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普通百姓走好创新创业路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7年10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训帮扶 部门联动 政策支持
让普通百姓走好创新创业路

 

日前,落下帷幕的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让创业又成为热门话题。其实,除了带着高精尖技术的归国学子和年轻的互联网“弄潮儿”们,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加入到了创业的大军中,这其中,就不乏“4050”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以及城镇失业人员等。这些有着创业意愿和创业激情的普通劳动者通过政策帮扶、培训提升,不仅走上了创业路,更发挥了创业的倍增效应,带动了周边人群就业。而随着政策的“破局”,专业技术人员也将能选择在职进行创业,并享受托底的保障。

培训帮扶: 让普通百姓享受创业红利

2012年,永乐店镇的农民芦洪春在村委会广播中听到了通州区的创业培训班正在招生,便萌生了想要参加的念头,那个时候,快50岁的他,刚经历了一次创业失败的艰辛,和几名社员共同种植的“黑花生”产量和销路都不太理想。正在犯愁时听到了创业培训的信息,果断地报了名。50岁的农民二次创业?但当时的通州区人力社保局却在转变帮扶思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里的“大众”绝不仅仅是拥有高技术、高学历的顶尖人才,更是有着创业意愿和创业激情的普通劳动者。

就这样,芦洪春正好赶上通州区人力社保局刚刚在创业培训中启用的新课程和新的培训模式——创业一体化见习培训模式。新的模式不仅有创业理论教学,还紧接着到创业见习基地进行手把手式的实地演练增强针对性,实际操作所学到的创业评估、调研、项目选择、商务洽谈、开办营销、人员和日常管理的方法及技巧,强化实际运用所学创业知识技能的本领。

在那18天的培训中,芦洪春在每一个模块的学习中都积极与创业导师探讨一个养殖项目的可行性,就是北欧的鱼种丁桂鱼,俗称“冰棍鱼”。这个鱼种非常少有,肉质特别鲜美,虽然产量有限,但市场前景应该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看到他的执着劲,通州区人力社保局组织相关渔业养殖及产业链运营的专家组成考察组实地对他所要创业的项目进行了专门的研讨,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在创业专家的帮助下芦洪春也做出了属于自己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市场前景不错。本身水面养殖就在他所在农村经济合作的经营范围内,有他牵头,社员们都非常支持,很快30多亩水面的鱼池就建设完毕,鱼种的拖放及前期水质的控制非常的重要。按照创业帮扶政策,通州区人力社保局对每一名参加过创业培训的学员都要开展最短不少于6个月,最少不低于6次的后续跟踪服务,在后续服务中建议他在保证鱼顺利成活的同时也要进行销售的准备,因为这种鱼的养殖周期短,但批次跟的非常紧,很多涉及销售的工作都要提前做,包括注册自己产品品牌,通过在线销售等等。用芦洪春自己的话说自己这些原来想都不敢想的办法都实现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冰棍鱼”顺利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并且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在各大四星级以上的饭店都能见到用“冰棍鱼”做出的各种美味佳肴。现在的芦洪春又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宽产品品种,直接带动当地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就业37人。2015年,他所在的顺旺农村经济合作社成为了通州区的创业见习基地,为通州区创业者提供见习服务。

同一年,通州区人力社保局将平民化创业作为创业工作发展引擎,根据副中心建设实际和普通劳动者创业需求逐步建立了一套极具通州特色的创业扶持工作体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构建创业生态圈;“课程创新”+“流程再造”见习培训一体化;“在线指导”+“口袋课堂”实时更新信息共享;“动态跟踪”+“专家回访” 全程把控关键路径,这些工作的开展都有效的保障了通州区创业培训后学员开办企业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并可持续经营的创业成功率。截至目前,共计培训各类学员2988人,其中可持续经营创业成功的有1079人,创业成功率36.1%,带动就业6050人。

部门联动:

