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期待更多的代表委员为一线工人代言
健身器材不能成为“咬人器材”
取消
建好“网上工会” 惠利广大职工
棒打红嘴鸥被罚 当反思鸟类保护
“践踏草地罚单”值得点赞
安装监控设备 不该没有边界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3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健身器材不能成为“咬人器材”

 

最近中小学已经陆续开学了,这眼看着就要上学了,可是陕西有个十一岁的女孩童童在健身器材上玩耍时却受了伤。小姑娘在家门口玩健身器材时,右手的小拇指不小心夹在了正在转动的轴承里。(3月5日中新网)

近年来,随着健身器材在社区、广场等地的普及,健身器材伤人甚至致人死亡的事越来越多。一些健身器材存有设计缺陷,就像在一些地方出现的“吃人”护栏一样,某些部件很容易卡住人的手、脚、脖子等部位,某些较沉重的金属部件在运转起来后容易碰伤、砸伤或别伤使用者,而孩子们或老人则容易从一些健身器材上跌落或甩出。有些地方的健身器材施工不达标,埋设安装不牢靠,有些健身器材已经损坏残缺,螺丝松动,甚至因断裂出现了锐利部分,人们在这样的安全性打折的健身器材上活动,也容易发生意外,容易受伤。

健身器材是用来健身的,不是伤身的,更不是害命的。血和生命的教训警示我们,有关部门有必要重新审视体育健身器材的安全性问题,制定更严格的生产标准,从源头消除设计隐患,消除伤人风险,提升健身器材的安全系数。体育部门、社区等还应加强对健身器材的安装监督,推行安装终身负责制,严格验收。

健身器材不能成为“咬人器材”,而是应该成为“快乐器材”。只有各方高度重视健身器材的伤人问题,切实付出责任,落实到行动中,才能减少甚至杜绝健身器材伤人的事故,才不会让悲剧重演,才能让民众的健康和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李英锋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