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足迹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和我的国旗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7年9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和我的国旗
——国旗护卫队的春夏秋冬
国旗护卫队五班班长、展旗手李明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严格训练
整齐划一
 

冬去春来夏复秋,每天,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北京城时,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都会准时从天安门城楼正中拱形的大门中走出来,执行升国旗任务。对国旗护卫队36名武警官兵来说,国旗,重于生命。一年365天,他们把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化作护卫国旗的实际行动,并因此赢得了亿万人民群众的崇敬与爱戴。

寒冬中的坚守:六年没有回家过春节

北京的冬天,寒风凛冽。凌晨5时,天还未亮,国旗护卫队五班班长、展旗手李明奎和战友们已经开始洗漱了。一年四季,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都和太阳一同升降,夏至时,升旗时间为凌晨4时许,冬至则为7时许。不过,即便冬季日出时间较晚,官兵们在5时左右也起床了。“用冷水洗脸!”太阳没升起来之前,气温保持在零下十几度,西北风像小刀子一般锋利,刮得脸生疼。有南方来的新兵,怕冷,想用温水洗脸,这一举动被李明奎喝住了。新兵不理解,李明奎就会把其中的原因讲给他们:“用温水洗脸,毛孔是打开的,很容易冻伤。而用冷水洗脸,不容易冻伤……”

如今,国旗护卫队的官兵个个都知道,要用冷水洗脸,用热水泡脚。一天训练下来,最累的就是脚,尤其是刚刚被选拔到国旗护卫队的士兵,他们要经过为期三个月的强化训练,期间,每名新兵都要踢坏三到五双皮鞋,训练的强度可想而知。对于他们来说,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当属“泡脚”了。临睡前,班长会为新兵们打水泡脚,“这也是国旗护卫队的传统之一,我当新兵时,班长是这么照顾我们的,现在我也会这样去做。优秀的传统不能断档。”李明奎解释道,用热水泡脚,不仅可以防止冻伤还能解乏,让士兵好好放松,为第二天训练做准备。

去年冬天,北京一连下了好几场雪,除了冷,还有一个问题是滑。在执行升降旗任务时,官兵们如何保证脚下不打滑?李明奎透露了他们的“小秘密”——环卫工人会提前为他们“铺路”。由于金水桥是有坡度的,下雪天很容易打滑,为此每逢雪天,环卫工人都会提前在金水桥上铺一层防滑布,等到临升降旗时,再把防滑布拿开,这样一来,金水桥的地面便可保持干燥,官兵们在通过时脚下便不会打滑。

冬天给官兵们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有春节。士兵服役两年期满,如果没有退伍,第三年可以转士官,转为士官后,每年都有一次假期,可是在国旗护卫队,把假期放在春节休的人寥寥无几。李明奎告诉记者,他当兵6年都没回家过过一次春节,而这背后的原因颇为温暖:“一方面是春节时游客数量多,任务比较繁重;另一方面是每年都会有新兵来,他们是第一次在部队过春节,如果我们这些老兵都回家了,谁来照顾他们?如果不转士官,他们在部队只能过两个春节,为了不让他们留下遗憾,我们这里所有的领导和骨干都会留在部队和大家一起过春节。”

有一件事令国旗护卫队的官兵们印象深刻,那是一年的除夕夜,一对老夫妇特意给正在执行警卫国旗任务的士兵端来热腾腾的饺子,虽然士兵按照纪律不能吃,但这一举动却让他们心里特别温暖,至今仍口口相传,官兵们说,这就是“军民鱼水情”。

春风中的喜悦:首次上方阵前会失眠

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春的使者,驱散了料峭的寒风,送来了温暖又幸福的气息。这样的气息每一名国旗护卫队的官兵都曾感受过,那便是第一次跟随方阵走出天安门、走过金水桥、走向国旗杆的时刻。关于“幸福的第一次”是什么感受?国旗护卫队的官兵们私下里曾多次聊起,至于答案,竟是出奇的一致:“不知道,大脑里是一片空白的。”

“如果在训练中各项动作都达标了,就会进入国旗护卫队的预备队,跟着方队完成每天的训练,进一步磨合。”李明奎说,如果能走到这一步,就说明离正式上方队不远了。虽然有心理准备,可真正接到通知时,还是会非常激动。在之前一天晚上,班长会带着即将正式上方队的士兵到国旗杆下进行彩排,告诉他明天站在第几路第几名,要做什么动作等。一般来说,士兵这个晚上是很难睡着的,兴奋、自豪、期待……各种情绪混杂在一起,只盼着天快亮起来。

可是真正跟着方队走出天安门那一刻,之前的情绪又都不见了。李明奎说,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光荣且艰巨的任务,一心只想着做好无暇顾及其他。至于到底是怎么走出天安门,怎么走过金水桥,怎么向国旗杆挺进的,大家都说不上来。这不难理解,任何一个人,在经历人生中重大时刻时,脑子都是空白的,那或苦或甜的滋味,是在回忆中体会到的。

