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图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公共场所 要把控自己的嗓门
背影真帅! 电梯上的照片温暖了好多人
公交年收15万无效投币 只能集中销毁
家电起火 小情侣现场竟玩起“自拍”
-20℃雪地徒步穿越赛太炫酷 选手哈气成霜须发皆白
67个娃每天“荡”过竹桥上学 村民盼架“安全桥”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共场所 要把控自己的嗓门

 

生活中,很多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形:去餐馆吃饭,进入室内顿觉嗡嗡的一片,就餐的顾客或是高门大嗓,或在那里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加上服务员的奔走和喊号声,顾客接听电话的喊叫声,各种噪音齐共鸣,使得整个餐厅乱作一团,让人很想远远离去。

大嗓门,不仅是在饭店还表现在商场、歌厅等一些公共场所。在这些地方,与其说是说话,不如说是喊话。在公共场所使劲叫喊,的确有失文明。记得前些年我出访新加坡时,和同行的几个人去探访我在新加坡的同学。兴奋之余,我们坐在地铁里使劲地说笑,谁知旁边的新加坡人都用不解的眼光看着我们,于是我们意识到了这里是公共场所,不适合高声谈笑,赶快就压低了声音,像特务接头似地小声说话了。虽然这样不习惯,但那种眼光立即没有了,也让我们长舒了一口气。后来去日本、法国出访时,我也发现,哪里声音大,肯定是中国人出现的几率最多。

记得前些年从天津来了一个老朋友看我,我正坐在办公室里,就听到外面一个大嗓门在同保安喊着:“这里有一个从天津来的老总吗?”保安也是新来不久的,对我不大熟悉。他又继续描述下去。听到他的大嗓门,我赶紧迎将出去。他还是旁若无人地继续哈哈大笑,我赶紧示意他低声。他还不听。在我的办公室里声音继续音调高到8度。我再次劝解,他的声调才小下去了。

我也纳闷,这个老兄精力怎么这么旺盛,一早吃了什么好东西,让他如此地声音嘹亮呢?我还遇到一个人,此人的嗓门更是音量充沛,即使在办公楼里,也挡不住她的声若洪钟。每次她打电话同我谈事情,我一般要将话筒离开耳朵有半尺远。我发现这样的距离正好,省得震得我的耳膜疼。

看来,对众多国人的大嗓门我们绝不能漠视了,以为是小事一桩。既然我们是礼仪之邦,就应当在礼仪方面更周全一些。比如适当地降低自己的嗓门,不给周围带来一些噪音,也方便了他人,改善了公共场所的环境,何乐而不为呢?尤其是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北京,人们自然有理由相信首善之区的人们更要有良好的素质保障。在公共场合适当降低自己的音量不是太难的事情,也不是多么高不可攀的要求。说话慢慢说,低些声音说,不但愉悦了他人,还使得自己省却了不少力气,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还应看到,旁若无人的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本身也是一种环境污染!对此绝不能小觑。

□赵强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