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主汛期。上个月,主汛期还没到,北京就下了几场任性的雨。细心的市民发现,多年的积水点摘了淹车的“帽子”,防汛指挥部门调度越来越精准,抢险备战人员做足功课,全市上下沉着应对这场主汛期“大考”。
【防汛工程建设】
南岗洼:
“十八般武器”助阵
遇百年暴雨不积水
京港澳高速公路南岗洼段是2012年“7·21”特大暴雨中磨灭不去的一个“地标”。今年的几场大雨,南岗洼村摘掉了“积水点”的帽子。大雨过程中,路面不见积水、车辆通行顺畅。究其原因,是因为应用了最先进的防汛排涝手段。
“南岗洼路段新修建的蓄水池,赶在汛前完工,现在已经派上了用场。让人放心的是这项工程的建成,即使出现百年一遇的暴雨,京港澳下凹桥区也不会出现积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市政规划所工程师张义说。
张义解读了这项工程的绝妙之处:沿京港澳高速自蟒牛河西侧至佃起河开挖2.2公里的排水明沟,让外来客水从此排走;在京港澳北侧新建3.3万方的调蓄水池,让客水在此“存身”;按照百年一遇洪水位将蟒牛河的右堤加高0.5米,防止河水溢满;在高速两侧加高1.2公里长的挡水墙,不让水翻过京港澳进入道路;改造南岗洼雨水泵站,让道路排水更顺畅……可以说,为了“守护”这一片低洼地带的安全和交通顺畅,防汛排涝工程可谓使出了打通排水出路、拦截客水、雨水存蓄等“十八般武器”。
大红门立交桥:
蜂巢状调蓄池潜行地下
可收集万余方雨水
2016年“7·20”特大暴雨期间,就是因为没有调蓄池,下游的凉水河因雨量集中发生顶托,致使大红门桥一度积水超过20厘米。但是现在,在南四环大红门立交桥东南侧的地底,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防汛工程——容积11233立方米的新建调蓄池。
北京排水集团管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暴雨来袭时,雨水将进入这个可容纳万余方水的池子里存蓄。新建调蓄池和2002年建成的永南泵站一起,将实现大红门地区遭遇十年一遇的暴雨时,不至于出现积水成灾。
和普通的蓄水池不同,这个蓄水池可以想象成一个巨大的“蜂巢”。调蓄池采用暗挖施工,共由30个“导洞”组成,而每一个导洞大到人可以在里面行走,用于接纳雨水的灌入。初期雨水很脏,将会排放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面干净一些的雨水存蓄后,慢慢排放到河道中。
【防汛设施】
排水又有新武器上阵
每年汛期,北京市排水集团都会给市民带来惊喜。这个汛期的几场大雨,好像特别“偏爱”早晚高峰,排水集团的“新武器”又在市民面前显身手了。排水集团在强降雨中采用的防汛挡水板、便携式防汛筒都是新成员。
挡水板每块长1.7米、宽60厘米、厚8厘米,底部用密封橡胶处理,每块挡水板可相互拼插,形成一道“阻水墙”。在7月6日的降雨中,西站隧道旁的备勤点位,就有这样20块防汛挡水板待命。排水集团建设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西站北广场北侧的隧道为下沉式隧道,一旦出现强降雨,防汛人员就会把挡水板运送到隧道入口、人行道入口等位置,拼插后形成阻水墙,将水导流至周边的雨水箅子等排水口,方便泵站抽升。在莲花桥地铁周边、丰裕桥等地区,也有“新式武器”——便携式防汛筒,是为了防止排水不畅的情况下,出现雨水井喷溢,井盖脱落,给行人和车辆带来危险。便携式防汛筒可套在井盖上,内部与井体连通,筒可将水拦截,起到防喷溢的作用。
今年,排水集团还加紧实施雨水箅子改造,缓解垃圾树叶堵塞雨水箅子问题。集团运营25.9万个雨水箅子中总体计划改造74715个,今年及历年来已完成25736个,年内将累计实现52008个,占所需改造的70%,其余将于明年全部完成。通过落实积水点治理及管网完善等一批重点工程,极大增强了雨水收集、抽升、调蓄和退水能力,集团85座泵站总抽升能力达到72.3万立方米/小时,调蓄池蓄水能力达到20万立方米。
北京排水集团防汛常务副指挥张建新介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抢险能力的提升,加大资金投入,集团在市财政局、水务局等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下,针对海淀山后、丰台河西区域排水管线纳入集团运营范围和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防汛标准的需求,在今年汛期共改造、采购大中小抢险单元、工程抢险单元及防汛指挥系统等525台防汛设备,防汛应急设备抽升能力提高67%,将由现在的10.04万立方米/小时提高到16.7万立方米/小时,填补大流量、高扬程等特殊环境下的抢险空白,大型抢险单元的能力和适用性、机动性进一步提高。中小单元从现场备勤点到达积水点的速度将提高1倍,时间缩短至15 ̄30分钟,从而全面提高防汛布控覆盖能力和防汛应急抢险处置能力,使中心城区防汛保障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同时,进一步完善桥区预案,按照优先保证交通的情况下对抢险方案进行调整。另外,对易积水点和下凹桥区按照“一桥两练”的原则,进行逐个桥区现场实战演练,即每个桥区所负责的抢险单元及支援单元都进行现场演练。
汛前,排水集团还完成全部雨水、合流管线的巡检工作,特别是加强丰台河西、海淀山后的设施巡检,对超过存泥标准的安排清淤养护。共完成排水管线清淤养护300公里,完成全部25.9万座雨水箅子及支管的清掏疏通,累计清掏淤泥约2万立方米。新装补装护网8000余座,基本实现500毫米以上管径的雨水和合流管网全覆盖消除83处针对雨水口缺少、支管断裂等问题的积滞水隐患。
【防汛在行动】
28万人备战汛期
全市上下沉着应对
这个汛期,全市相关委办局、各区、相关集团公司、水务管理单位、乡镇等各级防汛抢险队伍共有28万人,包括部队、民兵和预备役抢险队伍7万人,专业抢险队伍6万人,其他乡镇街道等抢险队伍15万人。28万人的抢险队伍,让普通市民吃了定心丸,有网友评论:“大雨来了不怕,咱背后有人!”
