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642宗宅基地的棚改,仅仅10天,村民住宅签约率达到100%。近日,永顺镇小圣庙村成了通州区的一大焦点。400年的村史,棚改工作前前后后才4个月,为何工作开展如此顺利?
75岁村民郭全来到未来新居的地址,放眼望去满心欢喜,“没想过这么大岁数还能住上楼房。”临时在玉桥南里租房的72岁村民张桂元说:“以前每年冬天哨土暖气又麻烦又脏,等楼房建好了,住自己家更美!”
在这背后,让“党旗在棚改中飘扬,党徽在棚改中发光”,把工作实际地做到百姓家中,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的示范力量,是小圣庙村4个月棚改工作中“法宝”。
小圣庙棚改项目现场总指挥、永顺镇纪委书记张宝利介绍:“我们前期对各个服务公司和基层干部,都进行了集体廉政谈话,要求大家统一思想、严肃纪律,将工作流程和补偿结果全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每天召开调度会,把未签约的村民进行分类,由党员认领,耐心做好政策解释和解读,帮助村民打消疑虑,解决各种难题。”
小圣庙村党支部书记戚仓说:“村里108名党员,每人联系20户,与村民代表一起包户做工作。鉴于村情复杂,所有党员都遵循党员先签约、后选房原则。12月6日启动住宅签约,在10天期限内给予签约全额奖励,确保签约率100%,并在签约奖励期第6天开始发放拆迁补偿款,实现全区棚改项目最快发放记录。”张宝利表示,这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一次棚改工作,永顺镇党委还制定了“一核双保险、三加四模范”的工作办法,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把百姓工作做在前面。
据了解,该村位于“城市绿心”规划建设范围内的重要位置。未来,将成为副中心“两带、一环、一心”绿化布局的一部分。“城市绿心”是一片9.8平方公里的绿色景观,是开放的生态绿色空间,也是未来城市副中心最具生命力的新地标。在绿地覆盖率超过70%的基础上,重要的城市剧场、剧院等文化设施都将集合于此。
□本报记者 赵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