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足迹
3上一版  下一版4
 
哲思接千载 书道自有源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1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法家陈南璋:
哲思接千载 书道自有源

陈南璋在指导学生写字
陈南璋在聚精会神写字
陈南璋(中)与本报记者(左)在永临书院
陈南璋
陈南璋在为学生传授书法知识
 

他曾在24岁时参加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大赛,最终获得最高奖,成为获奖人员中最年轻的一位;“名声大噪”后,他寂然隐退,到北大哲学系完成博士学业;毕业后他到中央党校哲学部任教,一边讲哲学,一边讲书法;期望扭转中国书法界唯技术化的倾向,他在永临书院开办书法与国学高研班;他说,一张宣纸,就是一个大社会,通过对书法中审美的感悟,能潜移默化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他就是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陈南璋。

全国性书法大赛最年轻的获奖者

岁末年初,记者来到位于北京昌平的永临书院,书院的陈设古朴无华,外面天寒地冻,寒风呼啸,走进书院,一排排陈列的,全是意蕴优美的书法作品。记者在这里见到了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永临书院山长陈南璋先生。陈南璋教授既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还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社员,近年来在中国文化界享有盛誉。

“我和书法的渊源应该追溯到读小学的时候吧,那时候老师让抄写课文,别人抄一遍,我就抄写两遍,因为多写,字也就比其他同学写得漂亮了,于是经常受到老师夸奖,而对书法的兴趣就这样被鼓励了出来。”陈南璋焚起一支香,脸上带着温润的笑,眼睛里有深沉的光,他沐浴在下午的阳光里,神色温润,开始讲述他和书法的故事。

今年48岁的陈南璋出生在商业气息浓厚的温州,他的父亲于1976年就下海办工厂,在温州地区属于最早的一批企业家。父亲走南闯北,视野很广,当他发现陈南璋很喜欢读书时,尤其高兴,很早就把陈南璋送出去读书。

因为字写得漂亮,陈南璋一路从小学被表扬到了高中,高中时,当时学校的书法老师张索先生创办了书法爱好兴趣小组,陈南璋便迫不及待加入了这个兴趣小组。业余时间他都用在了临摹字帖,甚至在语文课上,他都悄悄地在临摹字帖,直到有一天被语文老师没收。而这些字帖高考结束后,老师又还给了他。

“那时候对书法很痴迷。”陈南璋感慨地说。

高中毕业,正赶上南京艺术学院第一届书法专业招生,陈南璋便来到了这里,开始了大学时光,毕业后,他回到温州,成为一名幼儿教师,从教两年。期间,他曾到温州附近一个小岛,和自己的师兄陈忠康讨论人生。而陈忠康,后来也成为书法大家。

“那时候很迷茫,我们两个在一棵大榕树下,品着茶,探讨人生究竟应该怎样过才算不负此生?就待在这一个小城市里,做一名幼儿老师,岁月等闲而过,由此终老?我们都有着强烈的不甘心,或许,可以走出去,去外面的世界寻找另一种人生可能性?”

陈南璋决定走出去,1993年2月份,他到上海外国语大学进修日语;当年的7月份,他又来到了北京,“冥冥之中,我觉得有一项神圣的事业在等着我去完成!尽管我还不知道那是什么。”

当时陈南璋周围充斥着一大片不理解的声音: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北漂去读书,图什么,有什么用?陈南璋没有理会,就在这一年,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大赛在北京举行,陈南璋把自己的作品递了出去,参加了比赛。令他万分惊喜的是,最终他获得了大奖!当时全国有10个人获大奖,他成为获奖人员中最年轻的一位!

寂然隐退,从书法到哲学

突然间变得“名声大噪”,陈南璋频频被人请去做讲座,被名利光环笼罩的那段时间,24岁的陈南璋有了深深的自信,但是他没有“膨胀”,保持着难得的自省。没有多久,陈南璋决定沉下心去,继续学习,周围又有了不理解的声音:他像黑夜里的独行者,内心坚守着一种向往,这种向往驱使他不断努力、驶向未知的领域。

他先后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日语,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始终在思考书法和艺术的问题。

