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清朝皇帝学汉语的那些事儿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3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一达讲北京文化之一
清朝皇帝学汉语的那些事儿

 

努尔哈赤酷爱看《三国演义》

跟一个研究满族文化的学者聊天,聊到了满语和满文。他对我说满族最初并没有文字。

《满洲实录》中说:“时满洲未有文字,文移往来,必须习蒙古书译蒙古语通之。”

“凡属书翰,用蒙古字以代言者十之六七,用汉字以代言者十之三四,初未尝有清字也。”(福格《听雨丛谈》)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努尔哈赤下令手下儒臣噶盖、额尔德尼,以蒙文改制满文,俗称老满文。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清太宗皇太极旨令满族文字学家达海,对老满文进行改进,形成了新满文。

1644年,清军进关以后,清朝的满族官员大都说满语,对外的行文(政府公文)也是满文,只是召见汉族官吏和颁发文告使用汉语和汉文。

按清朝皇上的祖制,皇子必须要学满、汉、蒙三种文字,并进行语言训练,所以,清朝皇上一般都能掌握三种语言,召见满族的官儿说满语,召见汉族的官儿说汉语,召见蒙族的官儿说蒙语。文字好说,三种语言可以同时出现,您现在在故宫的各大殿悬挂的匾上,还能看到满汉两种文字或满汉蒙三种文字。

但说话却带来了麻烦,皇上单独召见某个大臣好办,要是皇上同时召见满、汉、蒙三族的官儿,说什么话?皇上不可能用一张嘴同时说三种话,而且当时也没有大臣上朝,给皇上备翻译官这一说。与此同时,官儿们之间说话,也不能你说满族话,我说汉语,他说蒙语,您说那不乱套了吗?

其实,清朝初年跟明朝初年大不一样。明朝推翻元朝,真是新朝换旧朝,不但把元朝皇上的宫殿给烧了,大都城也烧成了废墟,最后元朝的皇上跑了,大都城的老百姓也颠儿了,永乐皇上几乎是在废城上重建的北京城,因此语言的变化自不待言。

清朝的皇上则不一样了,他来北京当皇上,用的是明朝的皇宫紫禁城,明代的北京城,到了清代几乎没有大的变动,而清军打进北京的时候,城里城外还生活着几十万原住民。

况且,满族人和满族的军队,也并不是清一色“白山黑水”的女真族的底子。满族人在东北时,就受到东北“那嘎哒”(那地方)的汉族人的很大影响,这些汉族人大都是清朝以前的历代少数民族俘虏到东北去的。

那会儿的人打仗讲究把俘虏当移民。冷兵器时代,金戈铁马的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能征善战,汉族人往往在他们面前吃败仗,一吃败仗,就被他们掳到东北。从辽代到清朝入关以前,不断有大批的幽燕地区和中原地区的汉族人被当了俘虏,拉到东北当苦役,后来都在那里安家落户。史料记载,最多一次被俘虏到东北的汉人有30多万。

在这些被俘虏过去的人中,有不少是北京这地界的。到了东北,这些汉族人肯定说的是汉语,由于这些汉族人的文化和生产技术水平相对比较高,当地的少数民族受他们的影响逐渐汉化,甚至放弃原有的语言,说起汉语来。

虽然努尔哈赤当年下令把蒙文改成满语,这么把满语当回事儿,其实他更喜欢汉语。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年轻时经常到抚顺的马市,跟明朝的汉人贩卖人参、蘑菇、兽皮等山货。在交易中,聪明好学的他学会了汉文,而且非常喜欢看汉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成了他手边的读物。老祖宗这么喜欢汉语,能对后人没影响吗?

康熙皇上喜欢说汉语

清军入关后,虽然朝廷力主满族人要说满语,但是北京话的影响力太大,没过几年,在北京住下来的很多满族人就以会说北京话为体面了。

到康熙朝,民间已经通用北京话,满族人也不例外。康熙皇上已经看到汉语的普及会导致满语的失传,为此专门下旨要求满族官吏要学满语,但似乎效果不大。

因为康熙皇上自己就喜欢汉语,从他写的诗和留下来的墨宝,就能看出来他对汉语的热爱。

故宫的后朝寝宫,也就是皇上皇后休息睡觉的地界,有三大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这三个宫殿的名字非常有意思:天为“乾”,地为“坤”,“乾清”和“坤宁”实际上就是天与地。中间皇上和皇后安寝的地方叫“交泰”,什么叫“交泰”?天地交和呀!您看这三个殿的名字起得多有学问。

交泰殿有块匾,上书俩字:“无为”,这是康熙皇上的御笔。无为是老子说的话,取自“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告诫帝王要顺应天意,体恤民情,与民休息。您说康熙皇上有没有学问?

