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文苑
3上一版  下一版4
 
回家过年
红袄漫话
冬日赶海
站 台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2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家过年

 

当腊梅凌寒独放的时候,当柳梢爬满绿芽的时候,当家家户户忙着采购年货的时候,当无数脚步朝着家的方向匆匆前行的时候,一个流传千载,牵动万民的节日——春节,在温馨的氛围和欢快的节奏中,拉开了春天的序幕。

春节将临,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回家,是团圆。那些远渡重洋,出国在外的人们,尽管世间繁华无数,灯红酒绿,但是,在他们心灵的导航仪上,故乡那座小房子才是他们设定的终点。虽然是在小小的“地球村”旅行,但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即将来临之前,他们要经历怎样的艰辛才能抵达,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交通工具不断变换,异国他乡渐行渐远,温馨熟悉的家,终于温情脉脉地揽他入怀,此刻,家和人,已浑然一体,天人合一。

那些在外打工的人们,无论是腰缠万贯,还是两手空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回家。在他们看来,回家过年,与钱包的厚度无关。在拥挤的列车上,在超载的大巴上,在回乡的摩托车上,满载着的,都是一颗颗急切、火热的心。因为故乡的老屋装满了一年的思念,储存了一年的守望。在那里,有他们白发苍苍的父母,有望穿秋水的爱人,有翘首以待的儿女。只有回家,亲情才会更浓,爱情才会更甜。在回乡的路上,即使再艰难,他们也不改初心,以一颗执着的心,向着家的方向一路前行。

最可敬的是那些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人们,家,也许远在天边,也许近在咫尺,然而,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以火热的家国情怀,选择了坚守。坚守的背后,虽是对家的违约,却是对国的奉献,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岗比回家更有意义,更令人敬仰。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无论是在单位里,还是在岗位上,总有一盘饺子慰藉着他们的乡情,有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在缓释着他们的乡愁。

回家过年,就是全家团圆,那一桌用心血烹制成的年夜饭,在同一个时候,在不同的地方隆重登场。这顿饭,虽然年年有改进,岁岁有增删,但更多的是传承。这顿饭,寄托了父母对儿女的爱意,承载了妻子对丈夫的深情,寄予了儿女对父母的祝福。年夜饭,已不再是一顿丰盛的饭菜,而是相恋、相亲、相爱的大融合,是吉祥、幸福、欢乐的大团圆。年夜饭,已超越了吃的范畴,成了春节的序曲,成了团圆的象征。

新年到,好热闹。春色、春味、春声把年的氛围烘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红色,是这个阶段的主色调,大红的对联,火红的灯笼,鲜红的鞭炮,女孩子的大红新衣,处处透着节日的气氛。醇香的美酒,鲜香的美食,诱人的气味弥漫在城市和乡村的上空,强烈地诱惑着你的味蕾。孩子们的嬉戏声,鞭炮的脆响声,欢快的音乐声,热闹的劝酒声,透着喜庆、热烈和欢快,把春节渲染得热闹非凡,和谐吉祥。

春节,就是回家过年!

□黄平安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