“雨情就是命令”,每一个强降雨天气,对北京都是一场考验。只要警报没有解除,防汛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各级干部职工都要到一线值守,时刻保持应急状态,全力以赴,严阵以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城市安全运行。
7月6日5时至23时,本市迎来今年第二次暴雨过程。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精准指挥、科学调度、沉着应对,取得了暴雨应对工作的新胜利。
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本次暴雨应对工作。市委书记蔡奇先后三次作出重要批示,代市长陈吉宁两次进行指挥调度,市委副书记景俊海两次检查部署防汛工作,副市长卢彦昼夜坐镇市防汛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为成功应对本次暴雨过程起到了统筹指挥的决定性作用。国家防总派出督查组奔赴北京,全程参与汛情会商、指挥调度,指导北京抗洪工作。
全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工作部署,全力以赴,全力确保人员在岗、在职、在责,切实将各项应对措施落实到位。
气象部门:启动京津冀、中央气象台、部队等多家单位联合会商。共会商12次,先后发布雷电黄色、暴雨蓝色和黄色、地质灾害黄色预警;密云、怀柔、顺义升级发布暴雨红色、橙色预警。
市预警发布中心:发布预警信号13次,发布重要提示信息3次;通过手机全网短信、“北京服务您”及其他手机APP等22种渠道,累计发布信息1.5亿人次,提示广大市民合理安排出行,避让积水地段,远离河道和危险山区。
防汛部门:启动III级应急响应,提前布控21支市级防汛抢险队伍、3792人,对全市392座下凹式立交桥加强监控,及时清排积滞水点。
城市管理部门:加强地下管网运行安全监测和巡查,出动巡查维护人员15308人次、2185车辆次,清理积水路段385个,清理雨水篦子2735个。
市排水集团:启动一级响应,布控大型抢险单元22组、中型抢险单元24组、小型抢险单元75组,出动防汛人员2626人,累计抽升雨水5.7万立方米。
民政部门:启动应急响应,市区两级23个应急储备物资站点物资、装运队伍、运输车辆全部到位,随时开展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组织28万人对全市在建工程进行不间断巡查,重点盯防新机场、城市副中心、轨道交通等37项重点工程,并对全市750处低洼院落、244处易倒灌地下室加强隐患排查。
各区根据本区域降雨情况,全力应对。各区街道、防汛职责单位及企事业、社区防汛工作组全部在岗在位,重点做好老旧房屋、低洼院落、水库塘坝、地质灾害点、易积水道路的巡查看护,并根据雨情及时转移群众避险。
【安全度汛宝典】
1.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汛情预警信息
目前,可以通过北京电台、北京电视台、“水润京华”、“北京发布”、“北京防汛”、“气象北京”等政务新媒体公众号、手机短信、“北京服务您”、天气类APP应用、互联网等方式查询天气与预警情况。
2.根据汛期预警等级调整出行计划
我市汛情预警包括暴雨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和洪水预警,由低到高依次分为“蓝、黄、橙、红”四色预警等级。发布汛情预警时,建议您调整出行计划,尽量减少外出,避免进入山区、河道行洪区、蓄滞洪区、采空区及低洼地带等危险区域。
3.因地制宜做好暴雨防范准备
如果您居住在危旧平房、低洼院落、地下室、山前平原区,可因地制宜采取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准备沙袋等预防措施,提前做好暴雨防范准备;如果您居住在地质灾害易发地区,请提前熟知预警信号、转移路线、避险场所。遇有险情时,要听从相关部门的转移安排,及时、有序撤离。危险未解除,切不可回原危险住地。
4.雨天出行小心谨慎
不要向雨水口倾倒杂物或占压雨水箅子,以保证雨水排除顺畅。如需雨天出行,请您及时了解路况信息,提前绕行积水路段。当道路积水时,骑车的人员应下车推行,注意观察,绕开有水流漩涡的地方,防止跌入窨井、深坑。开车出行时,提前绕行积水路段,不要在桥洞、山口、铁路桥等低洼地带停留。行驶在积水路段的车辆要听从交警指挥疏导,切不可强行通过。当道路积水导致交通拥堵时,请您让出应急救援车道,主动避让抢险救援车辆。当发生车辆水中熄火等紧急情况时,要及时离开车辆,远离积水路段。
5.不要在雨天进入山区沟谷旅游
在山区旅游遇到暴雨、洪水时,要尽快出山或到安全地区躲避。山洪暴发时,不要在桥上、河边看水,更不要下河,以免发生危险。
汛期便民服务热线:
北京消防:119
北京市非紧急救助中心:12345
防汛热线:68556156
水务热线:68556666
国土热线:64409569
园林热线:84236685 84236686
住房建设便民电话:59958811
气象服务电话:68400565
交通服务电话:12328
交通事故报警服务电话:122
社区公共服务热线:96156
报警服务电话:110
医疗急救救助电话:120 999
旅游服务热线: 12301
自来水集团热线:96116
排水集团热线:96159
电力公司服务热线:95598
燃气集团服务热线:96777
热力集团服务热线:96069
歌华有线服务热线:96196
井盖报修服务热线:12319
□本报记者 孙艳 边磊 文/摄