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梦幻贵州行 多彩又多味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1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梦幻贵州行 多彩又多味

 

2000多公里的路途,在现代交通面前,也就是一晚上的事,坐上从北京到贵州直通的高铁睡一觉,一早就到贵阳吃早餐了。按照当地人的指点,我们在深街小巷里找到了地道的小餐馆,吃了一碗贵州特色牛肉粉。牛肉的鲜香、粉的爽滑筋道、辣的深厚、酸菜的爽口……回味着唇齿的留香,开启了贵州行的序幕。

青岩古镇

第一天,早饭后我们打车去了青岩古镇,沿途正好浏览一下贵阳街景,没想到贵阳也是个堵城。街边的建筑,整体的感觉是灰色密集的,也许是天气原因,刚下过雨。楼宇排列不规整,楼间距很密,街道不宽。但途经花溪区的花溪公园,云南大学时,顿时满眼的绿色和花色,整齐的园林绿化就像行驶在公园里,司机师傅说花溪区是贵阳环境最好的区域。

青岩古镇一样充斥着商业气息,古镇的游人很多,耳边响起的是酒吧音乐,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店铺和摩肩擦踵的游人。我们顶着小雨,躲避着行人,欣赏着沿街小铺里的各种工艺品和地方美食,漫无目的、走走停停。 逛得差不多时找个相对清净的餐馆,坐下来点古镇的名吃卤猪蹄、炸土豆饼、酸萝卜和豆腐丸子,慢吃细品。卤猪蹄实在是没什么可褒奖的,豆腐丸子算是贵州名小吃,是把豆腐泥做成丸子状,再油炸,吃的时候蘸鱼腥草调的蘸料,说不上是什么味道,感觉好吃但不能细品,鱼腥草的腥味,还是不适应。坐在木制结构的小店里品着美食,望一眼窗外的细雨,完全的身心放松。

中洞苗寨

中洞苗寨是苗人居住的洞穴,电视上介绍过这个地方。我一直想来看看。我们徒步翻过一座山,走进他们的世界——天然的山洞内,搭着木制竹制的房子,人畜共居。室内光线昏暗,洞顶滴下的水,直接就储存在水泥砌的池子里,是洞内人畜的生活用水。简陋的房子,简陋的生活用具,简单的生活,仿佛走入时光隧道,疑入洪荒之年,他们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古老风俗。是习惯?是不舍?他们坚守的是一片宁静,传承的是历史的延续。生活于他们而言是生,是活、是求温饱,简单而质朴。我们在来的山路上巧遇到山外领救济的穴居苗人,满脸的喜悦,热情地和我们打着招呼,感觉的到他们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来源于外界对他们的关注,国家对他们的照顾,生活有所依靠。

万峰林

第三天,我们到了万峰林。万峰林地处兴义县,与江西和湖南接壤。盛产黄金,街道笔直整齐,车行至万峰林景区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绿色,像给山田披上了一块绿毯子,绿意葱茏之间点缀着紫红色的三角梅,稻田里矗立着被绿意包裹着的一座座的小山峰,形象地说就是一屉屉的绿色窝头。空气中飘着稻花的香气,真的陶醉了。望着这青翠欲滴的绿意,真想冲下车,张开双臂去拥抱大自然。

接下来两天,我们住在万峰山上灰村的布依族村落,体会纯粹的民族风情,租了辆四人骑的观光车,骑行在山野人家,徜徉于村民小舍,融入田埂小溪,呼吸着稻花的香气,哼唱着一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醉了、忘我了!留下的只有简单的快乐!路边上买了一把刚刚拔出来带着秧苗的新鲜花生,吃着、体会着带着浆液嫩嫩的生花生的味道,再买一袋煮熟的五香花生,沁满了浓浓的花生配着调料的香味。花生哪都有,味道就区别在土质和新鲜程度上,品尝地方美食也是旅行的魅力。

屯 堡

屯堡是个古镇,明朝屯兵的地方,浓郁的苗风中渗透着汉文化。小桥流水伴着长长的街道,深宅大院预示着这里曾经的兴盛;学堂、祖训、演兵场残留着时代的痕迹,翘翘鞋已经不在鞋尖藏刀,而是一种时代的象征,作为旅游产品在叫卖。曾经的学堂院内,院内一棵很大的桂花树,校舍宽大高挑,四方规整,还能感受得到当年这里的气派。站立在盛开的桂花树下,阵阵香气袭来,好像还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在小镇徜徉,体会着沧海桑田时代的变迁。

小资料: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素有“西南屏障”和“滇黔锁钥”之称。气候资源得天独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州内民族众多,风情独特,各民族的音乐、舞蹈、节日、风俗、民居、服饰等独具魅力。

□甄宝茹 文/图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