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脏街”不脏了 闹静两相宜
来了“小河长” 又现水清清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7年1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来了“小河长” 又现水清清

海淀区小月河:
 

“过去是垃圾场,现在像花园,小月河边真是大变样啊。”家住海淀区学院路竹溪园小区的张力指着矗立在滨河路东侧一道绿色的防护网介绍说。防护网将修葺一新的排水沟隔开,这是为了防止垃圾车在此倾倒垃圾。

小月河纵向穿过学院路街道辖区,位于东升镇东部,是一条自南而北流向的河流,是重要的城市河道。学院路街道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一些施工人员及无照商贩,夜间经常将沙石、渣土、垃圾等堆放在河道两岸。夏季多雨时,这些垃圾会严重影响河道边沟的排水畅通,同时也污染了小月河的水质。

自今年8月本市推进河长制以来,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张之放和街道党工委书记张炜担任起小月河的镇街级总河长。河长一上任,马上联合街道城管以及市河湖管理处土城所,对全长6.3公里的小月河进行了全面梳理。

河长的主要工作就是12个字——三查、三清、三治、三管。“三查”即严查污水直排入河、垃圾乱堆乱倒、涉河湖违法建设;“三清”即清河岸、清河面、清河底;“三治”即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治理;“三管”则是要严格水资源、河湖岸线、执法监督管理。

“有了河长制,工作好开展多了。以前巡线时发现建筑垃圾占了河道,工地方至少要三五天之后才会清理,但在河长制的协调下,城管执法人员上前参与管理,很多工地当场就会清走渣土垃圾。”河湖管理处土城所相关负责人说。

早在2015年1月1日起,海淀区在全市率先启动河长制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发挥了属地在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区域内监测水体断面水质综合达标率同比提高22%,水务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这样的变化在海淀随处可见,随着“河长”的走马上任,大大小小的河流都有了“河长”的守护,水环境建设也将因此呈现出新面貌。

今年以来,海淀区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对“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总体部署,牢牢把握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大胆先试先行,标准上调一级,全力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各项任务均提前超额完成全年计划,有17个任务子项取得全市前三名;对人口带动作用较为明显,涉及人口40余万人,三季度常住人口净减少9.2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7.6%。同步,在“提升”上下功夫,聚焦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提升文化品位、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提升人居环境等领域,主动做“优”,管理加压,取得明显成效。

□本报记者 白莹/文 彭程/摄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