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市民家门口的“生活圈” 如何增强便利感?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10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刻钟生活服务圈”普及
市民家门口的“生活圈” 如何增强便利感?

 

市商务委不久前发布消息称,今年前9个月,北京全市新建和规范提升便民商业网点1113个,提前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标志着更多的市民可以享受家门口的“一刻钟生活服务圈”,同时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这项通过深化服务业供给侧改革的便民措施,让百姓获得感增强,称赞它便民、利民的同时,你是否也还有不满意的地方?

【探访】

小小便民服务中心 搭载服务综合体

菜蔬生鲜日用品样样齐全、剪发洗染、修锁配钥匙,还有儿童游乐场所,家中的破烂儿有了回收站……今年5月份,广外小马厂地区完成疏解后,一度缺失的菜市场改造成为了“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让该地区居民生活便利升级。

划分在核心区的小马厂便民服务中心,千余平方米的营业面积虽不大,但商品丰富,达到4000余种。不仅销售生鲜和日用品,还搭载了回收、剪发、洗染、儿童游乐等便民服务。“价格便宜,还新鲜!”居民刘大妈每天都会光顾这家便民店,打一开业就成了这里的会员,“会员价的蔬菜有的还不到一块钱一斤”刘大妈告诉记者,之前总去附近一个地下菜市场,和这儿比离家远,蔬价还贵,现在基本上不去了。

便宜的生鲜,干净的环境,消费到一定金额,还有蔬菜可以赠送,小马厂便民服务中心如今已经成为附近居民购买生活必需品的主要阵地。

据居民介绍,小马厂地区原本有一家菜市场,但是去年疏解了以后,部分居民买菜都要坐公共汽车去几站地以外的地方。一些生活服务的商家缺失,让居民生活不是很方便。小马厂便民服务中心正是由疏解后的菜市场升级改造而成的,可以惠及周边9个社区7万居民。

记者了解到,这家社区服务中心并非个人承包,而是新发地打造的珍品荟旗下项目“来颗桃”生鲜店。该店搭载了快剪、洗衣等综合便民服务项目,成为了现在的生活服务中心。目前,新发地正在海淀、西城、顺义、丰台等地区建立这一类型的商业便民服务中心。选址的标准主要是购菜不方便,居民人口密集的地区。

来自北京市商务委的消息称,今年前9个月,北京全市新建和规范提升便民商业网点1113个,提前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作为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和在疏解整治背景下保障居民日常生活便利的重要工作,便民商业网点建设提升在如火如荼进行当中,所带来的不仅是社区生活便利度提升,还有社区商业对应市场空间的扩大。 

截至9月底,全市蔬菜零售、便利店、早餐等基本便民商业服务网点在城市社区覆盖率达到88.9%,城六区实现社区全覆盖的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全市基本便民商业网点连锁化率达到34.4%,较上年度末提升5个百分点,其中城六区网点连锁化率达到42.7%,较上年度末提升5.7个百分点。

【声音】

称赞生活服务便捷

呼吁加强服务商监管

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力量和居民个人提供志愿互助服务、市场提供便民利民服务,从2009年北京市首次提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概念,到近两年实施《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行动计划》,如今北京全力推动全市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迈上了新台阶,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家门口“一刻钟生活服务圈”的便民、利民。

便捷,是不少人对于“一刻钟生活圈”的评价。不管是买菜、吃早餐、理发,这些日常的琐碎常事,在“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的帮助下变得不再那么头疼。而今,还有些社区的便民服务站里还装有终端点单机,家住附近的居民可以通过点单机选好购买的菜品。只需留下地址、联系方式,完成网上支付,新鲜的菜品就会准时送上门来。

除去这种搭上互联网的方式,步行15分钟范围内就可以享受到方便社区服务的模式,也让张媛这样的上班族感受到便捷。“主要是近,上了一天的班,家门口就能买新鲜的菜,节约了时间也节省了体力。”

