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做事“靠谱儿” 创新“用劲儿”
以最快的服务带给病患温暖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8年3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最快的服务带给病患温暖

梁雨萌、陈征、王帆
分别生于1995年、1994年、1994年
北京市职工互助保障服务中心职工
 

都说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可在北京市职工互助保障服务中心(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北京办事处)有三位90后,进入职场之后,他们迅速成长,完成了人生角色的转换,扛起了岗位上的那份责任。

1995年出生的梁雨萌,在保障中心办公室工作。“办公室的工作比较琐碎,开始好多事儿都不知道怎么干,慢慢的适应了就好多了。”梁雨萌笑着说。别看这个小女孩说话的时候有些害羞,但干起活来,却一点也不含糊。

“刚来的时候,其实是很有压力的,因为自己没有工作经验,上手比较慢。平时我总是会问大家很多问题,同事们就细心的给我讲解。同事还不停安慰我。”来自同事们的鼓励带给梁雨萌很大动力。除此之外,梁雨萌还面临着另外一个压力。“我是学校时候入党的。工作后,不管是党员理论知识方面,还是日常工作中的党员要求都有所提高,而自己这方面比较欠缺。”梁雨萌是个细心的女孩子。空闲的时候就看新闻、读报纸,在点点滴滴中提高自己。

与梁雨萌同样是90后的还有陈征。陈征是1994年出生的,2017年10月份来到保障中心工作。经过新人轮岗培训的环节后,陈征留在了理赔部,一人身兼受理、分拣、初审三岗。“我们的工作性质要求必须严谨,因为这直接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会员职工申报后,我们理赔部进行审核,符合要求会及时提供互助金。我是理赔部受理初审岗,还包括分拣。”陈征说。

年底年初,正是互助保障理赔的业务高峰期。高高堆起的理赔申请材料,犹如小山一般横在陈征的面前。正在陈征为这么多的申请材料发愁时,同事干完手里的活儿之后,主动帮陈征一起看。“我们这个集体特别好,特别有人情味。不是说我的活儿就我干,我一个人加班。而是晚上大家一起加班,直到把所有的活都干完了。包括我们主任也是,什么事儿都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才走。”在这个温暖的集体里,让陈征深深感受到了归属感。

回想起刚刚过去的年底,尽管经常在单位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但陈征觉得大家一起吃宵夜就像一家人一样。

到现在,陈征已经不记得自己到底受理了多少份的申请,但每拿到一份申请材料,陈征总会用最准确最快的速度看完。“申请互助金的职工都是需要帮助的,希望我快点,职工能早点拿到互助金,缓解他们的一时之急。”

说到能干,1994年出生的王帆也是保障中心的一名干将。王帆的工作位置与陈征的离得很近,陈征是开始受理阶段,而王帆则是一名出纳,负责最后的一步——互助金的发放工作。所有的材料都要经过王帆的处理之后,最终通过银行打到会员职工所持有的工会会员互助服务卡上。“与钱有关,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就拿暖·互助二次报销一个项目来说,2017年第四季度的赔付金额就在一亿以上……”或许与工作性质有关,这个90后显得格外的老练、沉稳、严肃,说起话来也格外的严谨有条理,喜欢用数字说话。

此外,王帆还负责收取保费的工作。1月是会员单位缴费的高峰期。有一天,王帆就收到了129张支票,他要及时将这129张支票以最快的速度交给银行。然而在转交银行之前,王帆要在129张支票的上背书,还要盖129个财务章,129个法人章,129个开户行的章,129个委托收款的章……每一个环节都要以最准最快的速度做出,那天又成为王帆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加班之夜。

说到初来单位,三个人都觉得单位的轮岗制度很重要,每个部门轮一遍下来,不仅熟悉了业务和流程,也为今后团结协作打下了基础。说到成长,三个人最喜欢的就是单位文化,充满了“互助”的人情味儿。说到互助保障,三个人都认为这是一件为职工做的好事儿,真的能帮他们解决一些困难。说到工会,三个人都已经有了工会是职工“娘家人”就该给职工干事的觉悟。成长的路上,有懵懂、有困惑,也有努力、有收获、有归属感。

目前,保障中心推出的职工互助保障活动一共有10个项目,覆盖了全市400万职工。为了让受助职工及时得到帮助,互助保障中心提出,从受理之日起到打款要在十个工作日完成。“虽然日常的工作量比较大,但是我们知道通过我们的努力,发放的每一笔互助金,都实实在在的帮助了需要帮助的职工,我们觉得特别有意义。”王帆说。互助保障的90后,已经真正成长为工会一线的顶梁柱,学工会话,干工会事,做工会人。

□本报记者 杨琳琳 文/摄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