“听说今年新兵里已经有00后了。”今年的新兵招募结束后,这个消息在国旗护卫队中传播着。在90后扎堆的国旗护卫队,24岁的李明奎已经算“岁数大”的了。时间都去哪儿了?6年前,刚满18岁的他听说自己被挑选到国旗护卫队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近千名新兵,只挑选50个人到国旗护卫队预备队。外在条件是硬指标:身高在180厘米至190厘米之间,脸型、脖子长度、肩膀高度、胳膊长度、腿型等都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达到这些要求,仅能获得一张“入场券”,想成为国旗护卫队的正式一员,还需闯过好几道关。“兵先考虑思想,思想是放在第一位的。”李明奎说,每一个到这里来的士兵首先要从思想上对“护卫国旗”的任务高度重视,其次才看动作标准。

“动作标准”,在采访时,李明奎说出这四个字时显得云淡风轻,而包括他在内的每一名国旗护卫队成员,都曾为这四个字付出过巨大代价。头上顶着大瓷碗、后脖领夹着扑克牌、左右脖领扎着大头针、腰部背上十字架、腿间再夹一张扑克牌,然后拔军姿4小时。“这是来国旗护卫队第一天的训练内容,所有方式全都招呼上,没点儿耐力真受不了。”李明奎说,训练的过程十分艰苦,但所有人都在咬牙坚持,因为大家心中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我要到国旗护卫队!

背十字架,是让士兵的脖颈、肩膀、腰背保持挺拔,形成一道直线;后脖领夹扑克,左右脖领扎大头针,头顶大瓷碗,是让士兵的脖子“硬死”,做到一晃不晃。也正因此,国旗护卫队官兵们获得了“铁脖颈”的称号。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每名进入国旗护卫队的士兵都要先经过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连训练,如果合格,就能进入新兵排。新兵连的训练是让士兵熟悉军营的生活,新兵排则是对士兵进行强化训练。李明奎的班长曾对他说过,强化训练是挑战心理极限和生理极限的训练。

仲夏里的考验:汗水会把外套都浸透

夏季起床时间比冬季要早一些。凌晨3点半,当整座城市还在沉睡时,国旗护卫队的起床哨已经吹响了。早起难免犯困,为了呈现最佳状态,官兵们起床后会进行一小时左右的训练,“我们会跑步热身,人在出汗后就会达到一个比较兴奋的状态,这样一来既锻炼了身体,又能把身体中的乏劲儿除掉。”李明奎说,除了训练,每次升旗前,官兵们必做的事情还有洗漱,如果没洗漱就执行任务,是对任务不重视,对国旗不尊重,这在国旗护卫队是绝对不允许的。

夏至前后,日出时间较早,在执行完升旗任务后,官兵们可以补一会儿觉,午饭之后,也有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这样算下来,国旗护卫队官兵每天的睡眠时间也能达到8小时,只不过被切成了三部分。

除了执行升降旗任务,国旗护卫队还担负着另外一项重要职责——24小时警卫国旗。警卫国旗的任务由官兵们轮流担负,每岗2个小时,如果赶上凌晨0点到2点站岗,那么就要在11点半起床准备,结束之后再回来休息。不过,一个小时之后,3点半,还是照样要和其他人一样起床,去执行升旗任务。

暑期,对官兵们的考验一是早起,二是高温。一年四季,国旗护卫队的礼服都是同一套,冬不穿棉,夏不穿单。因为升降旗是一件非常庄重的事情,所以必须要着正装。在升降旗之前的训练时,官兵们就会戴上手套,穿好衬衣,套上外套,蹬着长靴。“夏天,每次执行任务回来,全身都会湿透,包括外套。”李明奎说,为了保持美观,官兵们每天都会洗衣服,尤其是白衬衣和白手套,每天晚上都要洗。

在执行警卫国旗的任务时,官兵站在岗哨上是不能动的,夏季蚊虫多,期间万一有虫子飞到脸上怎么办?用手去拂吗,这是十分不雅观的。为了保持良好形象,国旗护卫队的官兵们练就了不凡的忍耐力。在最初的训练中,他们会抓来蚂蚁放到脸上爬,到后来,蚂蚁爬对他们来说只是“小儿科”。如此能忍,练习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心中对警卫国旗这项任务高度重视,深知不能因为个人而影响国旗的形象,影响国家形象,会在心里自己给自己加码。

在国旗护卫队中,老兵每年都会给新兵讲这样一件事。曾有一位老人在天安门广场放风筝时,将风筝掉进国旗警戒区,由于警戒区内不允许游客进入,老人就在旁边收线,想把风筝拉回来。可他不知道,线搭在了正在站岗的士兵脖子上,士兵站在那里纹丝不动,直到站岗回来,战友发现他的白衬衣染红了,再一看,他的脖子生生被风筝线剐出了一道血线。