在称赞的同时,张媛也提出自己的建议。“一些新小区,附近的商铺比较多。但是想不起来,一些老旧小区会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服务型商业很难入驻。”她表示,在推进服务圈建设的同时,需要加大对于老旧小区服务型商业的引入。“让一些知名企业的小门店,能够走到老旧小区的周围。这样在商品、服务的质量上有保障,也让居住在附近的居民享受到便捷。”

“不仅要数量增加,质量也要把关。”市民王佳很关注“一刻钟生活圈”的监督问题。怎么才能确保这些提供便捷服务的服务商的质量?据了解,有些地方也尝试不少做法。比如,有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定期会对服务商进行培训;有的会组建社区居民义务监督员,对服务商的服务质量进行评分,及时淘汰不合格的服务商。以此来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的健康运行提供保证。

【分析】

百姓对“一站式”便民服务需求最迫切

今年年初,中共北京市委着眼于进一步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将“进一步深化服务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确定为今年北京市政协重点协商议题之一。北京市政协专门成立了“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专项课题组”,由市政协经济委牵头组建。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柯文进说,施政于民当然要问计于民。由此,市民群众的问卷面向广大市民征集调查。前不久,这份调查结果出炉了。

记者了解到,这项调查是由北京市政协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专项课题组发起,专门针对生活性服务业现状与需求设计的调查题目,目的就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问题向政府提出更好的意见建议,参与调查者形成的大数据将是整个调研的重要基础数据支持。

根据“大数据”分析,本市中等收入及以下人群最为关心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所带来的获得感。满意度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便民网点、公共文化服务和休闲旅游服务,说明老百姓觉得买东西比较方便、文化服务搞得不错、周末旅游有地方去了。不满意度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养老服务、物业服务和社区治理,说明在这些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柯文进介绍,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认为“一刻钟生活圈”及公共设施哪些还不健全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社区服务综合体、医疗服务和早餐店,分别占53%、46%和41%,由此可以看出,百姓对于“一站式”便民服务的需求最为迫切;认为家政服务业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缺乏统一服务标准、市场监管不到位、服务价格混乱和服务质量较差,分别占66%、62%、61%和57%,家政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最为老百姓所诟病;认为小区物业管理最突出的问题是物业服务质量不高、物业服务标准不清晰、业主维权难,分别占66%、54%和52%,可见标准化建设是提升物业服务品质的当务之急;最希望在丰富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上采取的措施是增加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设社区图书馆、加强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协调,分别占63%、62%和50%,可以看出文化活动缺场地是当前的主要问题。

【建议】

充分利用疏解腾退建更多便民设施

今年以来,北京市政协专门就“进一步深化服务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若干问题的建议进行了协商议政,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委员们认为,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根本上就是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委员们建议,深入探索老旧小区、平房区物业管理新模式,不断完善社区治理;充分利用疏解腾退用地,建设更多便民公共服务设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政策障碍,扩大优质生活性服务供给。

委员们提出,把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完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结合起来,按照“疏补同步”的原则,在积极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同时,支持老旧小区利用疏解腾退空间、原有锅炉房等存量公共空间建设和补充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便民商业网点等。

针对物业服务质量不高、服务内容和标准不清晰等问题,市政协委员们建议,应强化物业服务行业监督,促进物业服务企业转型发展,探索物业管理增值服务新业态和多元发展新模式,引导和鼓励物业企业将服务链向社区服务、居家养老等领域延伸,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针对养老服务市政协委员们建议加强资源整合和利用,推广公办民营、公建民营模式,通过政府购买、置换、租赁、闲置资产收回,以及规范新建小区养老设施的建设、移交与管理工作等方式,无偿或低价交由社会力量运营并提供运营资助,缓解城市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不够、老旧小区设施严重不足、农村地区设施缺乏等问题。同时,加快养老照料中心从单一照料功能向综合性养老服务平台转变,为社区居家养老提供专业护理、应急救助、精神慰藉、老年助餐、适老设施改造等服务。引导建立“以老助老”服务机制,鼓励和引导老年人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进行互助服务,推进融合式的共享服务。

□本报记者 孙艳 盛丽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