我们从外国传教士的笔记里能看到,到康熙皇上晚年,满族官员甚至王爷说的都是汉语。

康熙皇上喜欢汉语,跟他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虽说他当了61年皇上,您别忘了他登基的时候还是小孩儿呢。

还有一样儿您未准知道,康熙皇上有一半汉族血统。他爹顺治皇上的生母孝庄皇太后是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康熙的生母慈和皇太后佟佳氏,是汉族大臣佟图赖的女儿,先是汉军八旗,后因皇帝生母入了满洲旗,所以,康熙身上有满、蒙、汉三种血统,汉族占了一半。所以,他喜欢汉语也是有原因的。

您想康熙当了六十多年的皇上,那会儿满语和满文就已经衰落了,到了清朝末年,会说满语的人还有,但懂满文的人就已然凤毛麟角了。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我在北京市委统战部工作,当时要成立北京满文书院,有关人士对全国会满文的人进行了统计,全国不到一百人,北京仅有30多人,而且年龄都在50岁以上。

我曾经跟当时满文书院一位姓金的老先生(名字忘了)聊天。他跟我说,满文在康熙时就已经衰落,那时的满族旗人虽然在官场和旗人之间说满语,但那会儿的满语也汉化了,就像现在广东人用粤语说普通话似的。

乾隆爷也说北京话

清代的辉煌应该是所谓的“下三代”,即“康、雍、乾”三朝。这三位皇上不但崇尚汉文化,而且把汉语运用得炉火纯青,尤其是那位风流倜傥的乾隆爷。

乾隆走到哪儿写到哪儿,透着他有学问。北京的坛庙苑林,包括全国的名胜古迹,许多地方都有他的墨宝,不是题匾就是题诗,御笔快成“遇笔”了,要不怎么管他叫爷呢?

他一生写了4万多首诗,快能破吉尼斯纪录了。唐代的汉族诗人再能写,就诗的数量而言,没有谁能超过这位爷的。

故宫“三大殿”的匾额,都是乾隆爷的御笔,太和殿上的匾是“建极绥猷”,意思是:建立中正的治国方略,才能顺应天道法则;

中和殿的匾是“允执厥中”,语出《尚书》,意思是:只有一心一意精诚恳切地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

保和殿的匾是“皇建有极”,意思是:由天子来制定建立中正天下的最高准则。

您瞧,乾隆爷的学问不比他爷爷康熙低,是不是?

正由于清朝的皇上对汉文化的钟爱,所以他们在治国理政时,也非常重视汉族的大臣,委以他们重任,比如人所周知的张廷玉、刘墉、纪晓岚、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

随着朝廷汉族的官儿越来越多,而且为了提高办事效率,清廷一律改用北京话。1728年,雍正皇上下旨设立“正音书馆”,在全国推广北京话,规定读书人听不懂或不会说北京话,就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那会儿,在全国各地,童生不懂北京话,不得考秀才。相当于现在不会说北京话,不能参加高考。说起来这招够狠的,不会北京话,等于把自己的前程给断了。您说这种力度大不大?正是在这种压力下,北京话不但成了满族人的口语,而且也在全国得到了普及。

虽然北京话的推广力度这么大,在清代,满语仍然是国语,但不再是“官话”了。有意思的是,清朝官场上的官方语言是满汉双轨制,即又说北京话,也说满语。但当时的满语也已经不是在东北老家时说的满语了。

主讲人介绍:

刘一达,笔名达城、如一,北京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现任北京文联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老舍文学基金会副理事长、北京读书形象大使等。

1980年开始从事写作,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迄今已创作出版10多部长篇小说,40多部纪实文学、散文、随笔、戏剧等1600多万字的作品,获得各种文学奖、新闻奖50多项。

曾荣获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全国“报刊之星”等称号。

□主讲人:刘一达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