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图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期待更多“技能大师” 脱颖而出
河南中医药大学食堂 写满药方中医典籍名句
重庆街头现“积木天桥” 颜色鲜艳吸眼球
山西太原举行 母婴安全急救演练
毕业生众筹200万元 地下车库变身24小时书店
冰岛推出神奇“3D斑马线” 提醒司机减速慢行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10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期待更多“技能大师” 脱颖而出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19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落下帷幕,平均年龄不到21岁的52名中国“年轻工匠”共获得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中国队位列金牌榜首位,创造了历史最佳成绩。 (10月19日新华网)

世界技能大赛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斩获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取得了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技能是谋生之本,但其实也是一门艺术,比如“庖丁解牛”中的那一把刀,如此优美的动作,如此的出神入化。当然,“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就如这次技能大赛上的奖牌,每一块当中,都有着多少的心血和汗水,也更有着对自己职业的执着和热爱。可以说,技能于个人,是一种品位,而技能的进步程度,体现着社会的文明水平。

实际上,技能炉火纯青,乃至成为绝门绝活,从来没有失传。比如从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的“一口清”、“一抓准”,售票员李素丽的“活地图”,到后来的宁波环卫工人徐辉,扫了7年地后,居然扫出一套融汇着物理学、统计学和心理学的“徐式扫地法”。这不仅印证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老话,于现代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依然得靠技能。

但应该看到,尽管现在许多工人多少也都有一技之长,大部分“手艺”的技术含量,却已经难以适应当下生产和服务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普通工人尽管也干得很辛苦,比如起早摸黑,却薪酬并不高。另一方面,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始终与工人的技术水平同步,而熟练技术工人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不少企业转型升级的瓶径。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虽是老话,但并没有过时。随着“工匠精神”的复兴,更多人将对高超的职业技能投之以敬意的目光,技术工人的地位前所未有地提高。而面对就业的竞争,如果有一技之长,乃至绝活绝技,企业抢都来不及。而无论于创业还是创新,技能更是不可或缺的基础。

培养更多的“技能大师”,无疑将为可持续发展奠定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提供强大的人才、技术的支撑和保证,而当更多的普通工人变身技能大师,不仅可以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也将大大推进社会经济新的飞跃。也因此借技能大赛“东风”,进一步复兴“工匠精神”,更多“技能大师”脱颖而出,让人充满期待。

□钱夙伟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