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莫以爱的名义拔苗助长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8年3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以爱的名义拔苗助长
委员声音: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我们都知道“拔苗助长”讲的是一个愚蠢农民的故事,大自然中的万物都有其自身的生长规律,如果我们人为进行干预,只会适得其反。对于家长来说,孩子也好比是一棵小树苗,需要精心呵护。然而在养育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却在不知不觉间以爱的名义“拔苗助长”,给孩子未来的成长带来隐患。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探访——

【调查】

35天婴儿就开始上早教班

“最近怎么老碰不见您带孙子来广场玩啊?”“我们给孩子报了两个班,一个早教班,一个游泳班,每周都要去好几次上课。”最近,家住朝阳区的薛阿姨发现,街坊中几个和自己家小孙女差不多大的孩子都报了班,这让她挺纳闷:1岁多的娃娃也要上课吗?

就此,记者采访了多名给孩子报了早教班的家长,他们的目的综合起来有三点,一是想让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顺便受一下英语的熏陶,以便日后能更好地接受英文学习。二是平时工作忙,周末想陪孩子,但是对3岁以前的小朋友来说,又实在没有什么适合的地方去,所以就选择了早教班,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陪孩子一起玩,加深亲子关系。三是想让孩子多接触一些同龄人,如果是以后同一所幼儿园的就更好,同时,家长也能通过早教机构认识一些朋友,彼此分享最新的育儿知识。

记者了解到,如今0至3岁幼儿的家长多是85后、90后,他们的育儿观念相对前卫,将孩子送到早教班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多认几个字,多学几首歌,而是希望能够从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秩序感、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自信心、情商等。

“我在怀孕时就报了早教班,心想反正迟早也要给孩子报,不如趁早报了,毕竟早教班每年都要涨价,早点儿报还能优惠些。”职工杨慧子的儿子刚满6个月,她说在孩子35天大的时候,就带他去参加早教班的课程了,孩子没一会儿就睡着了,不过她和丈夫却听得津津有味。有一次,孩子哭了,他们用在早教班上学会的小游戏和孩子互动,孩子立马就不哭了,并眨着眼睛专注地看着他们。在她看来,早教班不仅是孩子的课堂,也是爸爸妈妈的课堂。

家长成“减负”主要阻碍者

最近,课后三点半现象、补习班乱象以及取消“华杯赛”等新闻再次将“减负”话题推上热门,记者通过多方采访发现,首先反对“减负”的竟是家长。李晨是大兴某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家长,说起“减负”话题时,他显得十分含糊,“我当然想让孩子的童年过得轻松些,可是事实上真的很难办到,我身边很多家长都觉得,眼下所说的减负根本就是‘伪减负’。”

“比如三点半放学这个事,就让我们家长很为难,我们是双职工家庭,5点半才下班,这两个小时就成了空白时段。”李晨说,小时候他读过一首诗,“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他何尝不想让孩子也拥有这样的快乐时光,让他放学后自由活动,但一想到自己家孩子在“疯玩”的时候,其他孩子可能正在补习,他这个念头立马就打消了,“现在教育资源这么丰富,社会竞争又这么激烈,我们可不敢冒这个险,所以也给孩子报了个补习班。”

从这个学期开始,李晨孩子所在的小学推出了“课后延时服务”,不能被及时接走的学生们在放学后,可以到“课后延时服务”教室里,由专门的老师负责看管,不会教授新知识,学生可在这里写作业、看书直到6点半。

记者了解到,随着学生课业负担的减轻,无法按时接孩子成了让双职工家庭头疼的问题。尽管很多学校都安排了课外活动,但仍与家长工作时间有冲突。为解决这一难题,大兴区推出“课后延时服务”,在公办学校一至四年级学生和幼儿园在园幼儿中开展。服务为免费提供,家长自愿选择。

对于这件“大好事”,李晨却显得有些犹豫,同时他发现,孩子班上很多同学也没有选择享受这项福利。他说,在学校,老师还在教孩子10以内加减法,这和外面的教育机构教授的内容简直无法比拟,最明显一点就是,那些上了补习班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有明显的优势。“这些年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学校中对于好学生的标准和我们上学那会儿几乎还是一样的,要语数外门门优秀,最好再掌握一些文艺特长,作为家长,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量帮孩子占有更多的教育资源,让他不至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李晨略显无奈地说道。

【声音】

坚决治理违背教育规律行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刚刚闭幕的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中,公平和质量成为教育界的政协委员们话题讨论时的热词。特别是针对教育部等四部委将重拳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措施,委员们明确表示,赞成坚决治理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的行为,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提出,教育应该是让所有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而要逐步解决现有问题,实现这一目标,都绕不过“公平”和“质量”这两个关键词。像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的抓紧消除城镇“大班额”,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等问题都涉及抓公平和抓质量。

韩平表示,其实,现在大家反映比较多的校外培训热,背后显现出来的就是基础教育仍然不够优质均衡,这就涉及公平和质量的问题。换一种说法,如果整个城市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优质资源差异并不是太大,就很少有这种现象了。现在很多人拼命上培训班、挤破头进民办,就是认为这所学校质量更高,会对自己的孩子更好。

韩平认为,“有质量”和家长所认为的“质量高”并不一样。适合孩子的教育才算得上有质量的教育,能使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学校肯定是一所有质量的好学校。有些孩子到了一个家长认为的好学校,反而不适应,跟不上节奏,这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些甚至产生心理问题。这还能算是健康成长吗?所以说,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作为家长要正确地认识孩子,理性地看待选择学校这件事。

针对现在校外培训班热、学生课外负担重这个问题,韩平表示,目前,教育部等四部委已经下文提出要求进行治理,应该严肃查处一批没有条件、无证无照的校外培训机构,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资质管理和审核;严格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在营业范围内开展培训活动;同时开设“负面清单”,不允许培训机构进行学科类的超前教育。

“小学是习惯养成、兴趣培养的重要阶段。小学生根据兴趣爱好报培训班我们应该支持鼓励。如果把参加校外培训班和报考杯赛作为升学工具,我们不提倡。希望家长和学校对孩子不要只重视分数,同时要重视体育和艺术类兴趣的培养,这对孩子来说是终身受益的。”韩平表示。

提到孩子拔苗助长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多次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反对超常教育、超前教育。

俞敏洪认为,民办教育作为公办教育的良好补充,应该是对公办教育的补差,对学生的知识点的讲解。而培训机构的超前教育、超常教育,“挖学生脑筋的”各种难题教育其实是无效的。“中国的教育要下降教育难度,同时发展学生的特长教育以及全面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整顿培训机构的超前教育和增加学生负担的大教育是正确的。”

接下来这段话说给家长。“孩子的健康成长就像一棵树一样,他是有时间段的。你可以给他浇大量的化肥,这个树长得很快,但到最后他实际上可能是病态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小天才长大以后后发力、爆发力差的原因之一。”在俞敏洪看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是当下很多家长应该做的事。

“当前,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不少误区。很多时候,孩子的压力,往往来自家长的‘面子’。”俞敏洪表示,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绝对不是你在小学、大学所得的分数决定的。请家长一定要改一改判断成功的标准。孩子分数高是成功的标准之一,但是千万不要把它当作是必然的标准,更不能当做是唯一的标准,否则你的孩子就会受到无数的伤害。

□本报记者 张晶 孙艳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