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七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书香北京”系列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本届评选活动从7月31日开始征集,历时5个月将评选出优秀的“书香家庭”“阅读示范社区”和“金牌阅读推广人”等典型和榜样。随着活动的启动,更多关于阅读的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调查】 盼公共图书资源来到家门口
对于阅读人们越来越重视。但是调查中,记者也发现,不少忙于职场打拼的人却在繁忙的工作中,离阅读越来越远。不少人提到,自己手捧书本最多的时间莫过于学生时代。为何人们走出校园很少会参与阅读?对于这点,不少人也给出自己的答案。
“公共阅读的场所还是有限,特别是开放的时间和我们这些上班族对不上表。”职工向鑫介绍,“像我居住的这个小区,绕着圈的转,附近也没有公共图书馆或者书店的场所,并不是非要走进图书馆才想看书,只是这样的场所会增加人们的阅读氛围,特别是对青少年都是有益的。”
“没错,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想要阅读并不是难事。手机、电脑、阅读器都可以看书。但是图书馆这种场所还是有它存在的价值。”家住天桥的李女士表示,“我住的小区就有这么一间阅读室,小区的小孩子们都经常进去玩。我儿子才一岁半,也总爱去,拿着小图册翻来翻去的。我想这就是在增加他对书籍的感情。”
近日,文化部印发的《“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到,到2020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文献资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基本建立,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
完善公共图书馆设施服务网络,加强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加强对公共图书馆布局的统筹规划,在“十二五”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均衡配置、规模适当、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等要求,根据城乡发展和人口分布,推动地方建成比较完备的公共图书馆设施网络,对设施空白或不达标的地市级和县级公共图书馆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重点加强对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的统筹规划建设。
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图书室建设。推动乡、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按照相关建设标准和要求设立图书室,配备相应的器材设备,完善管理制度。村级不具备单独设立图书室条件的,可开辟图书阅览区。
【做法一】
“24小时城市书房”阅读不打烊
在文化部近日印发的《“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到,鼓励地方采取与社会力量合作等方式,建设自助图书服务空间,因地制宜设置自助图书设备,开展办证、阅览、外借等24小时图书馆服务。
而位于大兴区高米店,就有这样一个“24小时城市书房”。虽然运营不久,就成功吸引了很多职工、居民前来阅读,很多沉睡了多年的图书馆一卡通也因此激活了。
“24小时城市书房”最显著的特色就是24小时“不打烊”,全天智能管理。在这个集自助办证、借还书、阅览、电子资源浏览、预约借阅、图书配送、图书漂流、亲子活动等八大功能于一体,提供“一站式”阅读服务的书房内,显示大屏实时监控读者流量,对馆藏图书结构、外借文献种类、图书借阅册次进行大数据分析,为大兴区图书馆业务创新和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方向。
书房里,11个白色的书架分别标注着少儿类和成人类,还有一个供读者们交换图书的漂流书架。进门的右手边,有一个一米多高的电子阅读器。每本电子书都有对应的二维码,下载大兴图书馆App后,就可以扫码免费下载。电子阅读器的旁边,还有一台电子阅报机,可以在线阅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215种期刊。
读者张佳琪每天都会经过这个书房,自打书房刚一运营,就成了这里的常客。“我是个北漂,租住在这个小区,来到北京,最舍不得的就是家里的书房,这个24小时书房好像为我打造的一样。”小张介绍,平时爱看书的他,来北京没多久就办了张北京公共图书馆一卡通,但总共也没去过几次,一是忙,还有就是不方便,下班了,图书馆也关门了。
