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社会纪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密云新型农民就是潮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3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懂科技 会电商 背靠山水做文章
密云新型农民就是潮

 

2018年,密云区将全力推动农业“十百千万”工程,即:打造年销售额达千万元以上的农产品销售电商十个以上,年销售额达百万元以上的农产品销售企业百个以上,培养年收入超过十万元的职业农民千人以上,年收入五万元以上的职业农民万人以上。

对于农民的概念,如果还停留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印象中,那么你真的落伍了。如今的京郊大地上,无数农民正悄然转型,他们善于运用新技术搞生产,善于拓宽新渠道做营销,善于发展新方向增收入,一批又一批的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活跃在田间地头。日前,本报记者来到京郊密云,近距离感受他们的幸福生活。

科技引领农业生产 菜农一年增收数万元

在密云区河南寨镇平头村,记者见到了菜农王振海,他走在4米多高的温室大棚之间,用手机查看大棚温度,一键调节温室通风口大小。“种了20多年菜,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干净和轻松。”王振海告诉记者,在他的高科技大棚里,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农业体验。

走进温室大棚,无土栽培的西红柿枝蔓盘旋向上,不同成熟程度的果实累累而生。“每天早上,我只需要到这里拉开电闸,这台水肥一体化的施肥机就能帮我完成一天浇水施肥的工作。”王振海指着大棚里一台蓝色的设备告诉记者,这是在2015年新建大棚时由密云农业服务中心引进的,通过安装、调试和手把手教,他已经能够熟练使用了。

“这个机器已经设置好了程序,每两个小时浇一次水,每次浇水固定两分钟。”王振海介绍,运用了高科技的温室大棚,自动化程度很高,不仅仅浇水施肥不用管,温室风口处安装的自动开窗机还会随着棚内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风口大小,进行通风。如果遇到阴天,自然光照不充足时,打开植物补光灯就能进行人工补光,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如今已经熟练掌握科技大棚管理方式的王振海,种着两个大棚无土栽培的西红柿。两个大棚的管理仅需他和老伴儿两个人即可。近两年,不仅科学管理的西红柿得到热卖,还常有市民前来王振海的大棚采摘,进行农事体验。

王振海笑着说,以前像他这样的老菜农靠天吃饭,一年能有3万多元收入就不错。如今,年收入翻了几番。“两个大棚一年收入十万元吧。”王振海的幸福生活全在他的笑容里。

据了解,密云区农业服务中心在重点设施园区推广水培韭菜、水培叶菜、无土草莓、无土番茄、无土黄瓜等新型栽培模式126.5亩,打造蔬菜生产专业村12个,部分农户实现了新型下沉式日光温室单棚收入10万以上、传统日光温室单棚收入5万元以上的增收目标。而在此过程中,密云区农业服务中心通过农民技术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等活动,累计培训农民5万余人次。

电商网聚高端产品

6000斤有机西红柿七天抢购一空

近年来,绿色有机农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与热捧。然而,传统的销售渠道已经不能满足绿色农产品走向市场的定位。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从事电商销售。1984年出生的刘学超就是其中的一个。

“2016年,我辞去了军工企业的高薪工作,决定回乡创业,目标就瞄准了农产品销售。”刘学超告诉记者,“起步阶段,农业服务中心的主任就亲自来到我的大棚里,帮我对接农户和合作社,鼓励我积极帮助农民销售优质农产品,成为我创业路上的坚实后盾。”刘学超感谢密云农业服务中心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也与其形成了很好的沟通和联系。

今年春节一过,刘学超就投入到了无土栽培番茄的销售工作中了。“接到电话,我们第一时间前往农民的温室大棚,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进行现场销售。”刘学超告诉记者,“无土栽培的西红柿无论从色泽上,还是从口感上,都非常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

两个小时的直播时间,仅仅是刘学超所在的电商企业就销售了400份,1600斤西红柿。而当天出现在农户大棚里的电商企业多达十家,直销的上万斤西红柿销售一空。刘学超告诉记者,“目前,这个品种的西红柿线上销售7天,已经卖了6000斤。还有消费者预定了产品。”

如今,刘学超的团队已经从最初的夫妻二人成长为岗位设施齐全的电商企业。引进的ERP系统也帮他实现了管理的规范化,与密云区20多个设施园区达成了供货关系,网络平台上130多种时令蔬果和农产品在线销售。“2017年,我们的销售额达到了1600多万。”刘学超说。

采访中,记者还认识了跟刘学超同年开始创业的小伙子——张雪松,他在京东网络平台上销售密云高端品质农产品,他向农户定制相应果型和口感的农产品。“高品质的产品可以形成较高的品牌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较少地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从而保留价值利益。”张雪松表示,他一年的销售额也在1600万以上。

旅游成“贡米村”发展新思路

背靠山水一年接待游客十余万

不管是高科技的农业生产还是互联网上的农产品销售,这都终究属于第一产品范畴,可如今的农村发展中,农业旅游已经成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思路。

密云区溪翁庄镇的金叵罗村是远近闻名的“贡米村”,那里种植和生产的小米曾被清朝慈禧太后赞誉,素有“一家做饭,十家香”的好评。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特点,金叵罗村发展的农业旅游别具特色。

“我们的村子临近密云水库,发展民宿旅游的年头也不短了,但要说真正火起来的时间,也就最近几年。”北京金樱谷农业专业合作社旅游接待孔得英今年38岁,就是金叵罗村的村民。她告诉记者,随着农业旅游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她四年前就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到村里合作社上班。

如今,到金叵罗村不仅可以吃到美味的特色“小米宴”,更能参与和体验特色农事活动,感受农耕文化,学习科普知识。“近年来,到村子里参与社会大课堂的学生和家庭亲子活动特别多。”孔得英介绍,在这里,孩子们可以租种蔬菜园,体验春种秋收的乐趣;到木工坊,学习简单有趣的木工活;或者学习如何加工小米、如何磨制豆浆等等。

“2017年,我们合作社接待来自北京各区的学生团体和游客已经超过了10万人次,不仅带动了村里农产品的销售,更形成了农业特色农业旅游产品。”孔得英介绍,除了农业旅游让合作社农民们实现年年增收,村里很多个体民俗户也迎来了不错的市场。

如兰客栈的何大姐就是几年前开的民俗户,一个人撑起餐饮和住宿两大方面,特色“小米宴”成为她的拿手饭菜。像何大姐这样,金叵罗村有很多家庭主妇都干起了民宿旅游,农民的收入也从5万元到10多万元不等。

“农业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最基础的物质满足,同样也给我们精神领域带来财富。”孔得英说。在农村,干着农活,传播着农耕文化,这就是新时代的职业农民。

□本报记者 王路曼 文/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