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皇帝是节俭的模范,比如隋文帝、唐太宗等,但与道光比起来要逊色得多。道光一生非常节俭,他不但自己很少吃肉,而且不让家人吃肉。他自己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同样不让官员穿新衣,并以此作为衡量大臣能力和品德的标准,因此被誉为史上最“抠门”的皇帝。那么,道光的补丁到底要穿给谁看呢?
道光元年(1821),道光皇帝发表了关于节俭的宣言——《御制声色货利谕》,表达其崇尚节俭的理想和倡导节俭的目标。当家不久,他就下令裁去了后宫嫔妃宫娥每年上百万银子的脂粉费,并传下谕旨,后宫嫔以下的女子,不遇庆典不得吃肉。
道光非常崇拜古时汉文帝,就因汉文帝非常节俭,连宠妃的衣裙亦不绣花饰。不过,道光仍然觉得不够,规定嫔以下非但不能衣上绣花,就连鲜艳些的衣服,也只允许在节庆之日穿一会儿。当然,道光不仅有态度,而且有实际行动,如为省餐费,他让太监出宫买烧饼以备晚餐,晚上夫妻二人沏上一壶热茶,啃完烧饼,立即上床睡觉,连灯油钱都省了。他自己的衣服,除龙袍外,都是打过补丁的。他的补丁首先是穿给家里人看的:我是皇帝,我都穿打补丁的衣服,你们少添置新衣不应该吗?
自己穿破衣服,看到大臣们穿新衣服,道光当然不高兴。时间一长,大臣们即使做了新衣服也都用各种办法磨旧了再穿,或直接去拿新衣服换旧衣服。一时间,京城里的各个裁缝铺的旧衣服全部脱销。后来,有人发现这个商机,就趁机抬高旧衣服的价格,旧衣服比新衣服的价格还要贵两倍。不难看出,道光的补丁是穿给臣子看的:我是皇帝,我都穿打补丁的衣服,你们还敢穿新衣?
然而,道光只知节流,不懂开源,使得整个国家的经济如同一池死水。更可悲的是,他只知自己节俭,却不知去根除浪费的源头。有一次,他平常穿的一条“湖绸”裤子破了个洞,让内务府去缝补一下,竟花了3000两银子。因地宫渗水,他下令将已经完工的陵墓废掉而易地重建,就此耗掉国银几百万两。道光治理下的各级官吏贪污挥霍盛行,三品大员过一次生日就耗费白银八万两,河南一个知府的夜壶把手居然镶嵌了3颗翡翠。
没把主要精力放在治理国家上的道光,不但被手下耍得团团转,当英国人打过来时,居然不知道“英国人所要的香港有多大啊?”琦善说:“就是南海边上的一个小渔村,就像蛋上的一个小点。”于是,道光就大方地说:“那就给他们好了!”香港被割,从此中国开始了闭关锁国。
摘自《文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