有了24小时书房,小张的业余生活都改变了。他说:“特别愿意晚上在这里看书,感觉就像我自己的书房一样,安静、温馨,还有那么多书环抱着我。”
书房24小时开放,就意味着这里的灯和空调系统要常明常开。据了解,为了不造成资源浪费,大兴图书馆联系了一家公司,为书房配备了一套远程遥控的系统,也就是说可以定好时间自动开灯关灯,夜间通过红外感应室内是否有人,有人的时候灯就亮起,过一段时间没人,灯就自动熄灭了,空调也是一样。不过,一盏长明灯会一直亮着,随时欢迎读者进来。
大兴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书房的App预约功能即将上线,大家可以在手机上预约想看哪些书,促进书籍的进一步流通。下一步,还打算在新机场、亦庄新区以及大兴新城等区域再开几家这样的24小时城市书房,同时也会结合读者的反馈、结合新的技术手段改进,便于读者阅读,提高阅读积极性。
【做法二】
“四网一体”公共阅读服务体系
除去打造“24小时城市书房”,为了让人们的阅读更便捷。白色的书桌,黑白亮色的沙发,2万余册图书,10台可上网的电脑,低幼阅读区,免费开放……在朝阳区图书馆三里屯分馆,以其时尚而又温馨的阅读服务环境,一经开门便吸引了周边不少居民前来,丝毫不输周边的商业书店。
在朝阳区,图书馆在街乡建立的分馆已达10余个,属于四级传统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中的三级。据朝阳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朝阳区传统公共图书馆网络按中心馆、地区分馆、街乡图书馆、社区(村)图书室四级布局,目前,朝阳区公共图书馆已达500余家。
另外,以130多台自助图书馆为主体的城市街区图书馆服务网络覆盖朝阳主要街区;以电子阅览室、共享工程服务点为基础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实现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文化社区、首都图书馆、朝阳区图书馆及第三方特色数字资源的有机整合;以及以流动图书馆为主体的定制化阅读服务网络。构成“四位一体”的朝阳区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实现了公共阅读服务24小时不停歇和全区覆盖。
为让图书在更大范围内“流动”起来,朝阳区还建立了以流动图书馆为主体的定制化阅读服务网络。目前,朝阳区流动图书馆固定服务点已达200余个,为驻区机关、部队、学校、企业图书室配送图书,进行业务指导及活动支持。流动图书馆固定服务点在朝阳区驻区部队及福利工厂实现全覆盖。
朝阳区的图书配送是按照“以需定供”的服务模式运行的,配送前,朝阳区图书馆面向部队、学校、企业、机关以及街乡等配送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区图书馆图书配送服务中心安排专车专人进行定期配送,平均每三个月补充调配图书一次,单次补充图书平均500册以上,每年的总配送次数达到千余次。
【做法三】
更多新手段让阅读更便捷
如今,越来越多的手段可以应用到阅读中,人们翻阅书籍也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不仅仅是一些电商销售图书,一些著名的实体店也开始让更多的智慧元素融合其中。这其中就包括北京图书大厦。
不久前,在北京图书大厦集服务设施升级、图书资讯推广、多元化产品展示、阅读活动参与、智能书库体验为一体的“智慧书城”服务系统首次向读者亮相。据了解,这也是北京图书大厦以倡导全民阅读、全力打造全民阅读体验空间为主旨,着力实现从为买书服务向为买书人服务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智慧书城”实现了以北京图书大厦为龙头的本市50余家新华书店全覆盖。读者在“智慧书城”中,可通过微商城、智能支付和智能查询三大主要模块,全面实现选书智能化、支付移动化、体验多元化的智慧增值服务。
线上线下高度融合、增强购书体验是“智慧书城”服务系统的一大亮点。在北京图书大厦,店内近50台智能查询设备和智能支付设备已完成全面升级改造,为读者在店内选购图书和参与活动提供了便捷指引。书店还紧密结合手机移动终端,无论店内店外,读者都可随时使用手机关注北京市新华书店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微信公众号,进入微商城申领电子会员卡、查询图书、购买图书,享受店内自取或快递到家的服务。还可以随时了解活动信息、观看活动直播,感受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真正实现了掌中书城,尽在手中。
□本报记者 盛丽 孙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