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社会纪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京能职工刘振生的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2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京能职工刘振生的
双城记
 

北京,涿州。涿州,北京。他和家人生活在北京,他在涿州工作,坐公司班车每天来回要两个小时的路程。

自2015年起,石景山热电,这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电厂开启了它的转型发展之路。随着企业大家庭的涅槃重生,职工小家庭的生活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他在基建期的忙碌中,一个月只有两三天可以和家人团聚,电话成了他们主要的联络方式,现在的正常运行期情况相对要好些,这就是企业发展的护航人两城一家的真实生活。

建设新厂开启“双城记”

他叫刘振生,出生于1976年,中共党员,1995年参加工作,现任河北涿州京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电生产部除灰运行专业主任工程师,他是这支建设铁军之中比较典型的一员。

早上6点,即便在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北京,大街上的人也不是很多,刘振生却已走出家门,拿出手机,开启了他与远在涿州现场同事之间的对话。一通电话下来,当天的现场工作、指导和协调的重点就基本成型了,同时,他也搭乘公交到达石景山热电厂区。最多十分钟吃个简单的早餐,匆匆搭乘班车前往涿州热电。班车上的时光,正好留给了他当做思考工作细节的时间。

一到公司,部门早会后,带着当天公司的部署和他一早谋划好的工作思路,他就一头扎进现场,一天的“问诊、医治”就开始了。

新设备、新系统、新人员,资料交付时间短,现场操作不熟悉……这一系列问题,他都扛在肩上,每天根据现场运行情况,逐步解决。

辅助系统控制室里,他被同事戏称为“鬼见愁”,一条运行参数曲线,细微的变化也逃不出他的法眼,发现问题,现场指导,鉴定责任,予以考核。大家愁他,更多的是敬他,有实力,没私心,一切为公。

脱硫综合楼、吸收塔区域、灰库、空压机房、除尘器、锅炉灰渣系统,范围广、流程多、爬梯登高、面对各种环境……他不是医生,却怀着“医者仁心”看望这些不会说话的老朋友,“望闻问切”一样都不能少,在关爱中守护着他们的周全。和他走在一起,似乎遍地都是和他工作有关联的同事,迎面而来,总要拉着他交流几句,跟他随和的性格有关,更是他工作涉及面广的体现,行政、运行、检修、物资……他就是一根线,串起千头万绪。人忙手机更忙,一天平均50多通公务电话,时时现场拍照留存资料,手机成为了他工作的亲密伙伴。除此之外,员工培训、规程编制、各种总结、报告,他都要涉及,在五加二、白加黑的忙碌中,他每天用脚步丈量着公司环保事业的点滴进步。

对于每天的忙碌,他有自己的看法:“石景山热电厂的转型发展,主营供热发电业务并没有改变,变就变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服务民生和保障环境要两条腿走路,为做到首都清煤降氮、涿州环保无压力,我的付出值得。”

整体调试保护蓝天

日常工作只是他忙碌的缩影,在项目整体调试过程中他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才是他良好技术素质的体现。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新建电厂的调试工作都是由电科院负责的,而公司机组灰、渣、尘、尿素制备系统调试时却来了几个没有什么经验的小伙子,调试工作的推进也几经受阻,这时刘振生主动站出来积极协调各方关系,重新调整试运方案,并逐渐成为调试工作的主导,电科院的小伙子也常常向他请教,这是对他多年运行经验的肯定、更是责任心驱使下的一种担当。

2017年机组整套启动以来,他虽然心里也牵挂着家人,但是身上的责任又让他的行动围着厂子转、围着设备转,工作在办公室、休息在办公室,不分昼夜跟班发现和指导运行操作,查阅资料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就这样带领员工一点一点摸索,启动、调试,与设计方讨论控制方案。一句“您放心、我在呢”,既是对公司领导问询的回复,更是成竹在胸的气魄。

与此同时,他还凭借以往设备运行经验、结合现场实际,本着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方便操作的原则,保障设备设施的运转,其中,灰硫DCS操作系统原有的70个操作画面,让他硬生生整合为42个,极大提高了运行效率。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公司是全国唯一一个执行燃气轮机排放限制的燃煤电厂,同时,各项环保指标优于设计值,且优于集团指标要求,有力保障了公司环保设施优异性能,维护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爸爸的味道就是家的温度”

与刘振生充实工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对家人的亏欠,每天总有一通电话是女儿打给他的:“爸爸,你今天回家吗?什么时候回来呀?”大多数时候,听到他的回答,女儿都会接一句:“我猜就是这样。”自信的口气掩饰不住满满的失落感。每当听到他能回家的消息,“那太好了”,电话那一头,孩子心里早已乐开了花,然后会嘱咐一些想让爸爸帮她实现的小愿望。想到可以到超市给孩子买爱吃的水果,回家给孩子做一顿家常饭,他的心里也会立刻充满幸福感。平常讲,妈妈的味道让人留恋,其实,作为电厂家属,爸爸的味道也才是家的温度。

记得那是2016年年三十的下午,河北涿州利源热电环保仪表发生故障,不能正常检测数据!接到电话后,正在走亲戚的他立即驱车赶往现场。查明原因后,他多方联系落实检修人员与备件,飞奔回石景山热电厂拆解利旧设备,又接上热工王旭,马不停蹄赶至涿州现场,仅仅半小时后备件就更换完毕,谁料到设备接线又发生了不明原因的故障。当一切搞定,他踏入家门时,新一年的钟声已在耳边悄然响起。面对这些,刘振生的家人从来没有半点怨言。

刘振生的爱人是石景山区消防总队的文员,总有夜查任务,接孩子放学和做晚饭的任务,就落在了年迈的岳父母身上。两家距离十几公里,两位老人每日坐公交单程都要近一个小时,说起这些,刘振生心里都是感激。

刘振生时常在想,现在他是首都蓝天保卫战的一个兵,虽然当前的忙碌让他和家人聚少离多,但是他的努力,也是为了家人和所有生活在这两个城市里的人们得到温暖,同时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看着孩子如花般的笑颜,他的环保步伐迈得更加坚实了。

□本报记者 马超/文 通讯员 付晓芳 张旭/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