做强“大创业”工作体系

创业人员刘冰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早在1998年他在丽江开设了一家风格客栈,2008年因为需要照顾家中老人回到了北京,可是丽江情怀一直萦绕着他。2008年9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国旺胡同看中了一处四合院,经过改建,“丽江庭院”这个具有丽江客栈风格的小店落成了,延续了他的北京丽江梦。但随着小店生意的日益红火,他在经营场地、人员招聘方面遇到了发展瓶颈。2010年底,安定门街道社保所邀请刘冰加入了“创业者沙龙”,在了解他的实际困难后,制定了专项创业帮扶方案,为他提供政策解答,寻求房屋资源,推荐失业人员就业。如今,丽江庭院已经在北京开了四家分店,经营走上了正轨,为近百名“4050”失业人员安置了工作岗位。

记者从东城区人力社保局获悉,通过多部门联合的方式,东城区不仅做强了“大创业”工作体系,更将积极开展京津冀地区创业合作,发挥该区创业资源优势,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由东城区人力社保局建立的“就业服务联盟”,联合东城区产促局、东城区工商分局、中关村东城园等部门组建“大学生创业宣讲团”,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讲堂”、“校园孵化园对接会”、“驻区重点企业校园招聘行”、“高校毕业生暑期招聘月”等活动,多次深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戏剧学院、首都经贸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宣传创业帮扶政策,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指导等常态化服务。2016年,开展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300余人次,帮助40余名大学生对接入驻嘉诚、嘉润等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团区委举办“和咖啡”、“社区青年汇”等创业服务活动,开展各类路演、创业者沙龙、讲座活动40余场,推荐100余名创业青年参加“创青春”等各类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选送的“建筑渣土3D打印技术”创业项目荣获大赛银奖。

目前,东城区共建立17家创业孵化基地,其中市级1家,区级4家,为20所外联高校搭建创业服务平台。打造新型创业投融资平台,组建创业项目征集平台,定期举办创业项目专场推介会,搭建起创业者与投资企业间的沟通渠道。2016年,4家区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年新增32家大学生创业企业,带动1680名大学生就业。此外,还通过建设“众创空间聚集区”的方式延伸服务范围,以东城文化人才(国际)创业孵化基地为基础,建立“东城区文化人才创业培训学院”,开创北京嘉诚科技融合基地+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服务模式,积极开展京津冀地区创业合作,发挥区内创业资源优势,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政策“破局”: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可采用“六种模式”

在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举办的“双创政策解读发布会”上,北京市各部门推出了多项利好政策,其中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解读了今年发布的《关于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介绍了对高校、科研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在职创办企业、在岗创业、到企业挂职、参与项目合作、离岗创业“六种模式”下的创新创业,集中出台的组合式支持政策。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出台的《实施意见》,打破对人才的束缚,让人才流动起来,真正实现人才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共享模式”。同时,组合式支持政策明确详尽,让专业技术人员在创新创业时轻装上阵,再无后顾之忧。

《实施意见》明确,创新创业的人员范围是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主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有专业技术职务的领导人员辞去领导职务的,从事科技管理工作、具有科技成果推广转化能力的管理人员,都可以离岗创业,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加快科技创新。其中,“兼职、在职创办企业”是指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履行本单位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本人及其所在团队的科技成果,在业余时间到与本单位业务领域相近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机构兼职,或是在职创办企业。“在岗创业”是指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工作需要,专门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岗位,让本单位的科研人员进行应用技术研究、项目开发与技术合作、成果推广转化,与企业进行产业化合作等工作。

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兼职、在职创办企业、在岗创业等创新创业活动,可以兼职取酬,获得成果转化收益。离岗创业人员离岗期间,可保留相应的人事关系、基本工资待遇和社保相关待遇。在此基础上,该政策还进一步细化管理考核措施,对兼职、在职创办企业及离岗创业人员,只需向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与单位签订协议后即可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期间取得的业绩,可以作为创业人员职称评审、岗位晋升、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与其他在职人员一样,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等级晋升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免除创新创业人员的后顾之忧。

□本报记者 闵丹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