“我慢慢悟到,书法是‘技’,最终要有‘道’来引领,而‘道’的根源在中国哲学。”于是他心里下了决定:考北大哲学系!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他终于如愿,考上了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随后硕博连读,这期间他连续四年没回家,家里工厂被烧了,父亲怕影响他学业,都没告诉他。

2002年,他博士毕业后到中央党校哲学部任教。在中央党校为研究生讲授《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坛经》、《老庄哲学》、《孙子兵法》以及《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为干部班开设《禅宗与中国文化》、《孟子》导读、《当代佛教现状及其影响》及《中国书画艺术赏析》课。一边讲中国哲学,一边又开了中国书画赏析课。从1993年放下书法,到2002年,已经有10个年头了。

“十年后再拿起,我对书法的领悟突然间深了很多,书法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脱离了传统文化支撑的书法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写字即是写性情,写修养,作者对所书内容的理解越深厚,学养越高,给人的美感就越强烈。”

陈南璋说,在拜读我国古代书法大家的作品时,除了惊叹其艺术形式精美外,还会情不自禁被作品中蕴含的悠远意境和深刻哲理所打动。“读王羲之的《兰亭序》,仿佛看到了春和景明,群贤毕至,曲水流觞的高雅与诗情,耳边仿佛有美妙的丝竹管弦和潺潺流水声;而翻阅苏轼的《赤壁赋》,又会被朗朗上口的优美语言和诗人博大的胸怀和气度深深折服。”

与国学融合开书法高研班

在多年的书法教学中,陈南璋逐渐对当前书法界一些过分看重外在技巧训练的倾向产生了担忧。

“书法本来就是一种文化,如果把书法和文化割裂开来,书法家就如同工匠。”

陈南璋说,很多人不太讲究对书法背后所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研习,要知道,“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器”与“道”的关系,“器”只是载体,它最终的目的是要“载”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史书上流传下来的那些大书法家们,往往都是满腹经纶、德高望重的大政治家、大文化人。书法在他们的生活中虽然很重要,但也只是作为修身养性的一种素养存在,正因为他们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积累,所以写出来的字才那么典雅、意蕴丰厚。

陈南璋决定做些事情,以期扭转中国书法界的这种偏差。

2014年,陈南璋在永临书院正式开了第一期书法与国学高级研修班,到今年,已经开设了四期。

将书法与国学相融合,是陈南璋书法育人的创新之处。在招收学生上,他也秉持着“有教无类”的原则,从身份上,有的是来自政府部门的领导,有的是来自国企或私企的老总,也有来自高校的老师与画院的专业书画家。从专业分布上,有的已经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全国闻名的书法家以及省市级的书协会员,也有的是国学与书法的普通爱好者。

陈南璋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最感性的一个载体,从小小的书法艺术上,就能了解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一张宣纸,就是一个大社会,通过对书法中审美的感悟,能潜移默化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是啊,一只小小的毛笔,在纸上变化莫测,就可以写出秀美挺拔、圆润丰厚的字来,它触发人们对美的感悟和联想,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国人对我们的民族文化产生深深的敬仰之情!”陈南璋感慨地说。

【对话陈南璋】

记者:您在中央党校教的是哲学,但是又酷爱书法,哲学和书法,在您那里,是如何圆满融合在一起的?

陈南璋:在古代历来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对于渴望从政的读书人来说,一手漂亮的书法是必备的立身之道。后来书法慢慢被赋予一定美的意蕴,才逐渐作为一种体道的平台而被文人们所关注。要理解书法,必须把书法放到整个传统文化中去。只有从根源上理解书法,才能把字写得更好。于是,我就暂时放下书法,到北大学习中国传统哲学。

学到后来,我又发觉艺术与哲学是相通的。因为两者都要讲“关系”二字。书法实际上就是在处理笔墨的枯润浓淡,线条的长短粗细,点画的间隔远近以及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照,整幅字的风格统一等等这些关系,如果把这些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既没有过,也没有不足,那么这个字就非常漂亮。同样,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与领导、亲友等的各种关系(儒家就曾把社会关系分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处理得当,不但自己工作、生活,而且社会也会变得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家思想其主旨就是帮助我们把这些关系理顺。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觉得整个社会就是一幅很大的书法作品。书法通过感性的具象来表现自然规律,哲学面对社会和人生,也在探索规律性的存在。

记者:您在“永临书院”开设书法高研班,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意识到中国书法之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具体的教学宗旨上,您有怎样的初衷和追求?

