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社会纪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密云水库移民: 60年保水转产走上绿色发展路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密云水库移民: 60年保水转产走上绿色发展路

万明泉在清理鱼网
万明芝和她的民俗院
 

1958年,为彻底解决潮白河水患及京津供水不足等问题,党中央和毛泽东批准修建密云水库。为支持这一战略工程,密云区库区内67个村庄五万多人要迁离家园,另做安置……

转眼,60年过去了,迁离家园的五万多移民早已在“新家”安居乐业,他们的身影遍布密云的各大乡镇及京郊顺义、通州等区。而今,我们把目光锁定在依旧“靠水吃水”的移民及其后代,讲述他们在这60年的光阴里,为“移山造海”奉献家园,为“保水”转产创业,为致富探索新生的蜕变历程。

老村旧址已沉于水下

在密云溪翁庄镇荞麦峪村,今年82岁的第一批水库移民的万景林,回忆起移民及建设密云水库的那段岁月,眼神里满是沧桑感。

万景林的大哥为修建水库大坝没少出力,那时没有大机械,全靠人工挑土搬石,直到1960年水库落成,农民又回归土地。因为亲自参与了这移山造海的过程,他们对这方水土有了更加深厚的感情。“那一年,我21岁,跟爹娘还有两个哥哥离开老家,搬到现在的安置村继续务农。”万景林告诉记者,谁也无法体会,只带着随身物品远离家乡另谋生活的心情。起初,移民们没有房子,就跟安置村的村民分房住;没有土地种,就从安置村村民手中分地种。“政府给我们重新分了地,我们种玉米种麦子。库区里老家淹掉多少亩地,就给补多少粮票。”万景林说,在移民政策的支持下,从库区里搬出来重新安家的水库移民们,日子过得还不错。

2017年11月19日,密云水库蓄水量突破20亿立方米,眼看着水面越来越宽,万景林已无法确定老村的具体位置了。随着时光老去,他脑海里关于库中老家的记忆也在渐渐淡去……今年50岁的水库移民后代万明芝告诉记者,记忆里,老村就是长辈们心里难舍的情愫。小时候,冬季里人站在密云水库冰面上,就可以看到老村旧址。如今,移民“新村”也变成“老村”了。对于大多数移民后代来说,已经在新村里长出了浓浓的乡情。

移民后代为保水多次转产

走马庄村是全村搬迁至溪翁庄镇重建而沿用旧名的新村,万景林的儿子万明泉从1992年起,就跟着父亲一起在密云水库内养殖网箱鱼。“一箱能出万八千斤鱼,年收入两三万。”当年,刚二十岁出头的万明泉算得上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户”,可2002年的一道政令迫使万明泉转行转产。当时,北京市政府决定依照“饮用水源基地不从事人工渔业生产”的国际惯例,限期取消密云水库网箱养鱼,彻底解决饲料沉积物及鱼粪对水质的污染,净化水库地区的环境,保护首都饮用水源。密云水库里53.3亩的网箱、65万公斤的网箱鱼全都不能继续存在了。

不养鱼,万明泉想到了利用水库周边草木丰茂的优势,开始养牛。2003年,万明泉拿出养鱼时攒下的5万元积蓄,购买了30头肉牛。凭着勤奋好学,到2013年,万明泉家的年收入已多达十来万元。可让万明泉始料未及的是,2015年开始,随着南水北调补充密云水库,原先裸露的河床渐渐漫上了湖水,自己的“天然牧场”岌岌可危。同时,为了确保水库水质清洁,密云实行了更加严格的保水措施,2016年,密云决定在一级保护区内(库区高程155米以下、环库公路以内的区域)清退全部中小规模养殖户,43个村全面禁养畜禽。万明泉的“牛场”,就在此次清退范围内。

需要再次忍痛转产的万明泉,心里的苦溢于言表。那时,老爹万景林已年近80岁了,他劝慰儿子:“保护水源,这是国家划定的红线,碰红线的事咱不做,把牛都卖了吧!”再次“失业”的万明泉已40多岁了。

为安置这次清退养殖畜禽的农民,密云政府组建了“保水队”,专门做保护水源的工作,万明泉第一时间报了名。如今,他已成为溪翁庄镇政府的一名保水队员,把守着保水大队第七分站的一道闸门。守护密云水库就成了他首要职责,他每天不仅要登记这道闸门进入库区的人员和车辆,见到非法钓鱼、破坏围网、乱扔垃圾等破坏水源的行为,都得管。“以前是‘靠水吃水’,如今的‘保水吃水’,眼前这片水库依旧是我的‘饭碗’。”因为是水库移民后代,万明泉持有密云渔政颁发的“渔民证”,可以在开库期去捕鱼。不用上班时,万明泉就摇起他那艘红色小渔船,去水库捕鱼,虽说十分辛苦,但一个月也能有千余元的收入。

民俗旅游开拓绿色发展路

守护着密云水库这盆净水,近年来,密云区及库区各乡镇没少在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上下功夫。各类支持政策,各种创新妙招,让老百姓在保水奉献之后,依然有出路脱贫致富。其中,发展民俗旅游业,就是一条明路。

2014年,溪翁庄镇为民俗户提档升级,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民俗宴,身为密云村的荞麦峪村,根据历史传统和发展优势,量身打造了“荞麦宴”,万明芝就是第一批主打“荞麦宴”的民俗户。“七分荞麦、三分小麦面,面和软点,再做些造型,这样蒸出来的糕点既好吃又好看。”万明芝告诉记者,在正式推广“荞麦宴”之前,政府还专门请人给民俗户培训,教他们用荞麦面捏出各种造型的点心,还教他们如何当老板。

仰仗密云水库及库边优质的生态环境,密云的民俗旅游业发展持续升温,荞麦峪村“荞麦宴”的名声也很快叫响,假期里前来尝鲜的游客络绎不绝。万明芝笑着说:“最火爆时我的小院里一天接待21桌吃饭的游客,生意真是一年比一年好。”说起一年的年收入,万明芝含蓄一笑,“以前,我是给别人打工,如今自己也当老板了,日子是越过越好。”

除了荞麦峪村,溪翁庄镇其他移民村也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大路上,开辟出了自己的特色,尖岩村的“栗子宴”、石马峪村的“石锅宴”等,都深受游客欢迎。就如同万明泉、万明芝一般,盘根在水库周边的移民们也都在众多优惠政策中,不断寻求发展,开辟致富路寻求幸福的生活。

后记

致敬60年来无私奉献的“水库人”

采访结束了,水库移民后代的故事还在继续。在采访和翻阅大量历史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无数让人动容的故事,但大多数都随着时光老去了。如今,我们看到的,是水库移民后代落地生根的新生活。

或许有一天,“水库移民”这样标签化的一群人也将在未来某个时间里被人们遗忘。但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建设者的信念、移民者的无悔、保水人的坚守;是60年岁月里,近三代在水库建设及保水工作中的奉献精神;是这些力量,让密云水库这颗绿色明珠,在“水库人”的呵护下熠熠生辉。

□本报记者 王路曼 文/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