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平凡工程人 不凡建筑情
开领袖号 做领军人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3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凡工程人 不凡建筑情
——记中建二局上海分公司昆山万达项目经理何培荣
 

在中建二局上海分公司,有这样一位劳模,他自称是“土八路”出身,却堪比行业专家;他是工人兄弟们最贴心的老朋友,工友们都愿意跟着他。他从一名普通的工人做起,先后经历了工长、项目工程部经理、生产经理等多个岗位,“转战”上海、合肥、南京、武汉、苏州等多个城市,参建项目十余个。

凭借出色的工作和务实敬业的本色,他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他叫何培荣,现任中建二局上海分公司昆山万达项目经理。

初涉工程干遍所有工种

刚工作时,由于还不懂技术,初涉建设施工行业的何培荣,只能跟在老师傅后面学习放线做标记。渐渐地,对放线轻车熟路的他开始不仅仅满足于“分内事”,他开始尝试钢筋工、泥工、混凝土工,直至把所有工种都干了个遍。

而这个工友眼中的“异类”绝未就此止步,认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差距后,他还把省吃俭用的钱用来报名夜校培训班。每天结束劳累的工作后,何培荣就一个人赶赴培训班,晚上上完课返回宿舍,他还要再啃上几页行业书。“瞎折腾啥,也不嫌累。”有朋友劝他,何培荣却不以为意,他知道,自己是累并快乐着。

巨大的付出换来的是惊人的蜕变,勤学肯钻研的何培荣不仅成功考取了施工员证,还接到了中建二局抛来的“橄榄枝”,成为中建二局上海分公司的一名正式职工。从门外汉到专业管理人员,是何培荣10年的厚积薄发。

做细现场保证施工质量

扎实的基层经验,让何培荣深知管理的源头活水不在别处,而在“现场”,做实、做细现场,才是工程之本。何培荣的管理“智慧”让他逐渐成长。

2009年,何培荣担任南京建邺万达广场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项目是当年万达集团和南京市的头号工程,这一近30万平方米的市中心综合体项目要求在一年内完工,施工难度大、工期紧张,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何培荣却提出“绝不为工期影响施工质量”“不返工就是最大的节约”“向管理要效益”等理念。

何培荣对施工工序和工程质量有着“工匠”般本真的坚守和追求。在一次现场检查中,何培荣发现某处墙面抹灰出现开裂情况,二话不说,就把当时负责的工长叫来。“工期这么紧张,就这一小处,要不算了吧?”“算了?工期不是靠投机取巧缩短的,我们这么干,砸的是企业的招牌!”在何培荣的坚持下,项目返工率几乎为零。从挖土开始仅仅用了11个月,南京建邺万达广场项目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开业,并先后荣获省安全文明工地、省节能环保工地、市优质结构等荣誉称号。

“一年365天,施工现场一天也少不了何培荣的身影。办公室是很难找到他的,只要现场经过他的把关,我们心里就有底了。”班组带班钦佩地评价道。

建筑施工管理就是遵循工序流程做事情,坚守好工序、琢磨透施工流程是何培荣在不同工程中能不断创新管理手段的源泉。他的“智慧”从工地中来,又应用到工地中去。

自行设计制作的屋面临时排水系统,循环利用基坑降水,有效降低施工用水成本的同时,也有效改善了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环境;创新大体积底板电梯基坑分层浇筑工艺,有效减少建筑底板渗漏等质量通病;优化的建筑工程施工临时洞口防护设施、即插式临边防护栏杆等,既降低了成本,又为标准化施工管理创造了条件。

甘当工友们的贴心人

“有难事,找老何。”这是工人兄弟们总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工人出身的何培荣,深得大家的信赖。大伙都知道,这个在施工现场雷厉风行的“硬汉”,有着一颗温暖善良的心。

一次,由于劳务分包公司没有给工人发够工资,几位工友火急火燎地找到何培荣,“何总,你看这咋办,大伙辛苦了一年,全家老小就盼着这点钱回家哩。”何培荣听罢便大概清楚了其中缘由,他定了定,对大家说:“工友们放心,我这就找你们分包老板协调。大伙的工资项目已经一分不少地发下去了,他们要是敢不认账,我老何补给大家!”有了老何“撑腰”,工人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熟悉何培荣的工友们知道,有何培荣在的地方,大家的权益就有绝对的保障。他还曾主导先后给1800余名务工人员购买“综合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安全生产做到零容忍和零伤害。

何培荣愿意拿真心帮助工友,工友们更愿用真心待何培荣。2011年6月,武汉发生特大暴雨,当时何培荣正坐镇武汉经开万达项目。身处灾区,何培荣知道身为央企铁军理应责无旁贷。“想上的就跟我来。”农民工兄弟们火速响应,就这样,一支农民工抗洪抢险队在老何的带领下,来到指定地点,大家用沙袋合拢起长100米高0.5米的堤坝,为武汉市抗洪抢险工作做出积极贡献。项目还因此获评“抗洪抢险先进单位”。

做员工的成长导师

关于如何带团队,多年来,何培荣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育人之道”,那便是将“纸上谈兵”和“实践出真知”有机结合。

“纸上谈兵”,就是定期组织项目内部的培训交流会,通过会议室里的夜间“充电”与思想碰撞,为青年员工成长添好第一捧“养料”。“实践出真知”,顾名思义,不管任何岗位的员工,都要首先到工地中发现问题,掌握本领。

项目设计员何骏龙在刚入职时就遇到了地下室管线碰撞人防门的难题,多天的“闭门造车”并没有给他带来解决思路。何培荣把他带到现场,短短半天的现场求证,技术难题就迎刃而解。

何培荣还牵头制定了一套针对项目的综合性培训制度、新员工入职培训制度、“双导师”制度、科学考核制度、部门轮岗制度和部门经理竞聘制等。在这一人才“孵化器”里,年轻员工迅速成长成才并被大胆启用,项目书记、项目总工以及多位部门经理均为85后员工,其中,1991年出生的技术部副经理韩旭入职仅仅两年。经过项目多措并举的“孵化”,他们都成为具备较强学习能力、业务能力、公关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并在公司的转型升级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普通工人到上海市劳模,激烈的竞争中,何培荣始终践行着一个理念:只要敢于担当、敢于拼搏,平凡一定可以筑造不平凡。

□本报记者 马超/文 通讯员 郝帅 金徐/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