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焊花映照下的“钢铁裁缝”
抽检水产品 为百姓守护餐桌安全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7年9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抽检水产品 为百姓守护餐桌安全
——记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中心实验室业务室主任贾晨
 

“抽检是验证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手段,主要是药残检测。”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中心实验室业务室主任贾晨在制样室里,按照程序对送来的抽样水产品进行产品检测前的制样,满屋子鱼腥味他也不在乎。

首先是破鱼制样,制样时既不能带鱼骨也不能带鱼皮,把鱼肉等分成3份,然后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样品的编号、产品名称、日期。这次检测将检测鱼类是否含有孔雀石绿等违禁药品以及重金属是否超标。

贾晨小心翼翼地制作着每份样品,在制样的最后一个环节时,样品被分为了三份,一份是正样,一份是副样,还有一份是备样。为何要分这么多份?贾晨解释:“正样会正式送到检测室,如果出现问题,我们会启用副样来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和第一次检测结果一致,我们就会认定该样品有问题。如果出现正样、副样结果不一致,那我们会启用备样,这次检测我们会送到指定机构来进行检测。”通常一轮检测时间为15至20天。

制样需要技巧,抽样时更不能懈怠。贾晨所在的单位还承担着农业部的检测项目,他告诉记者,平时也会定期到市场上进行抽样。

“我们会扮成市民到农贸市场、超市等流通环节购买水产品。由于我们做的项目是针对北京的本地鱼,所以在选取样品时就会先询问是否是北京本地鱼,然后买几条,记住摊位号,回到车上写好编号等基本信息,再进去抽取另一个品种。”贾晨告诉记者,一般一天会跑几个农贸市场、大型超市,收好样品拿到中心等待检测。

2008年,贾晨本科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2014年,他从大连海洋大学研究生毕业,当时实习时就在渔场。平日休息时他也会去市场买水产品,经常会不自主地指导旁边的大爷大妈怎么挑选新鲜的鱼。

“老百姓买鱼,就是通过感官鉴别质量优劣。”贾晨告诉记者,感官鉴别水产品的质量优劣时,主要是通过体表形态、鲜活程度、色泽、气味、肉质的弹性和洁净程度等感官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价。对于水产品来讲,首先是观察其鲜活程度,是否具备一定的生命活力。其次是看外观形体的完整性,注意有无伤痕、鳞爪脱落、骨肉分离等现象。再有就是观察其体表卫生洁净程度,即有无污秽物和杂质等。然后才是看色泽,嗅气味。

和水产品打交道已经9年了的贾晨,每年都会和同事平均制作800个样品,不合格的仅为个位数,这都得益于各个部门日常的监管到位。“每次在检测报告上盖章,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动作,而是一种责任。我们是水产品进入市场交易环节的最后一道关口,就要守护好老百姓的餐桌安全。”贾晨说。

□本报记者 白莹 文/摄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