产业”是纺织产业,是国家最早建立的全国纺织基地之一,涌现出“全国纺织的旗帜赵梦桃”和国务院原副总理吴桂贤等众多优秀人才。修骏经常穿梭于各大棉纺织厂,听着轰隆隆的机器声,看着纺织姑娘巧手织布的画面,乐谱在脑中形成,《纺织姑娘》的歌曲诞生了。这首歌发表在当时的《北京音乐报》。这也是修骏第一个公开发表的作品。

1989年,修骏的《西部月亮》获得陕西省建国40周年歌曲征集一等奖。修骏说:“这首歌能获得一等奖,让我意想不到。能获得一等奖的歌曲应该是歌唱党、歌唱祖国的歌曲。我这首歌表现的是拓荒者对家乡的思念歌曲。”评委们说:“我们是从音乐考虑的,这首歌有一段旋律很有特色,是点睛之笔。”

有了第一次获大奖的经历之后,修骏的歌曲获奖频率增加了。在省音协贺艺、戴堪、何延生等老师的指导下,他的《中国工人之歌》《党旗和大山》《脊梁》《又是五月》等歌曲分别获得全国工人歌曲征集一等奖、中国北方社会主义音乐创作一等奖、全国三热爱歌曲征集三等奖等10余个大奖,并连续3次获得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他俨然成了陕西省音乐界的获奖专业户。上世纪90年代末,修骏创作的《握手》(徐宗德词)取材国家三代领导人,与祖孙三代劳模握手的感人故事。这时,全国正在举办中国优秀音像制品评比,经省音协贺艺主席推荐,陕西省音像行业协会临时上报了这首作品。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看到这首歌后钦点“这首歌好,加上。”,《握手》幸运的搭上了中国音像奖“末班车”。在以后的首都职工文化艺术节的闭幕式上,当时还在上大学的著名歌唱家雷佳演唱了这首歌。

1999年,由全总宣教部、文化部社图司、中国音协社会音乐部、天津音乐学院、陕西省总工会等五单位联合在北京举办了“修骏声乐作品音乐会”,著名音乐家李焕之、生茂、徐沛东为之题辞,时任全总书记处书记的薛昭鋆、中国音协顾春雨秘书长等观看了演出,受到广泛好评。

创作北京市总工会的第一部反映劳动者的组歌《劳动颂歌》

2001年初,修骏作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由教育部引进,被调入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任文艺部主任。修骏说:“我到这里后发现,北京市文艺界的很多资源我们都没有利用起来。我们应该加强与社会各界和各个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利用文艺形式大力弘扬工人阶级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同时,给职工文艺爱好者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2005年,修骏出任文化宫主任助理。2007年,在修骏的建议下,北京市总工会与北京电视台联手创办了“北京五一电视晚会”,这台晚会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2008年和2009年,又连续举办了两届。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劳动人民文化宫就成立了分门别类的文艺团队和创作组织。“文革”时期,这些文艺创作组织都相继解散。修骏到劳动人民文化宫后率先恢复了歌曲创作组。2005年,修骏组织歌曲创作组策划、创作组歌《劳动颂歌》,分别由10余名词曲作家担纲,以职工作者为主,专家作者为辅。时任北京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建民多次亲临策划会,听取意见,进行指导。

2006年,《劳动颂歌》完成小样制作,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进行播放审听,得到专家和职工代表认可后,才正式录音制作。《劳动颂歌》是北京市总工会创作的第一部反映劳动者的组歌,并在2007年“北京五一电视晚会”上正式推出。

《劳动颂歌》播出后受到广泛赞誉,并获得全国职工歌曲征集一等奖。其中的《师傅》《都是咱创造》等歌曲被推荐参加了全总、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五一晚会演出。

包揽了中国音乐国家级的三个大奖

说到获奖,修骏引以为自豪的是歌曲《学做雷锋》。这首歌是修骏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级大奖——中宣部的“五个一工程奖”,这也是迄今为止全国工人文化宫系统的唯一的“五个一工程奖”。

