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雪乡行
探访红崖谷高空玻璃吊桥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2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总觉得,雪是冬天洁白的一道风景,若没了这道风景,严酷的寒冬还有什么色彩呢?知道在北京盼雪无望,终于在某个晚上思索完毕,买了去哈尔滨的机票,开始了一个人的雪乡爬山行。
雪乡行

本文作者
 

爬秃顶山

此次的目标是秃顶山,秃顶山是黑龙江省内最高峰,位于雪乡13公里处,主峰海拔1690米,比泰山还高141米,据说山顶积雪常年不化。

攀登大秃顶子山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体魄,徒步登顶要8小时左右。我知道自己体力不行,于是选择了坐雪地摩托到半山腰,然后再徒步登顶。

站在秃顶山下,看着树上挂着的雾凇,再看着周围白茫茫的雪原,说不出的兴奋。先是坐雪地摩托,随着“哼”一阵响声,驾驶雪地摩托的人“噌”飞驰了出去。一个雪地摩托司机载两个人,我前面是个小姑娘,我只好抱紧了她。

在摩托急速行驶的过程中,不断有雪花飞到脸上。两边的树上,也挂满了雪儿,晶莹剔透,简直来到了洁白的童话世界,那种到处被洁白雪儿覆盖的晶莹感,让人从心底升上来一阵喜悦。加上雪地摩托快速颠簸着,我情不自禁发出兴奋的呼喊声,前面的小姑娘也被同样的兴奋攫住了,咯咯地笑着,那笑声清脆极了。

很快脸就被雪浸红了,我只好把脸埋到围巾里,只剩眼睛,然后“贪婪”赏着林海雪原中极致的雪景美。

到山腰时,摩托停了,余下的500米需要我们自己爬上去。

做一回“爬行动物”

我跟着几个上海人一起往上走,这时候阳光十分美,照在雪上,雪地都泛着晶莹的光,不强迫自己说那是雪,还以为是盐呢。在将近零下30度的低温里,那些雪儿完全没有往日所见要化的痕迹,粒粒晶莹,风一吹,就飞往别处,就像轻盈的“盐”一样,只有飞到脸上,感到一阵湿爽的凉意,才确信那是雪。

爬了一半,看着阳光那么美,远处没有人走过的雪地那么洁白,我实在按捺不住对雪的“思念”了,于是离开爬山的“正道”——道上都是踩着很瓷实的雪,走起来发出吱吱的响声,而走到旁边未踩过的雪上,则是沙沙的声音。

谁曾想,左腿下去,雪就没到了大腿处!再一伸右腿,又是没膝深,如是费劲儿抬了几十次左右腿,才走了10多米。实在有些累,索性仰天往雪地里一躺,暖暖的阳光,轻抚着我,一时间脑海一片空灵;由于穿着防雪服,又绑着严严实实的护膝,不用担心雪地靴被浸湿,我安心赏起了雪的美:头顶的树枝上全挂着晶莹的雪,风一吹,点点雪花便覆到了脸上,那轻轻的凉意,那四周白茫茫世界的通透,那三五行人爬山热切的笑脸,都暖暖印在我的眼中。

看到我躺在雪上,有跟我打招呼的,问一句:冷不?有笑着给我拍照,然后继续爬山的,人情的温暖,就这样洋溢在通向山顶的雪道上。

大约躺了半小时,我决定还是往山上爬吧,要是不爬到山顶,总有遗憾。可惜来时容易,回到爬山“正道”上太难,当我一脚深一脚浅从雪地蹚过时,简直累极了。我还要为爬到山顶积蓄体能呢,怎么办?看看四周空旷,我决定滚着过去,于是把脸一蒙,斜着往爬山“正道”上翻滚。

刚开始觉得很新颖,几个圈滚下来,头完全晕了!这样不行!我琢磨着:还是爬着走吧,爬着走应该最省力,于是我在雪地完全做了一回“爬行动物”,四肢“爬”着到了“正道”。

在爬山的过程中,十分热闹,有相互扶着的,有摔跤的,下山时有坐地上往下滑的,有坐着雪板的,总之为了上山或者下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这又翻滚又“爬”的,倒也不十分特别,就是迎来了陌生人善意的笑,附带一句:竟然爬着过来,姑娘你真有办法!

山腰的雪很白,在阳光照射下,竟然闪着淡淡的蓝光,美极了。一路跟同行的人相互鼓励着,千辛万苦,多少次想放弃,都说服自己:山顶上特别特别美,你不爬上去,肯定后悔。于是咬牙爬上了山顶!

站在山顶,白茫茫的一片,天空豁然开朗,群山已在脚下,视野十分开阔。感受着晶莹的凉意,说不出的心旷神怡。雾淞雪后的晴朗,林海雪原的寂静在这里感受是最深的。

下山时,我心里装满了幸福,是的,雪乡爬山,让我对圆满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余翠平/文 邱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