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职工大讲堂
3上一版  下一版4
 
漆器的历史传承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漆器的历史传承

 

漆器中的“漆”

说到漆器,那么咱们首先应该来理解什么是漆?漆在中国古代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写得很清楚,“漆”字是三点水上面一个木中间一个人,底下也是一个水字,实际上这个人字,有人的有割两刀的意思,它是在木头上割两刀流出的液体称之为漆。

天然大漆就是指从漆树上流出的汁液。在割漆的时候,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汁液,一种半透明的汁液,它的味道是很甜的,有点像蜂蜜水,可以作为饮料来用的;再有一种流出来的乳白色的汁液,这就是做漆器用的原料——天然大漆。

生漆汲取

大漆很奇怪,从树上割出来的时候,它是乳白色,但是当它和空气接触之后,马上会氧化变黑,大家都听说过一句成语“漆黑一片”,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出处,其实就是在这里。

在古时候漆的作用,一是作为髹涂的防腐材料,二是作为一种粘合材料。有这样一个成语“如胶似漆”,说的就是以胶入漆,谁可分离(以胶投入漆,谁能别离此)。

很多人会有疑问“漆器会不会有毒”?其实这个问题,是一直是影响漆器收藏的一个重要点。

漆有一个很奇怪的特性,就是当它处于一个液态的时候,人们接触到它,会产生过敏反应,会让身上起水泡,而这个过敏反应是非常难受的一个过程。中国医书《本草纲目》里有记载,说漆有“疗疴之用”,那么漆的过敏实际上是一种拔毒疗疴的过程。

漆既可入药,亦可作为饮料,虽然可引发过敏,但其实是“拔毒”过程。“拔毒”之后,身体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因此,大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安全的(不包括极个别特殊体质人群)。

漆器

漆器从诞生那天起就担负着两个重任,即防腐和装饰。那么防腐的任务很容易完成,而装饰的任务却走过了一个漫长的道路。现在提起漆器我们往往只会想到它的装饰作用。

中国的漆工艺非常复杂,大致划分为四类。第一类就是素漆器,只有一个颜色;第二类是描绘漆器,带有画意;第三类是雕刻漆器,动刀装饰;第四类是镶嵌漆器。

在古代的时候,漆器是作为达官显贵的食器和敬天祭先的礼器来使用的。明朝《髹饰录》里记载“舜作食器,黑漆之,禹作祭器,黑漆其外,朱画其内”,说的就是漆器作为“舜”的餐具和作为“禹”祭祀的礼器。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用大漆做的器物,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因为漆器可以有很好的防腐性,所以在古代,它被发现做成了很多的高档食用的餐具。在古代没有冰箱的条件下,把食物放在那种漆制的器皿当中,它的保鲜时间,明显要比放在陶器和瓷器当中的保鲜时间更长。到现在,日本很多高档餐具,还是用漆器来做的,但是日本不产漆,他们的漆是从我国进口的。

做漆器的第一步,就是制胎。在中国古代开始,漆器沿用下来的不管是推光漆还是彩绘漆还是到雕漆,都有一个制胎的过程,到后来才演变成了脱胎漆器。脱胎漆器也是一个制胎的过程。就是用这个夏布苎麻漆灰相融合,在这个器物表面做成了一层硬壳,同时有粘连的作用,在上面再次修漆来形成漆器。在追溯历史的时候可以看到,中国最早的漆器是出土在七千年前河姆渡时期木胎漆碗。大家只要在网上一搜就能搜到,这是非常有名的一件漆器,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一件漆器。

朱漆碗(河姆渡遗址出土)

这就是我国出土最早的木胎漆碗的图片。因为有大漆的保护,所以这个木胎漆碗到现在还能保持它原有的状况。它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乃至世界的漆器之祖。

漆器赏析

战国漆器

战国是我国漆器工艺的第一个繁荣期。作为新兴的手工艺制品,漆器凭借轻便,耐腐蚀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最后漆器逐步取代青铜器成为日产生活器具的主流。

荆州 战国漆器

至于战国时期为什么会由黑红两色所主宰,是因为漆本身为深棕色,涂抹数道就会变成黑色,而加入朱砂就会变成红色。因此,这样的素漆器在古代生活中,尤其是战国时期应用十分广泛。

唐代漆器

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漆器工艺的第二个发展高峰。在唐代漆器中最有名的要算是夹纻佛和古琴了。夹纻佛像不但形象逼真,可以长久保存,而且质地很轻,搬运起来也很方便。所以在佛教文化昌盛的唐代,制作出不少大型的夹纻佛。根据一些古书的记载,在盛唐时期就曾经制造出一个小指就能容数十人的超大型夹纻佛。

唐代 脱胎佛像

除了夹纻佛之外,我们今天还能够看到的唐代最著名的漆器,就是古琴了。唐制七弦琴有一定数量传世,标准的漆色为紫褐色,即所谓“栗壳色”。由于胎骨及漆层不断涨缩,年久琴身出现裂痕,这就是所谓的“断纹”。有断纹的古琴,声音更加松透优美。

明代漆器

明代漆器生产有更大发展、漆器技术达到高峰的时期。在南京东郊专门设有漆园,足可见朝廷对漆器重视的程度。正是由于朝廷的重视,使得工匠们在明代创作出很多精美的漆器。其中数量最多的莫过于雕漆作品。而传世的明代雕漆作品中,尤以永乐时期的剔红漆器最为有名。

清代漆器

清代漆器的发展得到了皇帝的推崇,明显的出现了奢华的意图和追求。在清宫内,漆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大到帝王权力象征的宝座和屏风等大件摆设,小到日常用品等应有尽有。总之,在清代,漆器已经渗透到宫廷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各地官员也将漆器作为重要贡品进贡朝廷。

清康熙 髹黑漆描金雕龙纹大宝座

雕漆嵌玉《百花齐放》三折地屏

在清代的雍正皇帝喜欢一种叫做识文描金的漆器,多次下旨令工匠制作。实际上描金工艺在战国时期就有了。隋唐时期传入日本,经过日本人的发扬光大,日本有一种漆器叫莳绘,就是识文描金,又反过来在清代传入中国,人们都以为这个工艺是日本的,所以在《清宫档案》里都叫洋漆。

黑漆描金花卉纹六方平

现代漆艺

现代漆艺是基于传统漆艺来说的,传统漆艺深沉雄厚、流光溢彩。明清后漆艺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甚至一度面临消亡。改革开放救活了漆艺,市场经济的宏观影响,新材料、新技法的灵活应用,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大力倡导,审美的转变等为现代漆艺带来了生机,使现代漆艺有了良好发展的社会情境,焕发出现代艺术新风貌。

在中国现代漆艺中,雕漆可以说是王冠上的明珠,其工艺的繁复,作品的大气与精美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并多次出现在国家的重要外交场合,展示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和华美秀丽。

颐和园盛景屏风(又称“函虚掩秀图”) 文乾刚 马宁等制作

雕漆紫砂壶——马宁

主讲人介绍:

马宁,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雕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继古斋第四代传人。

他自幼跟随祖父学习雕刻技法,随国画大家赵品超先生学习绘画技法,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雕漆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文乾刚为师。 集众家之长,创新雕漆技法,创作了一批在行业内有口皆碑的雕漆作品,其中《水月观音》《二十六臂准提观音》《六臂玛哈嘎拉》(又称大黑天)《安居图》等得到了众多老艺术家的赞赏,是雕漆中生代代表传承人。

□主讲人:马宁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