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聚合资源 “空心村”今成“民俗游”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7年9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合资源 “空心村”今成“民俗游”
——记怀柔区汤河口镇古石沟门村第一书记赵争春
 

赵争春,是市安监局矿山处的副调研员,2015年11月被第一批选派到怀柔区汤河口镇古石沟门村任第一书记。古石沟门村地理位置偏远,离怀柔城区还有50多公里的路程,距离中心城区100多公里。因此,只有周末,他才能驱车137公里,回趟家看看家人。

自从赵书记到任之后,他抓好村里安全工作,提高村民的安全意识;组织植树造林,让村里的山更美,如今一条通往山沟的路也正在建设中。村里党员的先锋意识强了,开始带头致富。听说赵书记的任期要满了,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写了一封表达心愿的信,希望他能在村里继续干下去。

重点关注安全 提升村民防护意识

古石沟门村是个满族少数民族村,面积2万3000多亩,只有500多亩耕地,另外2万多亩都是山林地。村里254户631人,实际在住的只有300来人,年轻人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属于典型的空心村。

在安监战线上工作多年的赵争春来到村里,条件反射似的第一件事要抓的就是安全。“我就是做安全的,要是我在这当第一书记,村里却出了安全问题,那就太不应该了。”

由于村里没有生产经营企业,赵争春把目光投向了村民个人的安全意识上。刚进村时,正是2015年入冬,山区村里的每家每户都烧土炕,烧煤的锅灶在他眼里都是隐患。赵争春和村里两委班子挨家挨户检查村民家煤气灶的封闭情况,尤其是五保户等困难村民。

这天,赵争春转到了一个五保户家中,看着眼前堂屋里被煤气灶熏得黝黑的墙壁,抬头看看房顶,外层糊的纸已经掉了,漏出了里边被熏黑的高粱杆,这让他发出了感叹,“没想到北京的农村还有这么破的房屋。”

感慨过后,他心里开始着急。“堂屋两边和卧室相连,一旦煤气灶发生泄漏,非常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他也明白,稍微有钱点的人家,煤气灶都挪到了外屋,条件好的自己还做了正规取暖设备。

赵争春逐家走访,最后统计出了十几户家庭困难的低保户,大多是孤寡老人,家中的煤气灶存在严重的隐患。很快,村里就帮着这几户人家密封加固了灶台,并且疏通了通风管道。

除了煤气灶外,燃气管是赵争春第二个重点清理的隐患。“很多村民家中的燃气管都用了好多年,没有更换过,都已经发脆了。”通过和村民聊天,他发现有的村民因为贪图便宜,买了不合格的减压阀,还有的减压阀用了很久不更换。

他向市安监局党委汇报了这一情况后,局领导主动联系了燃气集团,采用党员志愿活动的方式,把300多根软管送到古石沟门村,并为村里的12户五保户送去了合格的减压阀,由专业人员免费给村民更换。

“以前我们家屋里老有味,但也不知道该怎么弄。我们还遇见过骗子上门给换,但是花好多钱也不好用,这下可好了,感谢你们。”村民张少停看着燃气集团的工作人员更换软管,连声说着“谢谢”。

从如何检查燃气是否泄漏、如何安全使用燃气到发生燃气泄漏、燃气火灾等情况该如何处置,燃气集团的党员志愿者全给村民讲解、演示了一遍。“您教会了我们自救的方法。”村民说。

村子地处山区,防汛、防泥石流也是赵争春始终惦记着的事情。每年汛期,只要一下雨,村里的3家危房就成了赵争春常去的地方。“至少下雨前看一次,把屋里的人转移了,下雨中再看看,不能让房子塌了,雨后还要了解房屋的受损情况。”

这3家危房中,其中一家房屋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用泥和石头垒起来的,后墙则是泥和稻草堆砌的。可在赵争春看来,只要下大雨,随时有可能倒塌。还有一家屋顶漏雨,每次下雨前,他都会和村里的党员一起用大塑料布把屋顶蒙上。

危房都是老人在住,赵争春一直和老人的孩子们联系做思想工作,希望他们能够支持老人翻新房屋。最近,有一家同意了,旧房子马上就要重新翻建。剩下两个他还在不断地做工作。

针对村民喜欢到河边电鱼、酒驾等问题,赵争春都不放过,在党员会、村民会上用案例反复讲解,给村民灌输安全知识,让村民不断提高防护意识。自赵争春驻村以来,村里再也没有发生任何的安全事故。

为村里修路

打造民俗旅游村

“把村庄当成家来建,把村民当成亲人看,只有投入这种热情,才能建好这个村。然而,怎么去建呢?没有渠道和桥梁肯定不行。” 赵争春告诉记者,虽然是他在做第一书记,可村里的建设凝聚了整个市安监局党组的力量。

“领导跟我说,局党组就是坚强的后盾,有问题来找娘家人。党组织确实是强大的,娘家人是给力的,没有局党组的支持,我啥事也干不成,那样的话,在村民眼里我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赵争春说。

