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琳琳)记者日前从北京市职工互助保障服务中心获悉,由北京市总工会推出的《在职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自2012年5月启动至今,“二次报销”已覆盖工会会员400万人,受助职工177万人,受助人次977万人次,互助金额13.3亿元。仅2017年1月到12月,“二次报销”共计受助职工就达到111万人,259万人次,互助金额超过3.35亿元,受助职工同比增加18万人,52万人次,互助金额同比增加0.35亿元。
《在职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又称暖·互助“二次报销”,是北京市总工会覆盖会员范围最广、受助会员人数最多的项目,会员参与度、满意度高,资金使用效能充分,已成为市总工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服务品牌之一。这一项目按照“普惠制、全覆盖”的原则,面向全市持有工会会员互助服务卡的在职职工免费开展的互助保障计划,内容涵盖门诊、住院两方面保障,对会员在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的“自付一”部分,扣除起付线后,按比例进行“二次报销”,最高互助金额200653元。
据悉,2017年,北京市职工互助保障服务中心为暖·互助“二次报销”工作的推进不断提高服务会员的精准化水平,为会员解决最关心、最现实、最忧虑的医疗费用问题,让工会会员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同时,继续推进“二次报销”信息核实工作,截至11月底,已完成2017年第一、二季度已受助会员的信息核实工作,核实率为70%。对给付互助金失败的会员,每季度通过群发短信的方式,逐级通知各基层单位进行信息核实,尽最大努力确保会员及时享受到“二次报销”。
据了解,在开展“二次报销”过程中,也存在因会员服务卡信息不准确导致会员无法及时享受“二次报销”待遇的问题。主要包括三方面原因,一是会员服务卡信息采集时信息错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错误等;二是部分基层单位未及时关注给付互助金失败的会员的相关提示、通知等,未在规定时间内修正会员服务卡信息;三是部分基层单位在进行会员服务卡管理操作时不够严谨,如会员调动、删除会员信息或重新给会员办理服务卡等未按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市职工互助保障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暖·互助“二次报销”工作将进一步加强各相关单位的机制互联、信息共享、服务协同的工作力度,以职工参与率和满意度为衡量标准,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会员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