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服务有智慧 养老更贴心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7年11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键预约 移动照料
服务有智慧 养老更贴心
政协委员:智慧养老需要标准先行
 

随着人们对于养老问题关注不断升温,不少新思路和新尝试也应运用到养老中。这其中就包括“智慧养老”。不管是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还是依靠政府搭台,越来越多的科技元素正活跃在养老领域中,并且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探访】

服务老人“一键预约”

调查中,记者发现不少人对于养老模式中的新元素十分关注。“养老绝不意味着用传统的老做法去解决,还是需要加入更多的智慧元素。让养老搭上互联网快车,由此提提速。”一直关注养老问题的市民张蕾说表示。而这些,不久前也在她家门口发生着。

11月15日,延庆养老核心区正式揭牌。养老核心区内,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区级养老院、区光荣院、区军队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湖南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南菜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成环形分布,占地约2.5万平方米,共有543张床位。

核心区养老服务机构密集、养老设施齐备、服务集中、交通便利,为延庆的养老CBD,并呈现出“一体两翼”的特色。“一体”是指养老CBD融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以及居家养老为一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两翼”是指以“互联网+养老”实现智慧养老,以医养结合实现健康养老。

据了解,本市提出“9064”的养老模式。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的协助下通过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服务照顾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延庆养老CBD将“9064”养老模式中的居家、社区、机构三种养老融为一体,整合优化各类养老资源,向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的人提供各项服务,辐射带动全区养老事业和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据介绍,延庆养老CBD不仅仅是三种养老模式的物理整合,更要发挥出“1+1>2”的整体核心区功能。养老CBD引进具有丰富养老工作经验的专业社会力量负责运营,延庆引进并推广他们先进的养老理念和专业的工作经验。值得一提的是,养老CBD通过连锁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推动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互联网+”养老服务体系,充分辐射带动延庆养老产业的发展。

“互联网+养老”通过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来实现。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设立延庆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利用互联网整合全区养老服务资源信息和全区老人的需求信息,实现供给侧和需求端的精准对接。

目前,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已经整合了近20家养老服务商、31家养老机构和11支农村助老服务队,老人只要拨打热线电话就可以进行“一键式”预约服务。养老服务指导中心通过平台对服务商、服务过程、服务质量等进行全过程动态监管和实时监测,进行智能化管理。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还将利用“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手段对服务及老人需求进行统计管理,优化服务项目,实现智能化养老服务。

当天来参观的王大妈说:“这个地方真不错,可以住,可以玩,可以吃饭,还有健康体检,我们老人的需求基本都能满足了,老人服务全部能‘一站式’搞定。”

老人体会24小时“移动照料”

在朝阳区,利用互联网智能硬件技术,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很快将成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10月,朝阳区八里庄街道正式启动“健康家e养老计划”,该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以八里庄街道东里社区、西里社区、十里堡社区为试点,一年来已显出成效,街道计划辖区90%的老人都将获配一套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

这套可穿戴设备将适时监测老人血压、心率、体温等健康指标,通过移动互联网,将数据“同步”至八里庄地区第二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平台。相关健康指标,一旦出现异动,信息平台即时发出警报,并进行GPS定位。医护人员将“按图索骥”,在第一时间赶赴老人家中,实施医疗干。

八里庄街道负责人介绍, “远程监护+上门服务”,这种“一对多”式健康管理模式,将“移动照料”变为现实。 老人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外出途中,一旦发生意外,医疗小分队都能在第一时间“望闻问切”,并赶赴现场,提供医疗救助。

目前,八里庄地区第二卫生服务中心筹建的监控中心已投入使用,组建医疗服务队伍,对本地90%的老人,实行24小时“移动照料”。记者在八里庄街道新建成的养老科普体验中心看到,“健康家e”健康养老服务系统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佩戴智能腕表的老人健康指标,一旦哪位老人有异常,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和佩戴者联系,同时通知八里庄第二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赶往求救地点进行措施。

养老驿站的智能病床显示的信息也能实时传送至服务系统,老人躺到床上,屏幕上就会显示出各项指标,老人离床后屏幕也会显示离床时间,为不在身边的子女提供老人实时动态。记者了解到,这种智能病床同样可以在家里使用,与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老人就可以实现实时监测。

企业关注智慧养老发展

不仅仅是政府部门想办法,将互联网等更多科技元素引入到养老上来发挥作用。一些企业也看准智慧养老这个领域,积极投入到其中。不久前,第二届家庭服务博览会在顺义区举办。博览会吸引了来自全市近50家涉及家庭服务、养老服务和提供智能生活的企业参展。布设人工智能、居家保洁、养老健康服务、便民服务、金融管理、环境治理等30余个场景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的博览会上,智慧家庭服务吸引着不少人的关注。在智慧养老公寓展位前,工作人员正在模拟智慧养老公寓中演示着科技元素在养老上发挥的作用。不管是就医、用餐要是各种养老服务,老人都不用发愁。智慧养老服务系统可远程监控老人的身体健康问题;老年餐桌可每天为老人设计养老餐菜单,并为老人送餐上门;老人有紧急需要,按一下按钮,就有相关的为老服务工作人员上门,同时联系老人儿女。

【建议】

智慧养老需要标准先行

北京市政协委员、医养康(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立新,所从事的正是社区医疗养老服务领域,对社区医疗养老问题的持续关注,使得她对当前存在的社区居家养老单薄问题非常了解。她提出,养老离不开医疗,医养结合的养老方式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面对老龄化社会对养老服务提出的新要求,北京不断加大养老供给侧改革创新,试点通过互联网+让老年人随时就近享受精准的健康服务,助力解决社区居家养老的“医养结合”难题。由此,余立新认为,养老需求的多元化,使得通过信息技术在供给侧掌握老年人状况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社区服务站点采集老年人日常数据,帮助老年人掌握和管理自身健康。一旦老年人健康出现异常,社区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可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在今年初的全国两会上也表示出了对养老智能化的认可,她认为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发展智能化养老,既能够显著提升养老服务效率,又能保证老人不与子女、熟悉的社区环境相脱离,为居家养老提供了更多可行性,是未来居家养老模式的一个新趋势。

翟美卿表示,智能化居家养老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连接医疗、家政、餐饮等公共养老资源,共同构建养老服务互动平台。但由于当前养老社会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很多智能化居家养老还停留在“概念”层面上,配套弱、无标准、服务不落地问题突出。

同时,行业门槛过低也为智能化居家养老带来了隐患,相关智能化设施设备没有准入标准,特别是部分带有移动健康功能的智能终端设备,误差较大,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也不利于养老大数据的采集。

对此,翟美卿建议积极推动智能化居家养老的标准建设、规范先行。制定一套完善系统的规划和指导,为各智能化养老机构提供可依照的标准。

翟美卿建议,智能化养老在产业发展初期、运营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还需要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应完善养老服务型企业的相关税收、财政支持政策,加大对智能化居家养老的资金投入,对于智能化居家养老平台给予适当的补贴。此外,要多渠道培养居家养老人才队伍,提高薪酬和社会保险待遇,探索入职补贴政策,鼓励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社区养老的护理保健服务。

□本报记者 盛丽 孙艳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