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特别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牢记总书记嘱托 一张蓝图干到底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7年10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牢记总书记嘱托 一张蓝图干到底

2017年2月23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视察。这是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新机场主航站楼建设工地视察。
京报集团记者 戴冰/摄
 

□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大城市病”、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和民生保障服务水平,必须从规划抓起。

□首都规划务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贯通历史现状未来,统筹人口资源环境,让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永续利用、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

□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北京各方面工作具有代表性、指向性,一定要有担当精神,勇于开拓,把北京的事情办好,努力为全国起到表率作用。

——习近平

九州云起,大城定心。

2014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深刻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成为北京工作的根本遵循。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一核与两翼。在总书记指引下,北京下一步发展的战略,就这样逐渐清晰。金秋时节,《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正式发布,绘就北京城市格局和未来发展蓝图。身处新时代,北京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立于新起点,这座千年古都贯穿历史、现状和未来,并将成为世界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牢记总书记嘱托,北京砥砺前行,一张蓝图干到底。

不朽之城 沧海桑田

华夏之心,是首都,是京城,还是北京湾。沧海退,桑田出。一亿年前的地壳运动,令太行交会于燕山,北京湾这个藏风聚气之地,在斗转星移中渐成。翱翔空中,尚不能纵览16410平方公里的北京市域范围,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内,一座160000比例的半球形青铜雕塑,却尽收这千里风光,呈于游人眼底。如果青铜有记忆,它会记得,2014年2月25日上午,规划展览馆迎来了最尊贵的客人。总书记端坐四楼多媒体展厅,曲面大屏上正播放着《不朽之城》,灰墙灰瓦的民居层层涌动,簇拥起正中间檐牙高啄的紫禁城……

这次视察中,总书记对北京规划和管理工作提出5点要求——明确城市战略定位、调整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城市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多媒体专题片《不朽之城》浓缩了北京3000多年建城史和860多年建都史,《古都巨变》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的巨变。北京中轴线模型、故宫模型和城市规划模型直观展示了北京的古城风韵和现代风采。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其他城市,总书记最常去的地方,就是规划展览馆。

总书记说,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与其他城市相比,北京又因为是首都而有所不同。首都规划务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贯通历史现状未来,统筹人口资源环境,让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永续利用、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总书记说: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北京各方面工作具有代表性、指向性,一定要有担当精神,勇于开拓,把北京的事情办好,努力为全国起到表率作用。以总书记重要思想为指引,北京未来发展明确了定城之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七版北京总体规划编制,正式启动。

规划为纲 启动转向

3万年前,历史选择了山顶洞。3000年前,最早的古城遗址,定在琉璃河古城。前有燕蓟,后有辽金。兴于明清,而盛于当今。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历史长河中北京的发展,一字是扩,另外一字则是长。这样的城市扩张史贯穿千年。这种趋势在新中国成立后,表现得更为明显。最早一版总规、脱胎于1953年的《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要点》为如今的北京定下了城市基调——当初的东北郊、通惠河两岸工业区留下了798、莱锦产业园、化工路;西北郊的八大院校和中科院,如今是全球瞩目的教育科研集群;东郊的新使馆区历经半个世纪风雨,已成国际交往热门区域;一次次总体规划发布,城市功能逐渐叠加;而城市常住人口总量,也从500万一路涨到新世纪2004版总规的1800万。

发展工业、发展第三产业……用总体规划引领城市发展的模式,在任何一个成熟的国家、成熟城市,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北京也遵循着这个规律向前推进。和改革开放30多年全国经济取得重大成就一样,世人眼中,北京这座城市似乎有一套完全不同于全球其他城市的内生逻辑。她有最光明的未来,同时又有严重的“大城市病”,任其发展前景堪忧。从聚集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这是史无前例的转折。2014年4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和总体规划工作组织方案,为了让新总规在北京发展中发挥出重要引领作用,编制行动汇集全国顶尖智慧、尽倾全市之力。40余次专家研讨会,院士、权威专家及近200名各领域学者对北京总规如何落实总书记要求提出建议。从新总规文本成熟到最终发布,16次大改,汇聚了各方智慧。总书记视察北京的重要讲话,是总规修编的案头卷、工具书、座右铭。