2011年,修骏对著名词作家宋青松说:“明年(2012年)将评选‘五个一工程奖’。明年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纪念日。我们应该创作首歌。歌词不要太悲壮,要反映现代人学习雷锋精神的面貌,要阳光、时尚。”

宋青松晚上回到家后,第二天就写出歌词了。修骏为培养新人,带领刚到文化宫工作的青年作曲侯田媛共同完成了歌曲创作。2012年 这首歌一炮打响,代表全国总工会申报中宣部的“五个一工程奖”获奖。

出自《劳动颂歌》的《师傅》在2013年经全总推荐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比赛,获得“群星奖”。这首歌的词作者是大同矿务局原工会主席张枚同。修骏看到这首词的时候,原名叫《好师傅》。他提议把名改为《师傅》。

修骏说:“叫《师傅》多么亲切呀!师傅,在北方人嘴里是很亲的称谓,不但在工厂里,在社会上,也是师傅长、师傅短地叫,是很伟大的一个称呼,很崇高的称谓。”

在参加“群星奖”的演唱时,他们又把词改了一下,第一段是对师傅的称赞,第二段改成师傅对徒弟激励。表达师傅的崇高精神对徒弟的激励,对传承的激励。著名歌唱家阎维文、郁钧剑都唱过这首歌。2007年,全国五一电视晚会请郁钧剑演唱这首歌。中央电视台先期录制了郁钧剑演唱的《师傅》,郁钧剑不太满意。郁钧剑给修骏打电话:“修老师,我太喜欢这首歌了。你能不能把伴奏发给我,我要选录音棚重新录制。”郁钧剑又花钱重新录制了这首歌。

三元集团的职工专门对修骏说:“这首《师傅》写到我们的心坎上了,我们最喜欢。”修骏说:“能够得到基层职工的欢迎,我也很感动。”这首歌已经成为了修骏代表作品,并入选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馆经典工程《百年乐府》。

2015年,修骏再次与词作家宋青松合作创作了歌曲《和父母照张像》。2013年,修骏在去济南领“群星奖”的飞机上,看到报纸上的一个散文题目是《你和父母照像了吗?》。

修骏说:“这个题目挺好。现在手机拍照很便捷,跟孩子、爱人、朋友,同事经常照相,但和父母照过相吗?”修骏回到北京后,跟宋青松说:“这两年你和你爸照过相吗?”宋青松回答:“没有。”“你应该写首这个题材的词。”宋青松写好歌词,修骏看后很满意,音乐动机已经在大脑中萌生了。他和文化宫青年指挥家孙兢兢,三易其稿,共同完成了创作任务。这首歌一经推出,便获得广泛的好评,并代表全总和市总参赛,获得了中国音乐“金钟奖”,至此,修骏包揽了中国音乐创作评比的三个大奖。

2014年,修骏光荣退休。但他退而不休,继续从事着各类音乐活动,还担任了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化部舞台精品工程等重大文化项目的评委及北京高级职称评审工作。他创作的歌曲《心愿》《我和你一样》等分别获得2014“中国梦”全国原创歌曲征集活动、“心中的旗帜”纪念建党95周年原创歌曲全国征集推选活动优秀作品等奖项。2017年,修骏与宋青松合作的歌曲《大国工匠》又获得成功。央视国庆专题节目和10余个省级电视台、电台相继播放,并入选为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2017年度20首优秀歌曲之一。2018年,他受邀筹备创作亦庄组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修骏认为,工人歌曲不是没有市场,更不会过时。工人题材歌曲的低谷是因为缺少组织、缺少推广和缺乏支持。修骏心头存着这样一份认识:一个有着数亿工人的伟大群体,不会不需要能够表达他们内心情感的歌。

□本报记者 阎义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