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摘
3上一版  下一版4
 
百年来,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7年1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年来,
上海住宅发生了哪些变化?
闵行一条街的建设工作仅用了78天完成,创造了“一天一层墙,二天一层楼”的闵行速度。其在建筑形式和风格上有别于以往,成为这一时期工人住宅建筑的新样板。
 

近年来,但凡与住房相关的新闻总是能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热议。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0.8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6.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5.8平方米。

事实上,百年来中国住宅的变化远远不止在单纯的居住面积上。特别是在上海,自近代以来,住宅就是巨大的历史变动在城市空间中留下的烙印,并深刻影响着上海的城市生活。

石库门里看洋楼 独门独院被打破

众所周知,传统的中国住宅多为院落布局,江南水乡的民居则多为庭院式。小桥、流水、住宅、码头,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独特的南国水乡风景画。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进入长江流域,上海人口激增,地皮价格高涨。自19世纪50年代起,便仿照欧洲联排式住宅的形式,建造了一批成本很低的木板房屋,形成最初的里弄式住房。19世纪70年代改用砖木结构,设计了上海独有的石库门里弄民居。这是一种群体集居的居住方式,并成为之后上海住房的主要形式。

石库门脱胎于传统的四合院,大多成排建筑在井然有序的里弄,为砖木结构的毗连式房屋。弄门纵向深入,过道两旁即为相互毗连的石库门民居。

20世纪初,这种里弄式的群体集居民宅形式开始逐渐出现在江南的许多城市中,于是,中国传统的独门独院居住形式被打破了。到了民国时期,各式各样的高层建筑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大城市中,最典型的就是被西方人称为“冒险家乐园”的上海。

1911年以前,上海的最高建筑是6层。1928年修建的沙逊大厦(今外滩和平饭店北楼)是上海第一座10层以上的大楼。这幢钢架结构大楼用花岗石砌筑,外形简洁明朗,明显受到了19世纪末美国芝加哥高楼建筑风格的影响,外部不重雕琢,内部却装饰得豪华无比。沙逊大厦建成后的短短几年间,上海又奇迹般地涌现了28座这样的建筑。

随着西式高楼的兴建,市民住宅也有了新的变化。从20世纪20年代起,上海的民宅开始从平房向空中发展,出现了一种两三层的新式里弄住宅。与过去上海的里弄住房相比,新式里弄住宅对房屋的使用功能作了明确的划分,有卧室、浴室、厕所、厨房,有些还有煤气灶,宅前留有绿化园地,里弄的宽度可容车辆进出。较富裕的人家住花园式里弄住宅,最富有的人已经仿效外国人的生活方式修建了花园别墅,抢占黄金地段,建起了独院式高级住宅。

工人新村成为

新中国成立后住宅“主旋律”

旧上海原本就是中国的工业中心。1949年后,在苏联模式影响下,上海工人数量连年增长,其中仅纺织工人就有四五十万之多,居住环境普遍很差。

1950年,根据中央的指示,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指出:“目前经济情况开始好转,必须照顾工人的待遇和福利。”在此背景下,曹杨新村“1000户”工人住宅(实际建造1002户,即曹杨一村)和“两万户”住宅应运而生。

曹杨新村既不是欧洲式的街坊,也不是老上海的传统里弄,而是郊区型花园式的居住区,这是政府主导的大型城市公共住宅建设的首例。此后,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工人新村建造活动,这批住宅后来被称为老公房。当时除了曹杨新村,还有1959年国庆节前,仅用78天即建成的闵行一条街,其在建筑形式和风格上有别于以往,成为这一时期工人住宅建筑的新样板。

1957年,上海提出有计划地在市区的边缘地带和郊县辟建卫星城镇,第一个将此设想转化成现实的就是闵行卫星城。为闵行各大企业职工及家属解决住房困难,建设配套生活区,成为一项市政建设任务。

此时正值“大跃进”高潮时期,为赶时间节点,工程建设只争朝夕。最终,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条件下,闵行一条街的建设工作仅仅用了短短78天就完成了,创造了“一天一层墙,二天一层楼”的闵行速度。

相较于1950年代初的工人新村,这一时期的工人住宅面积有所增加,已经达到一户二十余平方米,而且各户有独立使用的卫生间。并采用“一条街”的建筑结构,一楼是商铺,上面住人,满足了人们日常所需的购物、休闲、娱乐等需求,还有街心花园绿化带,可以说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社区”了。

之后,最具代表性的工人住宅是建于1973年的金山石化新村和建于1978年的宝钢新村,不但有工人住宅建筑,还兴建了影院、医院、宾馆等一系列配套设施,满足工人和厂区的需要。

从侨汇房到商品房

买房走进市民生活

1978年9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城市住宅建设会议召开。为实现人民盼望安居乐业的梦想,中央提出,到1985年,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要从3.6平方米提高到5平方米。而在实行计划经济配给制的年代,并不存在“买房”的概念,直到1980年代,“买房子”、“商品房”才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1980年1月1日,中国第一份合作建房合同在深圳诞生,1980年也成为中国房地产业突飞猛进的一年。就在当月,《红旗》杂志发表文章,论证住宅属于商品,私人购房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不矛盾。随后,围绕着福利分房是否应该坚持的问题,报纸上也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与此同时,《人民日报》则罕见地报道了吉林推广四平市建房出售经验的消息,这批住宅同时面向集体单位和个人出售。

那年的4月2日,邓小平在北京一片灰旧低矮的建筑物旁边,发表了后来被称为《关于建筑业和住宅问题的谈话》的言论。这次后来被反复引用的谈话确定了几个原则,其中包括“房子是可以卖的”。他指出:“城镇居民可以自己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房。不但新房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十年、十五年还清。”

上海最早可以购买的住宅,是复兴公园附近雁荡路上的雁荡大厦,当时的投资方是一个香港商人。这是上海第一批批租土地建造的华侨房,专门卖给归国华侨,而且要求以港币、美元等外币购买,非华侨不能购买。之后,上海又出现外汇房。上海有不少人虽不是华侨,但有海外关系,手里持有一定的外币,外汇房即是卖给这些人的。

康健新村也是上海民用住宅从计划走向市场的一个例子。康健新村位于上海市西南近郊漕河泾地区沪闵路沿线,东起柳州路,西至桂林路。1980年代国力增强,于是上海要建造一批新型社区,康健新村就是一个代表。原本这个住宅小区只供教授、医生等专家居住,后来在市场经济的氛围下即成为商品房,可供市民购买使用。

此后,房地产市场开放,“商品房”、“买房”逐渐就走入了上海市民的生活。摘自《解放日报》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