除了安全外,赵争春最关注的就是村里的经济发展。和名字一样,古石沟门村有一道南北向纵深13公里的沟,车开到5公里处就开不进去了,里边全是泥沙石子,夏天下雨太过泥泞进不去,冬天下雪依然进不去。

刚入村时的一天,刚下完雪,赵争春就领着村支书、村委进沟里,勘察村域里的农产品、树种。后来,他又来来回回十多次徒步进沟。他发现有些村民会上山摘野生菌、栗子、酸枣回来卖钱,但会受到天气的限制,而且,村民砍柴、放牛、放羊都非常不便。不仅如此,由于生产条件受限,水引不进去,沟边上还搁置了大概100多亩的边角耕地。

经过几个月的考察,他把情况汇总后向市安监局党组汇报,领导指示要求“重基础,管长远”。“意思是不要华而不实的,要做村民确实需要的,即使我离开那之后也能让村里持续发展的工作。” 赵争春按照这个思路,开始更多的跟村民、村委交流。

根据村里的自然情况,再加上村民们的迫切愿望,赵争春最终决定要给村里修条路,一直通到沟里、山里。去年8月份,修路的计划促成了,并列入了2017年的工作计划。目前,施工公司的招投标已经完成,马上就要开工了。

“把周边的路串起来,不仅方便村民出行,还能够扩大村里边的土地面积,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另外,也为下一步吸引游客打基础。”赵争春说,下一步就是要把古石沟门村打造成满族民俗旅游村。他计划让游客春天能看花、夏天能赏景、秋天能采摘。

为达到这一目标,赵争春第一步想到的就是植树造林。通过前期考察,他发现山上很多地方都是低矮灌木,成不了林,并没有景观效应。因此,在局党组的帮助下,他联系上园林局做出规划,计划用三年时间把村里适宜树木生长的1000多亩山地全部种上树。

今年7月,村里已经种上了300亩植树造林,还做了5000亩的封山育林,保护树林不被人为破坏。不仅景美了,赵争春和村里两委班子还通过多次和中标的绿化公司座谈,让绿化公司最终同意聘请当地村民为工人,给村民增加了收入。

前不久,赵争春做了个统计,通过这一项,村民的工钱加起来就达到了14万。眼看着增加了收入,还能明显看到家门口的山绿了,村民的想法和态度也转变了。“原来,村民对这项工程有点无所谓的态度,觉得山一直都是这样,没有什么必要,现在不一样了,都积极参加,还说等着明年继续造林呢。”赵争春说。

“从哪请工人不都是请吗?从我们村请,通过这个项目,还能让村民受益,多好。”赵争春苦口婆心为村民利益着想的做法,让中标公司的老总感动不已,不仅同意了他的要求,还决定捐出10万元钱,帮着村里发展集体经济。

“这是真正为老百姓造福,为子孙后代留基业的事情啊。”村民彭兴海告诉记者。

让村民增收

党员带头致富

从前,村党支部组织服务群众的活动不多,凝聚力不够,如今,“共产党是真好”这句话开始频繁挂在村民的嘴上。

和村民沟通中,赵争春发现看病仍然是村里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村民要想看病,需要从村里到怀柔医院,这一路单程的公交车费是6元,往返就是12元。很多村民就连这12元都舍不得,更别提看病、开药的花销。他通过市安监局党组联系了医管局,三甲医院的大夫先后3次来村里免费给村民看病,还送来了大量的非处方药。

“村里老人多,送医进村,他们发自内心的欢迎。”赵争春说,“还是那句话,整合资源,靠的不是我一个人,而是组织的力量。我只是一个桥梁,把村里的声音传到局里,再把局里的资源带到村里。”

村里的党建是赵争春的另一项重点工作,他不断强调,党员就要奉献、能吃亏。同时,还组织了一些小型的党员评比、文明户评比等活动,以此在村民中树立榜样。

在他的引领下,村里的党员已有了旗帜的样子。每年冬天,下完雪后,党员们都自发地拿着扫把出来扫雪。

“发挥党员的引领作用,在经济发展上也是同样的。”赵争春倡导党员先行一步,干起了有机作物试验田。由于村里耕地面积少,如果粮食品质不能提高,让村民增收的愿望就难以实现。

去年开始,赵争春发动党员彭玉江探索种植甜糯玉米、花生和南瓜三种作物。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已经初见成效。村民都看到不上化肥、不打农药的农产品更受城里人欢迎。

“原来村里的玉米七毛钱一斤还卖不出去,这有机玉米一根就2块钱,花生市场上3块钱一斤,有机的6块钱一斤。不仅价格上去了,搞采摘还减少了人工成本呢。”赵争春算起了账,彭玉江的5亩地,如果按目前价格和模式销售,一年的时间收入将翻倍。

赵争春还计划着以后把村里的耕地统一集体经营,能更好地产生品牌效应,让村民有事干、有钱赚。“如果村里边党组织能够把村集体经济搞大、做强,就有威信、有说服力。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农村很简单就能体现出来。党员就要带头致富,帮助村集体把经济搞活。”

□本报记者 刘欣欣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