陈南璋:现在很多人,练习书法抱着功利速成的心态,过分突出自己的情感诉求,过分追求书法技术化,而忽略了文化积淀的重要性,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我开设的书法班,主要是想从提高国学修养的层面,希望扭转目前书法界的这种尴尬局面,尽可能对书法未来的健康发展起到引导作用。

在我的书法班上,除了学习书法,更多的是给学员们开设很多国学课,这些授课老师都是传统文化领域的顶级大家。我的一个办学宗旨是,“来者不拒,往者不追”,只要喜欢国学或书法都可以来参观学习,让我欣慰的是,今年已经是第四期书法高级研修班了,很多学员对书法的看法和学习态度出现了转变,不再像以前那样执着于外在形式的表达,而是把心思花在了对书法的内涵和自身的文化要求上。我相信如果他们日后多花些精力在国学上,写起字来将会越来越轻松,越来越自信,也会写得越来越好。

记者:对于青年人来说,如何练好书法,您有哪些建议?

陈南璋:一个书法家若要把字写好,一定要对中国古代的典籍有很深的了解,尤其要对儒家、道家、佛教的经典著作进行通读和领悟,这些经典可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六’,即一红、两史、三玄、四书、五经、六艺。一红是指《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对于研习传统文化的人来说,特别值得读;“两史”分别是《史记》和《资治通鉴》;“三玄”则是《周易》《道德经》《庄子》,四书五经大家都知道,六艺则是儒家所谓的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才艺;佛教的《心经》和《金刚经》也要读,还有一部禅宗典籍《坛经》非常重要,这本书把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融会贯通而形成的佛经一定要着重诵读。

经史子集、儒释道都需要涉猎,只有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才能对中国深邃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才能汲取养分,写出漂亮的书法来。

记者:您说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是最生动、最形象的一种载体,那么,您对“文化自信”怎么看?

陈南璋:我认为,越是民族的,越能走向世界。我们的“文化自信”是有着悠久的几千年文明做支撑的。众所众知,中华文明是“四大古文明”里唯一没有断裂、并完整保存下来的,这就是让我们十分自豪的。

追溯历史,尤其是在唐朝,我们的经济、文化在世界上都有目共睹,那时候的唐都长安,是国际化的大都市,有70多个国家在长安设立使馆,有3万多外国留学生,还有众多外国人在国家的重要岗位上担任要职,那真的是“文化自信”的一种极致表现。

我们近代以来虽然落后了一段时间,但是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从来没有离开过国人的心头。希望更多人,可以通过书法这样的文化载体,来学习、传播我们深厚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以更旺盛的精力推动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蓬勃发展。

记者手记

鲁迅曾说: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书法是无声的音乐,静态的舞蹈。走进永临书院,看到那么多俊秀的书法作品,那一刻,无声的音乐在耳畔流连,优美的舞蹈在心头盘旋,美哉!壮哉!

陈南璋先生穿着黄色毛衣,点上一柱香,在阳光和袅袅的香气里,开始接受记者采访,采访的中间,陈南璋先生接了一个电话,听情形,是平时经常接到的“骚扰电话”,他语气温和地回复:“钱我有,不需要贷款,谢谢您,谢谢您。”然后回过头说了句“抱歉”,采访继续进行。整个过程,除了爽朗的笑,陈先生的声音始终是没有大波澜的“温润”,却有“润物细无声”的一种张力。

陈先生的书法写得绵延有力、秀美丰润,化规矩于无形,字与字又无不在章法规矩中,大概这就是孔子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吧。

中国古代有“心正则笔正”、“文则数言见其意,书则一字见其心”、“故论书如论相,观书如观人”,于是有“字如其人”的说法。陈先生说,练习书法可以使一个人的心始终维系在一个合乎法度的有序状态中,这样一来,即便面对外在诱惑,也不会心有外驰、为物所役。如果扩大到整个社会,就会对人们的和睦相处产生巨大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

“我们这些从事书法事业的人,一定要好好学习领会总书记的文艺讲话精神,学好了,学透了,学通了,你就会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白创作的方向与创作的内容,这样才能在新时代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陈先生深情地感慨。

□本报记者 余翠平/文 彭程/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