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国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刷脸时代,你的“脸”还安全吗
专挑酒驾司机下手 济南一“碰瓷”团伙被起诉
两岸考古学家: “史前海上之路”可能存在
“变味”的家委会能发挥啥作用?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岸考古学家: “史前海上之路”可能存在

 

新华社电 “5000多年前的古人就很可能在黄海及东南沿海海域,沿着‘史前海上之路’进行较频繁的海上活动。”在2日至6日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召开的中国东南及环太平洋地区史前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说。

关于“史前海上之路”的推断源自于福建南山遗址最新发现的大量炭化稻谷和小米。赵志军说,在新石器时期,既种植水稻也种植旱地作物小米是公认的山东半岛地区特有的农业生产模式。“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上看,没有发现自山东半岛地区向福建沿海地区陆地传播的证据,剩下的可能性只有通过海路。”

赵志军说,南山遗址的考古发现,结合近期其他东南沿海遗址的考古成果,使得曾经只是假说的“史前海上之路”成为了可能:约四五千年前,我国就有先民就在沿着东南海路进行交流,并将北方文化传入海峡两岸地区,这比此前学术界认为的古人海上交流时间提早了近千年。

台湾学者近年来对靠近大陆的马祖列岛上的两具史前人骨骸进行了DNA研究。结果表明,这两名史前人类与现代台湾原住民以及东南亚若干岛屿族群有着共同的遗传血缘。台湾考古学家陈仲玉说,由此可以推断大陆东南沿海一带可能是近1万年以来“原南岛语族”的祖居地之一,“学术界将重新考量史前人类海洋迁徙史和南岛语族的起源等问题”。

赵志军说,“史前海上之路”为探索台湾海峡之间的早期文化交流,以及与南岛语族文化圈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线索。“那么古人是如何航海的?是否有可能通过把独木舟绑在一起利用海潮?古人的海洋航行能力超过我们的想象,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