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守护胡同安全的“铿锵玫瑰”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7年12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胡同安全的“铿锵玫瑰”
——记西城区大栅栏街道铁树斜街社区女子消防队
 

眼下,北京已进入冬季,居民用火用气用电量剧增。在煤市街胡同内,大栅栏街道铁树斜街社区女子消防队员们正在挨家挨户发放消防温馨提示卡,面对面开展消防知识宣传。

每年秋冬季防火工作开展期间,女子消防队队员们每天都奔走在大街小巷、平房胡同。“能为社区安全尽一份微薄之力,多辛苦我们都觉得值!”女子消防队队长江萍说出了队员们的心声。这支全部由“红色娘子军”组成的义务消防队,一直在付出……

安全巡查永远在路上

近日,大栅栏铁树斜街社区女子消防队的工作节奏较往常明显加快。“秋冬季防火工作非常重要,尤其是老旧平房小区的防火工作更不容一丝一毫的马虎。现在每天都要巡查社区的安全,还要入户到孤寡老人家中帮助老人查隐患。”江萍说。

队员们分片、分区、分组,对街道内的独居孤老户、拾荒户、废品收购站点及重点防火隐患点位逐一拉出账单,建立工作档案,建立、健全防火工作台账。记者跟随江萍队长来到独居老人王大妈的家中,据江萍介绍,像王大妈这样的独居老人是她们看护的重点人群之一,队员都会定期到老人们家中帮助查找隐患。“前几天,我们发现老人家中的线路有些老化了,就联系电力工人给重新检修了一遍!”江萍说。

“义务消防队的工作想顺利进行,最重要的就是要取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在记者随同入户检查时,不时有居民向她问好,而她总会热情地回应,“您家厨房的杂物清理没,前阵子修过的电闸还有没有再打火……”江萍把每家每户的隐患都牢记在心,走访时总少不了嘱咐几句。

“消防安全宣传普及教育永远在路上。”江萍常说。

业务训练样样红

2006年5月,江萍组建的女子消防队正式成立,如今已经由筹备初期的12名队员发展到如今固定37名的规模,队员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

“我考虑如果仅进行一些消防常识的普及和宣传,显然无法发挥队伍的作用。我们一定要专业。”抱着这个想法,江萍向大栅栏地区的消防中队寻求帮助。

她们自主学习消防知识,学习家庭防火、初期火灾扑救以及火场逃生等自救常识,后来还学起如何使用消火栓灭火,并熟记了社区内所有地下消火栓的位置,专门制定了战斗预案,并按照灭火预案开展了实地演练等,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队员们的实战能力。

大栅栏地区的消防中队官兵也主动为女子消防队提供专业的训练指导。定期进行滚水带、打绳结、灭油锅等专业训练。“我们的义务消防队也有了专业技能。”江萍自豪地说。

“有时候我都挺感动的,有的队员已经60多岁了,但是参与消防志愿的热情却很高,那股认真劲儿,让我这个消防人都很感动!”西城公安消防支队大栅栏街道消防监督员张建伟说。

柔情细致送安全

消防宣传普及对于年轻人来说,很容易接受,但是在大栅栏地区,情况却不像想象中那样乐观。在大栅栏居住的多是老年人,部分老人还有拾荒的习惯,不肯将废旧的用品丢弃。

“一个大院有好几户居民,算起来也有好几十人,如果真的发生火灾,想要往外跑就很困难。”这种居住着十几户、几十户的大杂院江萍最为关注。

“当时组建女子消防队就是考虑到女性的表达能力强、工作耐心细致、更具亲和力的优点,以言传身教对居民进行消防常识的讲解。”队员的耐心、细致也赢得很多居民的普遍赞誉。

“义务”在多数情况下也意味着更多默默的付出。对于女子消防队来说,更是如此。每逢除夕、元宵节等重要节日,她们都要提前备好工具,时刻准备出发。胡同里爆竹噼啪作响,却声声牵动着队员们的神经。她们知道一旦落在木质楼或者某些易燃品上,后果不堪设想。居民们燃放完烟花开心离去,队员们则忙着在每堆爆竹上浇水,“每年都是这样度过的,有时要到凌晨两三点钟才能回家休息。”

采访期间,江萍随身带的电台不断传来信息,她时刻都在和队员们沟通互动,采访结束后她就忙着继续工作,许多像江萍一样的消防志愿者们放弃休息无私坚守,只为守护一方平安。

□本报记者 周美玉 通讯员 孟宪尉 文/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