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期间,中铁十六局一线职工在各地坚守岗位,谱写着劳动者的奉献之歌。他们说:“工作中的节日更快乐!”
福建南龙铁路项目:
一线职工过得很充实
34岁的张强是中铁十六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南龙铁路项目的总工,参加铁路建设10年。
10月1日早上6点多他就起床了,准备参加早会。“7点前要是不能吃到早饭,一上午就要饿着肚皮跑了。”早会上各架子队队长和技术主管会把遇到的难点提出来,他按照急切程度安排行程。
“先去南站大桥看现浇梁。”车到工地,他就习惯性地向座位后边摸索,开了门安全帽就戴上了。“再去台溪板大桥看桩。”台溪板大桥的最后一根桩基位于山坡下,桩基施工成孔已到位,但是新出的渣样和设计不符。张强手脚并用下了山坡,查看了渣样,随后和设计进行电话沟通。
从坡地再走400米就到了莲花山隧道进口,进口的边仰坡较陡,他觉得原有的锚杆框架梁不保险,变更增加挡墙和加大锚杆框架梁稳固范围。由于施工场地有限,他当天就和技术员及施工队负责人定下如何施工。等交代好已中午了。当天下午,张强又去荆西隧道出口和斜井,晚上还要把台江隧道大里程临近既有线路基施工方案优化整理出来。
云南昆明飞虎大道:
职工鏖战到半夜
10月1日晚,已调去中铁十六局轨道公司昆明市飞虎大道市政配套项目的朱强在昆明地铁3号线石咀车辆段吃完晚饭就往会议室赶。会议室里台账、图纸各是厚厚一摞,朱强忙着给项目部竣工结算小组成员“拎重点”。
“咱们工程量大,工序繁杂,要做一份满意的工程量统计表,需要‘一标六实’,如整个项目单体有多少、每个单体具体工序有哪些、变更索赔的地方有哪些等等。”朱强边整理图纸边交代着,“要多去了解制图标准和要求。”
夜色渐浓,不知不觉已快凌晨了。朱强把买的储存粮拿来会议室,“大家吃点东西,一起总结收拾就回去睡觉,第二天还得继续奋战。”
贵州关花项目部:
新职工坚守到半夜
10月1日晚,关花项目部举行员工会餐,员工举杯为国庆生。这时,去年刚毕业的大学生梁勇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施工队做好服务,确保能在当天完成的任务,绝不拖到明天。
项目领导闫红强带着责备的语气给他打电话:“大家都在聚餐,你怎么不来?”电话那头传来隆隆的机器声:“闫总,只要心中有国,在哪儿过国庆都一样。在工作岗位上做好工作,同样也是过国庆。”
灯火通明的红星1号桥终点桥台左幅台身施工现场,在技术员梁勇和桥梁4队的共同努力下,历时4个半小时,于10月2日凌晨1点20分完成浇筑。施工队伍负责人王全波说:“我干了这么多年,很少遇到这么认真负责的技术员,我们干到几点就陪我们到几点,有时候比我们还要晚。”
□本报记者 马超 通讯员 吴奇 曾丽珍 熊小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