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文摘
3上一版  下一版4
 
密码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7年10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一条街巷储存的 民族复兴
密码

▲文华胡同24号
▶李大钊雕塑
 

国家博物馆往西约3公里,就是李大钊90多年前开展革命工作、生活了近4年的普通四合院——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

从李大钊故居到国家博物馆,虽只有短短3公里,却堪称中华民族走上复兴之路的缩影。

文华胡同24号

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这个古朴、寻常的院落,90多年前,当年叫“石驸马后宅35号”的这个院落,是李大钊在北京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从1920年春至1924年1月,李大钊一家在这里居住近4年,这是他在故乡之外与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居所,是他与妻儿生活在一起最快乐、最开心的地方。

正是这一时期,他领导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发起成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筹建时期的许多重大活动,建党初期中共北方区委的一些重要会议,就是在这个院落进行的。

在这里,李大钊多次会见共产国际代表,接待进步青年传播共产主义火种,写下许多“求达真理”的文字。在这里,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作为“播火者”,率先在中国介绍、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小院住的期间,是李大钊文章的高产期,基本上每9天就写出一篇文章。”2008年就在这里工作的李大钊纪念馆办公室副主任刘洋说。

“大钊先辈牺牲时,我父亲才4岁,其实没什么印象。有一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找我拍李大钊纪录片,我才认真研究大钊先辈的事迹……”走在新文化街上,李大钊的孙子、66岁的李建生感慨万千。在他眼里,爷爷“生活从不追求物质”“坚持步行上班”“爱吃烙饼卷大葱”“爱下军棋、唱歌”,这样的李大钊,是亲人。但是爷爷又“很不普通”,爷爷是把自己在天津法政学堂的宿舍命名为“筑声剑影楼”,将自己的名字“守常”改为更显犀利的“大钊”的人,也是心怀家国、东渡日本求真,最终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人。

“这条街,就是为了纪念新文化运动命名的。”北京实验二小就在李大钊故居隔壁,副校长孙津涛说。新文化街,原来被称作“石驸马大街”。

杨椒山祠

在李大钊之前,中华民族很多仁人志士也曾探寻救国之路。

李大钊故居东南约两公里,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发生地杨椒山祠。如今,闹市中的这处院落正在加快腾退住户,作为文物将得到保护。

“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1895年,就在时称“松筠庵”的这个院落,以康有为、谭嗣同为首的1000多名举子相聚在此,上书反对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从新文化街穿过闹市口,西行约500米,是光绪皇帝的出生地,如今的西城区金融街青少年活动中心。年轻的光绪,有变革之心,却抗不过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势力,百日维新昙花一现。从菜市口再往东,是著名的湖广会馆,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曾先后5次来到这里。然而,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却没有完成复兴中华的梦想,正如中山先生留下的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鲁迅中学

沿着新文化街向东,是实验二小东西两个校区,东校区古色古香,历史上是一座王府。这是清朝八大“铁帽子王”王府之一,也是出王爷最多的王府,13代17个王,可是最后一代落魄了,竟饿死街头,把王府卖给做过总理的熊希龄,成了熊公馆。后来熊希龄做慈善,把资产都捐出来投身教育,建立了昭慧小学、昭慧幼儿园,现在成了实验二小一部分。

再往东,是鲁迅中学所在地,也是原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旧址,李大钊、鲁迅、许广平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都曾在这里任教、学习。从1901年的笃志学堂到如今的鲁迅中学,这里的一草一木见证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一个民族的奋斗和抗争。“我们经常在课上给学生们讲三一八惨案,讲刘和珍君,讲鲁迅和李大钊。”鲁迅中学原校长郗明说。

校园内,一块“三一八遇难烈士纪念碑”上铭刻着刘和珍、杨德群的名字。两位20岁出头的青年“为了中国而死”,悲愤至极的鲁迅先生写下《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一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是一个古老民族在陷入沉沦和屈辱多年后发自肺腑的最强呐喊。

佟麟阁路

以李大钊故居到国家博物馆这条线为横轴,与其交会的多条纵轴上,也有不少著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印记。和新文化街交会的佟麟阁路,以前叫南河沿大街。1945年,在冯玉祥提议下,北平市政府将大街改名为佟麟阁路,纪念抗日英雄佟麟阁。

1937年7月28日,日军向北平发动总攻,时任第29军副军长的佟麟阁与132师师长赵登禹指挥29军死守南苑。佟麟阁在腿部受伤的情况下执意抗战、带伤上阵,终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年仅45岁。一尊铜制的被炸坏了的怀表雕塑,将历史定格在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的那一悲壮时刻……佟麟阁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殉国的第一位高级将领。2015年7月,纪念雕塑在佟麟阁路上落成,雕塑高1.937米,链子为77个铜环组成,寓意为:1937年7月7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这条路,以抗日名将佟麟阁之名命名,折射了一个民族在危机来临时的共同抗争。

西绒线胡同51号

从鲁迅中学继续往东,穿过宣武门内大街,很容易就能找到西绒线胡同51号。这个由四进四合院加一座后花园构成的幽静院落,原是清代贝子府邸,民国时期成为一名银行家的寓所,1959年在此建成四川饭店。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曾到四川饭店用餐。在饭店老职工中,流传着一个“传奇故事”:厅内墙上挂着一幅两只猫的挂毯,小平同志曾在这里说过那句响彻亿万人耳畔的名言:“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39年前,正是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引领“中国号”巨轮驶上了一条富强、兴盛的航程……

国家大剧院

沿着新文化街,走过东绒线胡同,视线豁然开朗,国家大剧院映入眼帘。从1958年毛泽东、周恩来等动议建设国家大剧院,到2007年正式建成。

2017年5月14日夜晚,矗立水畔的国家大剧院,宛若一颗“明珠”,在灯光照射下如梦如幻。不远处是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故宫,碧瓦朱墙。古都的悠久文明与现代气息融为一体,构成一幅瑰丽画卷。

这个夜晚,一场“千年之约”的精彩晚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2000多年前,怀着友好交往愿望的先辈们开辟了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2000多年后的今天,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数十位国家首脑政要会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的大道之行。这样的复兴盛况,正是李大钊等中国共产党无数先烈为之奋斗和希望看到的。

国家博物馆

这3公里路的东头,是国家博物馆。李大钊牺牲的绞刑架,是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上的0001号文物。李大钊在《狱中自述》中说:“对外联合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及被压迫之弱小民族,并列强本国内之多数民族;对内唤起国内之多数民众,共同团结于一个挽救全民族之政治纲领之下,以抵制列强之压迫,而达到建立一恢复民族自主、保护民众利益、发达国家产业之国家之目的。”这样的“国家”,历经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已经变成现实: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最大贸易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从李大钊故居到国家博物馆,走过这3公里,人们不难发现,这就是一条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