一核两翼 振翅高飞

2017年9月,初秋的北京,金颗玉粒,遍地嘉禾,预示着我们又迎来一个大好丰年。清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雨燕塔上,一只可爱的鸟儿探出头,振翅南飞。掠过鸟巢,经过玉河,回绕中轴线,穿越紫禁城,一路向南飞到北京新机场。如果把这只想象中和北京血脉相融的精灵的所到之处,落在总规里,那就是中轴线及其延长线,而从中轴线和长安街交会点蔓延开去,是“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格局。潮白河上,波光潋滟,那是副中心红日初升。定都阁下,星光璀璨,那是京津冀平原上的万盏明灯。北京正以鲲鹏之势,徐徐展开两翼。

一翼,是北京城市副中心。

1983年,第4版总规出炉,首次提到市区要坚持分散集团式布局,外围郊区规划13座卫星城,发展新的城市组团,打造“反磁力中心”。其中,通州卫星城经几次升级,定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今年2月,总书记视察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时强调,副中心建设不但要搞好总体规划,还要加强主要功能区块、主要景观、主要建筑物的设计,体现城市精神、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这些话,一句句、一条条,都将指引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整个城市副中心,将形成“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努力成为没有“大城市病”的城区。未来,这里将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另一翼,是河北雄安新区。

在新总规草案征求意见过程中,多位专家提出,要落实总书记指示,北京的规划必须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更加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这使得新总规中,出现了“一核两翼”、“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提法,北京将努力形成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比翼齐飞的新格局。

从交通到产业,从学校到医院,一核对两翼,北京对雄安,真心实意,有求必应。“这样一来,北京在总体规划中把自己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盘子,摆脱了一城独大、一城独优的传统发展模式。”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一位委员曾经历过多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制定过程。“变”,是他最深刻的感受。“我们的经济结构变了,我们的增长方式变了,我们的人群结构变了;我们的城市不再是30年前的城市,我们的农民不是当年赤贫的农民。”他一口气连说了5个“变”。而正是这些“变”,成为在总书记指导下,北京城市发展转型的依据。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不再以经济发展、经济指标、人口规模增长为重,而是以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和改善民生为重要目标。因为这里,有人民。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从广大市民需要出发。

翻开新总规,处处都有“人民”。“在规划制定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努力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市规划国土委总规划师、市规划院院长施卫良说。总规草案今年3月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首次亮相,吸引了成千上万关注北京发展的人。30天内,市规划国土委、市规划展览馆收到上万条、总计超过100万字的建议。今天,城市总规已向全社会公布,北京将以“四个意识”抓好实施,一环扣一环,一茬接一茬,把宏伟蓝图逐步变为现实。

宏伟蓝图 激荡人心

这份激荡人心的宏伟蓝图,将给北京人、新北京人甚至所有中华儿女,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大国首都?有幸,您会见证这个伟大的时代到来——3年后,对标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目标,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将取得重大进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成效,“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首都功能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依托“三城一区”,北京将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文脉传承,老城复兴,北京的全国文化中心地位进一步增强,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水平进一步提升。

再过15年,北京将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大城市病”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首都功能更加优化,城市综合竞争力进入世界前列,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构架基本形成。这意味着,您看到的,将是拥有优质政务保障能力和国际交往环境的大国首都;将是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坚力量和引领世界创新的新引擎;将是一座彰显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将是一座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和谐宜居城市;将是一座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北京将是一座亦古又新的中心城市,吸引全球目光。2050年,北京将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都,成为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在京津冀,将形成以首都为核心、生态环境良好、经济文化发达、社会和谐稳定的世界级城市群。她将成为具有广泛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全球中心城市;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成为弘扬中华文明和引领时代潮流的世界文脉标志;成为富裕文明、安定和谐、充满活力的美丽家园;将全面实现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泱泱中华,耿耿寸心。几载规划,只争朝夕。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世人将重新认识东方;而雄鸡的心脏,也将骄傲地站立于世界城市之巅。京报集团记者 耿诺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