每每看到国旗护卫队执行任务,我们都会被他们的大长腿所折服,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官兵在站立时,双腿中间是没有缝隙的,不过,这可不是与生俱来的,为了让双腿间没有缝隙,他们中不少人甚至会在睡觉时,用背包绳把自己的双腿捆起来。“我们在训练时,双腿间会夹上一张扑克牌,然后拔军姿4个小时,期间,如果腿一松,扑克牌就会掉下来。为了不让它掉下来,就要把腿使劲往后压,但人的忍耐力是有限的,有的士兵刚来时坚持不住,扑克牌就会掉下来,你的掉了,我的没掉,就说明你落后我一点。为了迎头追上,晚上睡觉时,士兵就会把自己的双腿捆起来进行矫正。”李明奎说。

而让李明奎印象最深的一项训练,叫做“压脚尖”。一般人在踢正步时,脚尖会自然地往上翘,但军人在踢正步时脚尖是要绷直的。为了做到一出脚,脚尖就自然绷直,新兵们要经历一段魔鬼训练——跪在地上,脚面贴住地面,下腰,直至头着地。那个训练就像运动员拉韧带一样,之后会非常疼。因为宿舍是上下铺,那段时间,很多人上下床都要靠战友扶着才行。即便这样,也没有一个人打过退堂鼓,“既然来到这里了,就要做好。”李明奎说,训练最苦最累的时候,他想的就是这句话。

秋阳下的执着:不能让群众留下遗憾

秋风起,北京的气温总算降了下来。国旗护卫队的官兵们大都喜欢秋季,这时,既没有夏日的酷暑难耐,也没有冬日的彻骨风寒,还少了春日里纷飞的杨絮。1999年出生的李兵祥是国旗护卫队里最年轻的士兵之一,算上今年秋天,他来这里才满一年,还没有正式进入护卫队的方阵。新兵选进国旗护卫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会根据个人素质进行分类,一部分人为方阵预备队员,一部分人为展旗手预备队员。李兵祥是按展旗手培养的,一名合格的展旗手,要做到在国旗挂上旗杆升动时,迅速将17平方米的国旗,向空中甩出个扇形,即“展旗”;当国旗降至杆底的一刹那,迅速将国旗收拢成一个锥形,即“收旗”。

能把国旗向空中甩出扇形,展旗手的胳膊必须要有劲儿,为了练出臂部肌肉,李兵祥每天要举300次到500次的哑铃,刚开始训练的时候,胳膊疼得根本举不起来。

在收旗时,国旗仍在飘扬,为了动作美观,士兵要用右手手掌内侧将国旗打到旗杆上,然后完成收旗动作。每个展旗手在刚练习这个动作时,都要吃些苦头。一边是肉,一边是铁,一次训练下来,手上就长了血泡。“等到把血泡打烂,皮肤结了痂,手掌就会变得硬实起来,再完成动作时,就不会出血泡了。”才接受训练的李兵祥,手上的血泡还没有完全结痂。而他的班长、现任展旗手李明奎手上的伤口早已不见,唯一的证据是他右手手掌比左手要更厚实些。

面对高强度的训练,李兵祥坦言,有一段时间,他压力很大,不过现在好多了,一是习惯了,更重要的是,班长会想出很多办法来给大家减压。“为了各项训练都达标,必须得给自己施加点压力。”李明奎说,每个人都是从新兵走过来的,他很理解新兵在面临高强度的训练时心理上会产生一些波动,当初,他的班长曾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如今他自己当了班长,也会尽可能的去帮助新兵。

每月1日的升旗仪式,军乐队会到现场演奏国歌,官兵们管这一天叫“大升旗”。每逢这天,前来观看升旗仪式的人都会比平日多些,尤其10月1日,每年这天都会有数万名群众前来观看升旗。因此,在国庆节前夕,官兵们会增加训练强度。采访中,李明奎几次提到,外地游客难得来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很多人甚至一生只能看一次,为了不让游客留下遗憾,执行升降旗任务时,每个小细节他们都力求尽善尽美。比如多数人在观看升旗仪式时,都会拍照留念,如果苦等半宿却拍到一张士兵闭眼的照片,一定会很失望。为了让双目炯炯有神,国旗护卫队的官兵在训练中会迎着太阳练眼神,直至能连续40至60秒不眨眼才算过了这一关。再比如踢正步,国旗护卫队官兵们走下金水桥,要踢正步走到国旗杆下,为了让步伐整齐划一,官兵们每一步的距离甚至精确到厘米:正步一步85厘米,一共踢96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当五星红旗伴随着国庆日的第一缕朝阳冉冉升起时,国旗护卫队的官兵们和千千万万名前来观看升旗仪式的中国人一样,心中洋溢着对祖国母亲最真切的热爱与祝福,同时,他们也收获了这个特殊身份带给他们的骄傲与荣耀。

升旗仪式的变迁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亲自按下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1949年10月2日,北京市供电局陈鸿年和胡其俊担负天安门广场升降旗任务。

1976年5月1日,北京卫戍区警卫二师担负天安门广场升降旗任务。

1982年12月28日,武警部队国旗班担负天安门广场升降旗任务。

1991年5月1日,3人升降旗仪式扩编为36人升降旗方队。

自此,36名国旗护卫队的官兵,每天清晨都会从天安门城楼下走出,在天安门广场将五星红旗升起。

□本报记者 张晶/文 万玉藻/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